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探讨

2014-02-28 01:55孙永飞梁尹明张玉屏石益汀何晓汀冯忠民陈金焕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超级稻氮肥浙江

孙永飞,梁尹明,张玉屏,石益汀,何晓汀,冯忠民,陈金焕,陈 锋

(1.浙江省新昌县农业局,浙江新昌 312500;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3.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浙江新昌 312500)

浙江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探讨

孙永飞1,梁尹明1,张玉屏2,石益汀3,何晓汀3,冯忠民1,陈金焕1,陈 锋1

(1.浙江省新昌县农业局,浙江新昌 312500;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3.新昌县种子有限公司,浙江新昌 312500)

以实践认识为基础,结合已有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提出浙江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即选用籼粳交偏粳型、大穗特大穗、强抗倒的超级晚稻品种;培育超高产农田,使土壤基础肥力产量稳定达到9t·hm-2以上;以日平均温度26~27℃常年出现日期作为抽穗期安排播种期;以多穗为目标,确定移栽的基本苗数;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并择日移栽,促早发够苗;实行超宽行距,使群体封行期推迟到抽齐穗期;按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框定肥料总量;以叶色前见无效分蘖期“黄”、后见稻穗“破口黄”为原则,稳前、攻中、控后施肥,“浅-深或和搁-湿”为序水分管理;根据高肥量大群体特点加强病虫防治。

超级稻;15t·hm-2;栽培技术原则

浙江省“8812”计划项目组选育的超级稻甬优12(浙审稻2010015),2012年在我国华中单双季稻气候生态区[1],率先突破一季15t·hm-2大关(表1),并促使各地出现了超级稻产量15t·hm-2攻关热潮。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也为此组织开展了超级稻百亩方亩产千公斤攻关行动。但一季15t·hm-2栽培终归是新生事物,需要加强理论探索指导。为此,作者试图以浙江中部新昌的超高产试验实践认识为基础[2-8],结合江苏陈永康等[9]的“三黄三黑”栽培理论和凌启鸿等[10]的精确定量栽培,提出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供浙江及同类生态区试验实践参考。

表1 甬优12产量超15t·hm-2田块的有关情况

1 选用籼粳交偏粳型、大穗特大穗、强抗倒的超级晚稻品种

超级稻15t·hm-2栽培需要相应高的氮肥量作保证。但目前的籼稻品种在高氮下极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现象,表现叶面积过大、颖花叶比低、贪青、倒伏等[11-13],难以实现目标。粳型品种一般比籼型品种耐肥、抗倒,而籼粳亚种间杂交更具杂种优势[14-15]。甬优12产量达15t·hm-2的实践证明,只有籼粳交粳型或偏粳型、大穗或特大穗、强抗倒的品种,才可能实现目标。粳型或偏粳型一般比较耐肥、抗倒,且不易早衰;大穗特大穗有利库容量达标;强抗倒则是最终高产的保证。

目前除甬优12外,浙优18、甬优13、甬优538、豇浙优201及春优系列耐肥抗倒组合可供攻关试验选用。

2 培育超高产农田,强调秸秆全量还田,使土壤基础肥力产量稳定达到9t·h m-2以上

较高的土壤肥力是实现超级稻15t·hm-2的基

础。根据水稻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6],作者从近几年的高产栽培实践中认定,15t·hm-2的土壤基础肥力产量应达9t·hm-2以上,也即认为在浙江及同类生态区环境条件应用籼粳交超级晚稻品种的情况下,高产栽培的最大增产量在6 t·hm-2左右。根据作者对甬优12的实践认识,土壤基础肥力产量达标的田块客观存在,只是比例不会大,需要加强改造和培育,使之光照没有自然及人为屏障;水源充足,排水快捷,田土爽水,排灌自立门户;土壤肥沃深厚,犁底层下30cm内无障碍层[7]。漏水漏肥砂土田宜在土表下60~70cm处建人工挡水层并加掺粘土;薄土田宜逐步深耕或加客土将耕作层增厚到20cm以上。鉴于目前各地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所有田块均应强调秸秆全量还田培肥。

3 以日平均温度26~27℃常年出现日期作为抽穗期安排播种期,使整个结实期处在当地光温条件最适宜的时期

凌启鸿等[10]研究确定抽穗期25℃、整个结实期日平均温度21℃常年出现的时期为粳稻的最佳抽穗结实期,籼稻则宜提高2℃左右。常规粳稻齐穗至成熟的天数在40 d左右[1],但目前的籼粳交大穗、特大穗品种的籽粒灌浆均较慢,抽穗-成熟历期较长,如高产田甬优12、浙优18的抽穗-成熟历期接近2.5个月[4]。从品种特性来说,籽粒灌浆速度较慢很可能是超高产性状,有利减少茎鞘营养物质的快速输出,减轻早衰,增强植株抗倒能力。该类品种若到日平均温度25℃时才抽穗,由于后期气温不断下降,难以确保整个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达到21℃[7]。同时考虑到籼粳杂交稻具有籼型成分,为此应将抽穗期安排在日平均温度26~27℃常年出现的日期。如地处≥10℃5 300℃积温线旁的浙江中部新昌地区以8月底、9月初抽穗为宜,温度偏低地区应提早,偏高地区宜推迟。

4 以多穗为目标,按基本苗估算公式,确定移栽的基本苗数

多穗为超级稻15t·hm-2的绝对必要条件[11,17]。多穗相对于大穗和穗粒兼顾栽培的穗数而言。具体的多穗指标可以品种审(认)定时的区域试验平均穗数提升10%~15%确定。如甬优12在浙江省区试中的平均穗数为184.5万· hm-2[18],则在浙江15t·hm-2栽培的穗数指标应为200万~210万·hm-2,可以区试中心地为准,偏北地区取上限,偏南地区取下限。多穗基础上的大穗主要通过提高成穗率来确保,若主要期望通过促花肥、保花肥促大穗,将增加贪青倒伏风险。高成穗率指标也可以区域试验平均成穗率提升10~15百分点来确定。如甬优12在浙江省区试中的成穗率平均为57.1%,则15t·hm-2栽培要求成穗率达70%。

另外,估算基本苗时应用的伸长节间数必须是主茎的节间数,而不是分蘖茎的节间数。据实际观察结果,甬优12等作一季晚稻种植一般有7个节间数,而不是6个节间数。若因估算错误造成移栽的基本苗数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穗数不足,或因利用高位分蘖而使穗型变小。

5 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并择日移栽,促早发够苗

虽然一季晚稻的生育期都较长,但如对甬优12的研究结果,其有效分蘖节位很少,只有4~5个[5,7];从出苗到拔节的时间也在60 d以下,仅相当于早稻[8],因此超级稻15t·hm-2栽培对早发的要求极高,但大田若用氮肥促早发,势必出现无效分蘖猛发。为此必须非常强调稀播、足肥、适水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同时选择暖湿气流影响的阴天或小雨天,及晴天下午3时后带土移栽,以防止败苗、加速活棵,促进早发够苗。

移栽叶龄,不论超级晚稻的主茎总叶片数多少,湿润育秧均应掌握5~6叶中苗,不能是大苗;净播种量(净秧板、净种子)控制在120 kg· hm-2以下。机插秧盘育苗,则掌握3.5叶小苗,播种量降到50g·盘-1以下。

6 实行超宽行距,使群体封行期推迟到抽齐穗期

群体封行的迟早对产量影响极大。20世纪70-80年代,一季晚稻高产水平7.5~9t·hm-2,高产栽培要求封行期在幼穗分化后7~10 d,即抽倒2叶期[8];进入21世纪,产量达到10.5~12 t·hm-2水平,凌启鸿等[10]要求高产栽培的封行期推迟到叶龄余数为0的孕穗期。目前水稻产量水平进一步上升到了13.5~15t·hm-2,为全面改善中后期群体内部通风透光条件,优化分蘖成穗、拔节孕穗及抽穗结实环境,提高群体抗倒能力,同时考虑到稻穗(颖花)也有遮荫作用,株高对群体基部光强有较大影响等,认为应将群体封行期进一步推迟到抽齐穗

期[2]。甬优12高产田株高达150cm左右,为此要求将行距放宽到40cm以上[19-21]。

7 按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框定肥料总量,满足产量15t·h m-2栽培需要

增施肥料是超级稻15t·hm-2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超级稻15t·hm-2栽培确定氮肥用量,首先要明确单位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基础肥力产量及其需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等,但这些参数的精确求取因水稻品种及栽培种植环境的复杂多变而十分困难[10]。在实践中应用也无精确的必要,只要能框定一个基本的量即可。鉴于此,作者决定避开土壤基础肥力产量及其吸氮量[16],直接采用高产栽培最大增产量6 t·hm-2作为框定施氮量的参数。据作者对当地22块产量水平为11.25~15.45 t·hm-2的超级晚稻高产田(1块种豇浙优201,5块种浙优18,其余为甬优12)分析结果表明,每100 kg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平均为2.2 kg,比凌启鸿等[10]在粳稻10.5 t·hm-2高产田下测得值高5%;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品种间似无规律性差异,可应用于超级稻15t·hm-2栽培。氮肥当季利用率的高低问题,应该而且只能是氮肥施用技术问题[22],超级稻15t·hm-2栽培本身要求有较高的氮肥利用率,为此可按40%推荐[10,23]。基于本讨论及实践认识,可将超级稻15t·hm-2栽培施氮总量(包括促进还田的秸秆腐烂所耗的氮肥量)控制在纯氮330 kg·hm-2左右,再看地、看天、看苗作出适当调整。土壤肥力高、前茬施肥多、含氮污水灌溉的相应减少;日照比常年明显增多时适当增加,反之则适当减少;苗数偏多、苗色偏深时减少,反之则按计划或适当增加。

针对水稻配方施肥目标产量在土壤基础肥力产量基础上的增产量基本在3 t·hm-2以下[16],而现在15t·hm-2栽培要求的增产量达6 t·hm-2,呈成倍差异的实际,提出超级稻15t·hm-2栽培磷钾肥的因缺补缺量列于表2。硅、镁、硫、硼等肥料用量也宜作相应增加。

表2 原配方施肥磷钾肥用量与15t·hm-2栽培因缺补缺施用量的比较

8 以叶色前见无效分蘖期“黄”、后见稻穗“破口黄”,和干物质重拔节期3.45 t·h m-2、抽穗期16.5 t·h m-2为目标,稳前、攻中、控后施用氮肥,“浅-深或和搁-湿”为序进行水分管理

无效分蘖期现“黄”是控制无效分蘖的高产要求。超级晚稻能在倒9叶期达穗数苗的前提下,落“黄”应是越早越好。抽穗初现“破口黄”则是增加抽穗前茎鞘营养物质积累,加速抽穗后籽粒灌浆速度,增加籽粒充实度、成熟度的高产要求。在孕穗期叶面积系数能达10左右、库容量能接近18 t·hm-2的前提下,落“黄”应是越明显越好[7,9,17]。大量研究表明,在高肥条件下籽粒灌浆速度与施氮量、叶色呈负相关,贪青是栽培上施氮肥过多造成灌浆速度慢的极端表现[17]。为此以高肥、大库容为基础的超级稻15t·hm-2栽培,必须强调抽穗初现“破口黄”,尤其是在浙江及同类生态区抽穗结实期光温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更显重要。

拔节期干物质量大,表明无效分蘖没有得到控制,若很小,则表明有效分蘖的生长量也不足。根据对甬优12的实践认识[7],认为超级稻15t·hm-2栽培以控制在3.45 t·hm-2左右比较适宜,这一数值不及江苏12 t·hm-2产量水平的原因[24],可能与认定超级晚稻有7个伸长节间且以倒5叶露尖作为拔节期有一定关系。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则以增加到16.5 t·hm-2左右为宜[7,25],过大则会影响抽穗期后的干物质生产,也可能直接导致倒伏;过小则库容量可能满足不了超级稻15t·hm-2栽培的要求。为此,要求按目标进行肥水管理。

稳前、攻中、控后施用氮肥。稳前,即移栽后分蘖能够稳健发生,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个叶龄(倒9叶期)稳定达到穗数苗,此时叶色已开始退淡。包括促进还田的秸秆腐烂所耗的氮肥在内,稳前施用的氮肥量,一般小苗移栽的占总氮量的50%左右,中苗移栽的占40%左右,在翻耕前作基(底)肥全层施用完毕,使之以肥肥土,再以土来肥苗。攻中,即

在无效分蘖叶色明显落黄及梅雨季基本结束的基础上,在拔节期(倒5叶露尖时)前后至穗分化形成前期及时追肥,所追氮量占总氮的50%~60%,分倒6或5叶、倒5或4叶、倒3叶期3次施用,均要求以水带氮使之肥力比较稳长,主要促使既出分蘖健壮成穗。浙江及同类生态区常年7-8月充足的日照,为高氮攻中提供了极佳条件。3次追肥比重掌握第2次为主,第1次最少,并在第1次追肥叶色转深后又略有退淡时追第2次,再在苗色不过深、叶片不发嫩的情况下及时追第3次。控后,即抽倒2叶期开始一般不再施用氮肥,以确保出现“破口黄”,千粒重达到正常水平,结实率稳定在85%以上。钾肥施用,掌握基肥和攻中肥3∶7至4∶6;磷肥施用则以沾秧根作基肥为主。

“浅-深或和搁-湿”为序的水分管理。稻苗栽后1~2 d灌水活棵,返青后浅水勤灌促蘖。提前到60%计划穗数苗时开始控蘖,如处梅雨期,则根据多雨特点持续灌10cm以上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出梅后排水搁田;如处连晴天气,则搁田控蘖,并在水稻倒3叶期前多次轻搁田,其中倒4叶期适当重搁,使田间土层硬实、植株基部节间短缩壮实。倒3叶期后至成熟前10 d则间隙湿润灌溉强根、壮秆、壮穗、壮粒,其中稻穗破口期前2~3 d,如叶色偏深则提前到4~5 d再排水搁田,促苗色落黄。注意搁田达标后直至成熟,连续有水层时间不宜超过5 d,以免降低根系活力。

9 根据品种特性、高肥量大群体特点加强病虫防治

超级稻15t·hm-2栽培要求高肥量、大群体,而二者易促进病虫的发生发展,为此需以常规防治技术为基础,强调选用对口农药,并适当增加药量、水量及防治次数,同时应用机动弥雾机下倾式喷雾防治[26]。

[1] 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种植区划[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52.

[2] 孙永飞,梁尹明,冯忠民,等.单季稻产量稳定突破13.5 t/hm2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33.

[3] 孙永飞,梁尹明,冯忠民,等.超级稻甬优12的配套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0(增刊2):162-165.

[4] 梁尹明,孙永飞,陈金焕,等.甬优12单产900 kg/667m2的性状表现[J].中国稻米,2012,18(5):39-41.

[5] 孙永飞,梁尹明,娄伟平.甬优12每667 m2产量在900 kg基础上实现1000 kg的可能性及途径与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2012,18(6):32-34.

[6] 孙永飞,梁尹明,吴光明,等.对浙江甬优12最高单产突破1000 kg/667m2的评议[J].中国稻米,2013,19(4):94-96,100.

[7] 孙永飞,梁尹明,陈银根,等.超级稻甬优12产量1000 kg/667m2手插栽培技术初步集成[J].中国稻米,2014, 20(1):63-67.

[8] 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作物栽培学(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164,205-213.

[9] 陈永康.关于水稻施肥的“三黄三黑”[J].农业科学通讯,1959(17):611.

[10]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1] 孙永飞,任国芳,张文平,等.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设想及初步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1996(2):65-66.

[12] 孙永飞,任国芳,叶坚,等.水稻超高产栽培障碍因子初探[J].中国稻米,1996,2(6):7-9.

[13] 严力蛟.生态研究与探索[M]//孙永飞.从华南华中稻作区气候生态析水稻超高产障碍因子、限制因子及突破途径.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73-77.

[14] 曾世雄,杨秀青,卢庄文.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0,6(4):193-202.

[15] 马荣荣,许德海,王晓燕,等.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株形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 2007,21(3):281-286.

[16] 农业部农业局.配方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16-22;83-94.

[17] 孙永飞,陈霞,梁尹明.水稻超高产模式株型栽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32;136-138.

[18]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20100223第41次会议审定品种[J].浙江农业科学,2010(4):716.

[19] 苏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6-9.

[20]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等.高产杂交稻生长和产量边际效应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2):248-251.

[21] 邹应斌.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和要点[J].中国稻米,2012,18(5):12-14.

[22] 孙永飞,梁尹明,王魁浩.水稻节氮施肥的“定产定氮”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09-111.

[23] 周鸣铮,王竺美.浙江省水稻土“因产定氮”基本公式及其有关参数的探讨[J].土壤学报,1987,24(2):127-134.

[24] 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等.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中国稻米,2012,18(1):1-14.

[25] 杨从党,李贵勇,夏琼梅,等.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J].中国稻米,2013,19(4):129-130.

[26] 顾中言,许小龙,徐广春,等.稻田农药科学使用Ⅲ.农药的沉积结构和喷雾器械、喷雾方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96-101.

(责任编辑:吴益伟)

S511

:A

:0528-9017(2014)05-0621-04

2014-03-15

浙江省“8812”计划资助项目

孙永飞(1960-),男,浙江新昌人,农技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和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工作。E-mail:zjxcsyf @163.com。

梁尹明(1964-),男,浙江新昌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和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工作。E-mail:L y m 6160@s i na.com。

文献著录格式:孙永飞,梁尹明,张玉屏,等.浙江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5):621-624.

猜你喜欢
超级稻氮肥浙江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至2020 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3 个超级稻品种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