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卢昊 据调查,超过30%的日本人几乎每天都要戴口罩,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口罩成了日本人脸上必有的一部分。在日本,口罩被认为是和衣服、裤子一样的“日常衣物”,而且融入了诸多时尚元素。日本人离不开口罩,其中既有健康的考虑,也反映出一些微妙的社会心理乃至民族性格,可以说口罩是“精细化日本”的一种代言。口罩从呼吸器演化为“时装” 在日本,一些“时装化了”的口罩设计风格多样,有的印着卡通形象,显得清新可爱,有的融合了时装的设计元素,相当时尚。一些日本奢侈品品牌有自己专门的高档口罩产品,还有不少民众喜欢自制“个性口罩”,并聚在一起,通过网络展示“设计成果”,将口罩作为自己发挥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一些人甚至认为,口罩也具有诸多的“萌点”。还有日本少女因戴着口罩跳舞,成为宅男们追捧的网络红人,被称为“口罩萌娘”。 最初的“日式口罩”形似防毒面具,被称为“呼吸器”。工人使用的口罩是用黄铜丝编成网子,然后用一层粗布覆盖在上面,防尘效果一般,在高温环境下还会发热,对健康有损害。在早期,日本的口罩多为黑色,而非现在流行的白色。因此当时在电车上,在公共场所里,经常能看到一大群日本人戴着黑色口罩,“相当恐怖”。 后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日本人将原本笨重的,由金属框架支撑的“呼吸器”逐步改良为没有边框,容易佩戴的口罩。一般认为,现在通用的平面型口罩是二战后1948年在日本出现的,此后又出现了多层的褶皱型口罩,以及能够包覆脸部下半部分的立体型口罩。材料则从粗布发展到绒布、无纺布乃至消毒面纸。现在,口罩已经成为日本日用品工业精细水准的重要体现之一。不少新式样的口罩“重量极轻”,几乎感觉不到,但里面却“五脏俱全”,内含多层,每一层都有特别的防护功能,能够过滤不同层次的污染微粒,口罩的形状,包括耳朵处的挂套也充分考虑人的脸部器官的形状,力求符合“人体工学”,佩戴舒适。传染病肆虐,口罩成必需品 日本的气候相对宜人,空气良好,日本人为什么还对口罩如此“情有独钟”?对于这一问题有相当多的解释。一些观点认为,日本人戴口罩是因为普遍健康意识较强。日本人当中患花粉过敏症或其他鼻腔、呼吸道疾病的人较多,而日本工业发达,大都市人口密度远高于一般国家城市,空气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在公共场合很有必要使用口罩。 另一种观点认为,重视群体性和纪律性的日本人非常在意是否给别人添了麻烦,因此只要稍有咳嗽等感冒症状,就会戴上口罩,以免招致他人责难的目光。而且在日本,不少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规范化要求极其严格,戴口罩是必定的要求之一。久而久之,日本人习惯了这种状态。 日本是最早发明和使用口罩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口罩首先被用于工业生产。日本早期的工厂环境恶劣,工人经常因吸入大量尘土而罹患呼吸道疾病,甚至为此丧命,口罩对于他们的健康来说是“最后的防线”。1918—19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西班牙流感”,日本也受到严重波及,因流感而丧命的接近40万人。4年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疫病流行,恐慌泛滥,口罩被当做“救命之物”。当时口罩的流行广告语是:“如果你不戴口罩,那就可能丧命!” 1934年,日本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流感,此后战争时期,口罩成为军需用品以及普通民众艰苦生活中的基本生活用品。可以说,不断爆发的严重灾害,特别是传染病肆虐的历史,让口罩在日本人的心中有了特殊的地位。戴口罩也是对别人的关怀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口罩本身是一种“生活的面具”,对于羞于表露自己,或者想将自己“真实的表情”掩盖起来的日本人而言,戴上口罩就可以“隐藏自己”,甚至“与世隔绝”。而如果其他人都这样做,出于从众心理,自己也会如此。日本人自己也认为,口罩意味着对别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怀,而且在更多意义上“能够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