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杭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 吴琦炜
21 世纪,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全国及国际范围内的公共安全事件迅速增加。为此2006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六十九号主席令。加快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是党和政府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对紧急情况的特殊办公方式。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使政府部门对事件的发展、分析、指挥和灾后情况的评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公安、消防、交警、卫生、人防、气象、海洋、地震等各行业应急指挥系统已初步建成。但行业应急指挥的配置不同,系统之间不能进行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
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就是在政府指导下对各行业指挥系统配置通信保障、信息网络加以集成,将各种应急指挥和应急服务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与通信方案的集成平台上,达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的。由政府统一协调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指挥中心的调度,应急联动,统一接警、处警、指挥、救助。政府在集群调度通信平台和集成数据信息的支持下,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1)网络架构
该应急联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操作平台:
①网络平台:为系统提供主机、通信等硬件设备及网络服务。
②信息业务汇聚平台:信息业务汇聚服务平台以提高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各联运单位的信息共享,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为设计目的,提升对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
③GIS 平台:主要提供应用系统地理信息服务的接口组件,包括空间数据管理、图形操作、统计查询、空间分析、图形管理。
④指挥平台:提供一个基础支撑、规范、可扩展、可灵活随业务延伸发展而变化的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对应急指挥预案标准规范、自定义模板、预案及资源维护管理、检索调用、辅助决策支持等主要基本访问接口,并依据平台的标准规范,通过统一的接口上传管理、维护、检索等。
⑤接处警平台:支持110、119、120、122、供电、交通、气象等报警受理和处警指挥调度功能,具体组织结构与功能如图1所示。
(2)指挥中心技术设施架构
指挥场所子系统应配置消防报警系统、动力配电系统及UPS 系统、空调新风系统、弱电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指挥环境系统应配置会议会商决策系统、照明系统、视频大屏显示系统、应急值班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应用的技术环境包括网络通信环境、网络电视电话会议环境、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环境。
“n 合一”接处警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报警电话受理子系统、计算机网络子系统、通信调度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电话用户子系统、图像显示子系统、GPS 子系统、技防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网络安全子系统、短信报警子系统、手机定位子系统、情报信息管理子系统、预案管理子系统、会商决策管理子系统(数字会议、中央控制系统)、移动车载通信子系统、移动车载指挥子系统、卫星通信系子统及其他无线通信子系统。
(1)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①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
视频监控系统是指挥系统建设的基础设施,是指挥调度系统的“眼睛”,由前端、传输、显示、存储组成。系统建成后能调用网上N个监控点的任意一路或多路图像;能对重点场所和要害部位进行24 小时监控和控制;可对任意图像进行抓拍和打印,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②城市监控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指挥中心的图像应用、进行数字图像的自动识别和编辑。
③城市监控系统的组网控制。
(2)道路交通监控系统。
(3)电子警察及道路卡口。
(1)与消防、人防、气象等通用专业平台的接入
由于系统采用网络化技术,系统可将视频、音频、报警可通过网络接入传输,同时也可以由Web 网页传到客户端“HTTP”或由FTP 到指定地址或E-mail、短信多种方式告警。
(2)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结合
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地理信息用矢量地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了地图与数据的同步结合。GIS 系统可使指挥中心方便、快捷、全面地了解各类事件发生的现场,给指挥中心领导提供同步、真实、直观的数据图像,为处理、决策应急事件提供有效的依据。
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可与其他应急指挥中心多个横向、纵向信息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
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连接应注意上行数据接口、下行数据接口。
与其他行业应急指挥中心和联动单位信息系统连接应注意通过与110、120、119、122 等应急联动单位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突发事件应对的信息与处置联动,如图3所示。
应用软件系统应包含基础背景数据库、自然背景数据库、城市空间数据库、自然地理数据库、人口与社会经济数据库、危险因素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应急队伍数据库、专家资源数据库、专业行业数据库、应急设备数据库、应急物资数据库、动态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
图3
应急指挥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了指挥决策与其他各种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及访问的接口,由于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同,数据存储内容不同,同时数据安全性的要求,需要通过接口解决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
系统采用C/S 和B/S 相结合N 层结构系统的模式,包括消息服务、协同服务、系统业务组件、系统通用组件、系统支撑服务、统一接入、统一互交接口等组成。
目前,各行业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而且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的利润比一般智能化工程高,技术含量较高,所以国内做应急指挥系统的工程商不多,主要是工程商的系统集成能力较差,特别是软件的集成能力。通过本文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智能化工程商有意识地加强公司自身整体施工能力,使应急指挥系统项目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
【1】刘志东.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