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信仰缺失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2014-02-26 09:25邹刚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信仰思政

邹刚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它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灵魂的支柱。但是,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使得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内心的坚定信仰,不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为何物。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我国的未来,他们的精神世界对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信仰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上存在的弊端。因此,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急需进行改革,只有将大学生的信仰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创新,利用现代化技术并与实际结合,才能够树立起大学生的正确信仰,才能提高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和表现,提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坚定信仰的建立,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交织融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物质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保证大学生内心的净土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关注的主要课题。从深层次予以研究可以发现,现代市场经济的逐利现象正在逐步腐蚀校园文化,就业压力的增大迫使大学生趋向“功利主义”,再加上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力的下降,都是造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第一,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但目的不纯。当代大学生年纪尚小,大多没有经历改革风雨的洗礼,不了解我党的历史,无法感同身受对党组织的崇敬与热爱之情,他们积极要求入党基本上都出于其他原因。据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要求积极入党大多是由于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目前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党员学生。因此,在高校要求入党的学生数量有增不减,这就导致了入党动机不纯,在内心并没有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另外,有些党员同志的腐败现象和行为,破坏了党组织的形象,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引发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怀疑,对当下政策的不满,进而影响了其信仰的确立。

第二,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既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有图书馆知识的海洋,校园内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社团组织,校外兼职。这本是大学生建立信仰的最佳时机,但是,很多教师放任学生自行活动,给予了太多的自由空间,再加上很多大学生没有抵挡诱惑的能力,经常假借活动之名逃课上网、恋爱、打工赚钱,忽略了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使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造成了表面的光鲜与内心的空虚,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立,造成了信仰的缺失,更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大学思政课教学在学生信仰引导上的弊端

近年来,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象日益普遍,除了上述提到的经济原因与一些人为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大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信仰引导上的缺乏。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的主战场,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大学思政课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造成了课堂呆板枯燥,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大多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另外,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思想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与迅速发展的国内国际形式不符,造成了思想理论和现实情况的脱节。再加上很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年头已久,思想过于保守,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不会加以应用,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对思政课产生了反感。近年来,大学的思政课也在逐步进行改革,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等等,使得学生的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是,目前的思政课教学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加强重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没有把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信仰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忽略了大学思政课教学的内在价值,使得思政课大多是流于形式,无法引导学生信仰的建立。

三高校思政课的改革策略

信仰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着信仰迷失的现象。因此,如何转变社会风气,改变价值体系就成为了社会重塑信仰的根本措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高校的思政课堂就是其信仰重塑的关键场所。所以,当今高校要加强教育力度,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唤起大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也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有机结合,唤起大学生的信仰意识,从而树立起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一)在思政课堂上融入情感教学

任何课堂的教学都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教学,信仰的建立要以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基础,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关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

(二)在思政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大学思政课教学呆板枯燥,课堂死板无趣,大多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听讲兴趣。现如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推进,想要在高校思政课上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信仰,就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们的交流互动,使课堂变成集体的“群言堂”。

第一,实行互动式教学,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以往的思政课大多是知识的强硬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只能被动的进行接受,无法产生共鸣,引起兴趣。对此,思政课要转变教学方式,采取互动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尽情的发表意见,实现沟通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选取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发表组内意见,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认同感,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重塑大学生的信仰体系。endprint

第二,采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大学生的人生感悟。想要重塑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关键就在于让他们意识到生活的不易,发自内心的产生人生感悟,体会到奉献的意义。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周末或者短暂的假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考察,或者将其组成调查小组,对社会现状进行考察。然后树立起奉献精神,找到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形成自己新的感受体悟,并在校园中积极弘扬,传播正能量。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感受到奉献带来的快乐,提高自己的人生感悟,促进信仰的完善建立,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互换角色教学法。顾名思义,互换角色也就是实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互动转换,让学生充当老师的位置。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上开展“我是小教师”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进行知识的讲解,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力,提出自己对思政课内容的看法,找出他们认为的内容重点,从而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看法;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他们当众讲演的技巧,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讲课的艰辛,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自觉。

(三)在思政课堂上改变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简化繁琐的教学步骤,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实现有效教学。对此,在大学思政课上,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适当地选择一些历史纪录片进行播放,加强学生对我国历史的了解,并通过对我国伟大人物的学习,坚定自己的信念,丰富自身的阅历。例如通过《小平您好》、《激流中国》等片子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我党的光辉形象,从内心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热爱之情,坚定向党内优秀成员学习的决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

(四)完善和加强课后学习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想要建立起大学生的坚定信仰,就要保证在思政课堂以外仍旧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完善培养与内心坚定信仰建立的书籍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介绍,并在下一堂课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讲演。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加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还能够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自身的视野,了解社会生活,做到与家长的良好交流,从而建立起核心价值信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完善听课与评课制度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大学生,树立起他们坚定的信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思政课的教学要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完善,完善评价体系。对此,高校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双评价的体系对教师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让其他教师去听课,并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听课教师从讲解教师那里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这样做可以在高校内形成一股良性竞争的氛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为大学思政课达到培养学生坚定信仰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信仰的重塑并非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因此,在信仰建设的道路中,高等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以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为契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以党的优良传统为依托,净化社会环境,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重塑大学生的信仰价值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课信仰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