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箱里的乡愁

2014-02-26 09:42祁和忠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拉杆箱背包乡愁

祁和忠

羊肉、咸肉、狮子头、年糕

大白菜、青菜、香菜、大蒜、萝卜

新春佳节期间,耄耋之年的爸妈给我精心准备了很多食品与蔬菜,让我带回上海。

大年初四的清晨,望着桌上和地上摆满的东西,我在思考如何打包。正在这时,我一眼瞥见了墙边的拉杆箱。

因为左上角有一点小的破损,这个拉杆箱已被闲置10年之久。前两年,我觉得它派不上用处,就把它带回农村,放在爸妈家里。现在,它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我赶忙把它提过来,用抹布擦去上面的灰尘。我把肉食品装进拉杆箱里,把蔬菜装进旅行包里,一会儿就收拾妥当了。

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中,拉杆箱重新陪伴我踏上从农村进城的旅途。它不仅和从前一样方便实用,而且一下子勾起了我20年来一次次往返苏北农村与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记忆。

我在苏北偏僻的农村出生和长大,小时候没见过什么世面。从1988年到北京上大学,到1992年被分配到江苏仪征的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我往返于家乡与城里时,用的都是背包。在远赴广州打工前,我做梦也想不到会拥有一个漂亮的拉杆箱。

那时候,每次回农村,我都会在背包里装些城里的东西,带给爸妈和家里其他亲人。我这个农村娃的乡愁,也都装在背包里,伴随着我度过了4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后来在江苏仪征的一年半时间。

至今清晰地记得,在1993年的春节前,当我把单位发的福利品,一条风干的鱼和一箱苹果背回家后,并没有感受到所期待的喜悦---尽管我已经开始工作,但每个月100多元的工资,难以减轻多少家里的负担。虽然外面都在传说江苏仪化的福利很好,但这只是一个能让城镇人感到很舒适的单位,似乎并不适合我这个来自贫穷农村的大学生。

在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的支持与鼓励下,1994年3月,我登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开始了打工生涯。临行前,我到扬州,花了80多元,买了一个沉重的绿色箱子。我把北大文凭装在那只沉重的绿色箱子里,也把乡愁一同装了进去。

勤能补拙。在打工之初,生活艰苦,但我通过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得到了期货公司老板和朋友的认可和赏识,收入也在增加。1996年,一位朋友邀请我和妻子去海南旅游,出发前妻子到东山百货选购了这个时髦的拉杆箱,花了300元。那时候,拉杆箱里不仅装载着浓浓的乡愁,也满载着我们获得命运眷顾的感恩与喜悦。

1999年,我从广州来到上海打工,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也都跟我来到上海。2001年,我去广州搬家时,也带着这个拉杆箱。一路上磕磕碰碰,拉杆箱的左上角给碰坏了。2003年,妻子重新买了一个软面的拉杆箱,而这个硬面的拉杆箱则被放到阳台上的角落里。

在整整20年的打工生涯中,我经历过失业的痛苦,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拥有一份工作的珍贵。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这个拉杆箱如果能感受到我重新拉着它的快乐,它一定也很喜悦吧。

爸妈年纪大了,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习惯于付出爱与关心,但自己平常的饮食却比较单一。以前,妈妈会养猪、养鸡、种菜、种花,如今,她有时已需要拄拐杖,因此,有些蔬菜就不想种了。妈妈说,她和爸爸吃得少,种那么多没必要。但后来有一次爸爸生病,医院检查时发现他需要补充叶酸。医生叮嘱他,平常要多吃新鲜蔬菜。

此后,我一再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多种些蔬菜吧,我回上海时,最喜欢带些蔬菜了。现在,家里的蔬菜种植面积与品种明显增多了。而我回上海时,都会把旅行包装满。但每次,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东西都会剩下很多装不下。

回到上海后,我吃着从家里带来的蔬菜,常会想起爸妈屋前的菜地、屋后的秸杆堆、村庄旁边的小河、小河上的石拱桥如今,农村里的年轻人已大多用煤气灶生火做饭,秸杆变成沉重的负担和问题,而石拱桥因年久失修,十分破旧。

回农村时,我多次听说镇里的主题公园投资额高达数千万元,豪华而铺张,镇政府借了农民很多钱。农村年轻人热衷于到城里游玩和消费,对农村的美好事物则往往不屑一顾。这些所见所闻又悄悄地增添了我的乡愁。endprint

猜你喜欢
拉杆箱背包乡愁
乡愁
乡愁
可承载幼儿的拉杆箱
可折叠拉杆箱
鼓鼓的背包
可帮忙挡雨的背包
回头一望是乡愁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