页岩气革命“牵引力”再伸延

2014-02-28 06:25:14本刊观察员莫北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牵引力页岩油气

□ 文/本刊观察员 莫北

页岩气革命“牵引力”再伸延

□ 文/本刊观察员 莫北

文宣/图

据合众国际社3月6日消息,BP(英国石油公司)称将建设独特的美国业务部,于美国48个州开发利用页岩气资源。

“过去几年里,我们彻底重构了北美天然气格局。”BP上游部门首席执行官Lamar McKay3月4日宣布,“现在是时候改变业务经营模式,我们为向前迈出这一大胆的一步感到十分兴奋。”

BP公司美国页岩气业务总部位于德州,该公司已持有鹰滩页岩油气项目股份,该页岩气项目是美国最高产的页岩气产区之一。BP称其在48个州的资源达76亿桶油当量,分布于550万净英亩和2.1万油井中。公司表示,过去5年里已为美国业务投入近500亿美元。

到美国去开发页岩气,BP的行动不只是单独现象。据媒体报道,去年有1/2在华美国公司准备脱华赴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专家雅科夫·别尔格尔分析原因认为,美国生产领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加剧了这一趋势。他说:“像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一样正为美国石油天然气产业投入资本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目前,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情势相当乐观。在碳氢能源、首先是石油开采和加工方面,美国正步入世界前几名行列。”

非常规油气资源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生产市场,路透社报道称,这不是几家公司的单一行为,应该会成为接下来的一种趋势。

由于页岩气繁荣,在未来的几

年内不仅将或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将成为独立石油公司回归北美角逐的主战场。

北美正成为新的油气生产中心

页岩油气的开发不仅为美国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路径,而且可能改绘全球能源、经济乃至地缘政治版图。

北美大陆页岩气储量丰富。2013年,由美国能源信息署组织的研究团队对世界41个国家、137个页岩气沉积盆地进行了全球页岩气评估。结果显示,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206.68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相当。其中,北美洲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占全球总量的23.4%。按照国家分布情况,美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8.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

根据美国能源部2011年发布的报告,美国“下48州”页岩气储量丰富,其中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东北部(63%)、墨西哥湾岸区(13%)、西南地区(10%),排名前三的页岩区块分别为马尔塞鲁斯(Marcellus,141万亿立方英尺)、海内斯维尔(Haynesville,74.7万亿立方英尺)及巴涅特(Barnett,43.4万亿立方英尺)。

近10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10倍,逐渐成为美国天然气生产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带动了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根据美国能源部2012年发布的数据,2000年美国页岩气干气的产量尚不足4000亿立方英尺,占当年美国天然气干气总产量的比例不足1%。然而,仅仅10年之后,这一数字在2010年飙升至4.8万亿立方英尺,占当年美国天然气干气生产的23%。长期来看,美国政府等机构对页岩气的长期可持续生产持积极看法。代表美国石油及天然气行业的咨询组织国家石油委员会在2011年的预期更加乐观,认为在未来5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美国页岩气及天然气的供给都将保持稳定

作为传统的原油进口第一大国,美国一直把“能源独立”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采,特别是以页岩气、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美国“能源独立”取得重大进展,油气对外依存度出现重要拐点。2013年7月,美国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美国的石油及其他能源的自给率大幅上升。

伴随美国页岩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弱化了其对中东地区油气供给的依赖,美国对中东地区油气的控制已从满足自身需要转变为对他国施加政治影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供需格局来看,全球能源供不应求的状况有所趋缓并逐渐走向平衡;从能源结构来看,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比重逐渐增大,逐渐改变了石油独大的局面;从生产和消费的中心来看,北美油气资源产量正在逐步升高。

北美页岩革命催生的新技术,让油气生产商意识到他们拥有更多选择,看到页岩气产量爆发的现状,其开始将目光投向页岩油。

事实上,在页岩气革命成功后,被视为与页岩气同等威力的页岩油也开始活跃。EIA 2013年6月发布最新评估报告称,目前全球已勘测到、技术上可采的页岩油资源约为3450亿桶,相当于全球原油供应量的10%。2012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超过95万桶,较2011年92万桶/日有所提升,预计2015年将达到年产7500万吨,2020年有望占到美石油总产量1/3,约1.5亿吨。IEA发报告称,美国预计到2017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商。

随着页岩油热潮颠覆市场,美国石油日均产量2013年大增100万桶,生产速度之快创下纪录。能源企业竞相反转油管输油方向、新建油管及扩充基础建设,以赶上快速转变的输油流向。

页岩气革命的世界意义已经凸显。

吸引企业的高度市场化的开发模式

美国的页岩气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美式开发模式。开发中主要有三个参与主体:一是私人矿产和土地拥有者,二是中小型专业公司,三是大公司和投资者。产权清晰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使美国页岩气开发中各参与主体可以高效率地分工协

作。土地私有化制度保证了矿业权可以自主经营或通过市场交易自由出让。市场化的油气开发体制下,政府对投资者没有资质、规模、能力等方面的准入限制,用市场竞争即可获得页岩气开发权。

高度市场化的美式开发模式,吸引了众多“独立石油公司”,根据2011年4月美国独立石油协会委托IHS统计并发布的报告,目前美国至少有1.8万家陆上独立石油公司,这些独立石油公司的钻井总数约为美国钻井总数的94%,并且未来10年仍将稳定在这一水平。2010年,美国众多独立石油公司生产了美国一半以上的石油和超过80%的天然气。

顶层设计性的技术储备美国政府出资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美国每年能源矿产勘探开发都要打成千上万口勘探井,按照美国法律要求,相关公司和部门必须上报获得的地质数据,并向社会公开。这样,美国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和油气勘探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扎实基础研究为页岩气开发做好了数据积累和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专门设立有非常规油气研究基金,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就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油气开发开展基础研究。2004年的《能源法案》还规定10年内每年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非常规气研究。

在应用研究方面,美国的中小型独立石油公司充当了技术创新先锋。石油公司在美国开发页岩气不仅享受针对各种传统油气的上游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还有专项政策和资金予以支持。1980年通过的《原油意外获利法案》为鼓励国内非常规能源的生产,提出了专项一揽子优惠政策:对从1979-1993年钻探与2003年之前生产和销售的非常规和低渗透气藏(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实施了大幅度税收减免。该法案对页岩气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1990年的《税收分配的综合协调法案》、1992年的《能源税收法案》、1997年的《纳税人减负法案》和2005年的《能源法案》均延续和扩展了非常规能源的补贴政策和补贴范围。

据业内专家统计,最初美国非常规资源领域天然气开发利润的30%左右来自政策优惠。

在政策保驾,技术援助的美式页岩气开发模式里,石油公司利用油气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投入,探索出了一整套高效率、低成本的开采技术,降低了开发成本,大幅提高了页岩气井单井产量,使科学技术转化成了生产力。

水力压裂技术的成熟运用给全世界带来了新希望,很多国家都希望复制美国的神话。伍德麦肯锡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将新增400口页岩井。这说明各国对发展页岩资源的积极态度,这样的态势或将影响全球能源格局。但多数分析师认为,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快速重现美国式的成功几乎不可能。

原因我们认为,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确实得益于整个社会的推动,包括社会意识、管理理念和政策引导等,最重要的是市场机制推动。虽然技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机制体制问题。政府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机制体制。

猜你喜欢
牵引力页岩油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非常规油气(2021年2期)2021-05-24 03:23:36
HXN5型机车牵引力受限的分析与整治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5
页岩气开发降温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2
创新思维竞赛(4)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牵引力
学习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0
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力
当代党员(2014年1期)2014-04-29 00:44:03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初步估计为31万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