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毅艺
特立独行的油画家杨永智
■ 陈毅艺
杨永智,广州电白县麻岗镇人,职业油画家。谦恭,不张扬,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2013年5月一次前往重庆与三峡参观考察时,见到他有趣的“细节”,如不忘带上作画工具现场写生三峡风光,在白帝城发现古墙根有奇妙的青苔色块,就蹲下来用相机拍下特写等等。同样对美术有兴趣的我,从那时起便开始留意他……
其实,杨永智早已在广东画坛崭露头角,用原广东美协副主席、前广州美院副院长尹定邦的话说:“杨永智,中国新世纪的青年抽象油画艺术家!”的确,用现代抽象融汇传统水墨创作油画的人,中国不多,广东更少,而在抽象画中独辟蹊径,探索创作成功“新国学油画山水”的,恐只有他一人!其与熊斌、刘念三位“七O后”同时在“广美”浸淫过的“RSD南方职业油画家组合”,于2012年5月上旬在第二届广州艺术品交易博览会上,被主办方称为“新国学油画”而成为艺交会的一大亮点,引起多家媒体的兴趣,南方电视台《艺术鉴赏》以“油画三剑客”为题,对他进行专题报道。
6月3日,RSD组合全国巡回展第七站在珠海大香山美术馆举行,笔者有机会一睹传闻已久的这个传奇组合的创作精品。刘念、熊斌、杨永智三人的作品各有艺术特色与艺术追求,已引起广泛关注。置身宽敞而灯光暗淡的展厅,杨永智油画那醉人的醇红和幽深的蓝,冷峻的黄与清冽的白是那么抢人眼球!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让来宾驻足久久凝望。我欣赏杨永智不拘一格的创新思想,他敢于融合古今中外的观点,取传统与现代之各种媒材,在创作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走一条自己特色的路,并逐步确立自己的艺术思想。他创作上的大开大合,看似浪漫不羁,但与他扎实的艺术功底,与他勤奋的创作密不可分。正是由于他曾辗转西域古丝绸之路及千里冰封的北国,故他能做到恣意重彩涂抹,以一泻千里的色彩,还原西域与北国风光的壮丽——无论是高山飞瀑,冰原流云或旭日红土、蓝湖冷月,在多媒材的辅助调和下,收放自如的他,竟将油画魔术般变幻出传统水墨的惊人效果,几近宋代的山水画,让人过目难忘,沉醉其间,仿如聆听到穿越时空的智慧的声音。
杨永智把山水实景抽象化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徜徉在杨永智的作品面前,已没人会怀疑他驾驭色彩的能力与把握美感空间的创造力。
红荔时节,也就是RSD组合在珠海画展落幕的次日,笔者去广州采访杨永智。巧的是,同一天从电白老家赶来的还有电白电视台的一支采访队。
原以为他只是选在比较僻静的部队旧营房作画室,殊不知所有到过他工作室的人都大跌眼镜。原来,他也凑热闹蜗居在广州河南的小洲村,那里挤着近三千从事画画的人,也不乏名匠。正因为小洲村画坛浪子多,气场旺,他的工作室常客满为患,白天喝茶论道,夜里饮酒释怀。三年时光就在推杯换盏中遽然逝去,他为自己不能潜下心来创作而懊恼。一位“粉丝”李姓商人,爽快地说,他在花都与从化的接邻处包下几座山头,那里山清水秀,是作画的好地方。两人一拍即合,到现场登高一望,哗!四面山峦起伏,荔林密布,果然风景独好!
《世说新语》有“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似乎说的就是这里。都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杨永智虽远离闹市,避开凡尘俗世,但声名在外的他挡不住“粉丝”们慕名远来探访。
杨永智的住所和工作室依山随形建在一个半坡上,因流花溪有源头从山下经过,故自起雅号:望溪台。除了用电,其余皆原生态环保型。寂寞空山,除了助手阿钟,以及妻子偶尔从深圳大芬村赶来“慰问”外,伴随他的则是一条德国“黑背”大狼狗、一条比利时“搜索犬”,一黑一黄两只土狗,四只小猫,两只学舌鹩哥,一群土鸡,堪称现代人逍遥的“世外桃源”,这种高卧横眠得自然的活法真羡煞旁人。虽非流火七月,室外炎热,灼风扑面,但在他宽敞的画室里感觉不到闷热。他说,这屋四面是厚墙,屋顶加了树皮,隔热性良好,如果用上空调,那是对自然环境的一大浪费。我忽然留意到光秃秃的大树根桩做成的茶台周围空无一物,那冲泡茶的水从哪引来,又往哪里排去?经指点方知,“直递”茶壶的水是引自山泉从地下穿堂入室,废茶水也是直接由地下排走。这与我们常见从矿泉水桶接水,把废茶水流到茶几旁备用桶再拎走倒掉,他的引排水设计是那样巧妙!一根缠绕茶台的绿藤,令褐色枯根茶台焕发出生机。
清风明月人所共之,但未必能人人享之。这里的一景一物都颇费心机,都体现出美学的设计,只要来过的人都流连忘返。
我问杨永智“传奇三人组合”是怎样产生的?三个英文字母是不是另有其意?他说R.S.D取自 “儒、释、道”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之所以以这种形式结盟,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以油画创作为职业,学习古圣先贤教诲。说起组合,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他说熊斌是这个组合的策划发起人,他要找两个志同道合,创作风格迥异,却禅意相通的油画家组成“新国学油画”联盟。当他找到杨永智时,先是被杨一口回绝:“我就是怕结伙埋堆,才搬离小洲村,躲到这里来静心搞点创作,你就放过我吧!”当对方一再找他,并说明这个组合有利无弊,不会影响他的创作时,杨才点头同意“出山”。
对这种长年远离妻儿的孤清生活,他说。妻子很理解,还十分支持,常会携孩子上山来看他。说起他的妻子邵嘉眉,还真不愧为贤内助。他与妻子同为麻岗镇人,两人从小喜欢美术,又同时考上县城的电海中学。可能喜欢艺术的人都比较早熟吧,他们在高中时就已“拖手仔”。婚后,有着很好美术功底的邵嘉眉,改行开画廊,做回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龙岗大芬村开了一家比较大的画廊。她说自家画廊从不卖丈夫的画,因为杨永智的画太贵,动辄十万元以上。但丈夫的油画自转型后从不滞销,且常常是订金收了半年,画却迟迟赶不出来。
我问杨永智,原本画得得心应手的传统油画干嘛冒险转行去画抽象油画?他如实回答:一是生活所逼,若墨守成规画传统的东西很难养家糊口;二是要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思想,画传统的东西,对象几乎固定在风景与人物上,不会有太多变化。唯有抽象的,才没有约束的条框;三是抽象的美术作品,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哪都适合张挂摆放,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不菲。况且,“我已进入物我两忘的阶段。”
终于走出生活困境的杨永智,天地宽广,且马不停蹄地赶场参加各大美展及相关的拍卖活动。我也理解了他为何执迷于抽象油画创作。家有贤妻,夫复何求?有意思的是,他那双正上初中与小学的儿女,也遗传了父母的艺术细胞,均对绘画有浓浓的兴趣。若干年后,这杨家会不会“一门三杰”呢?难说。
这,便是特立独行的杨永智给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