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禄琪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暗点头”呢?这是所有老师、学生都在思考并渴望解答的问题。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认知水平的综合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放眼当今学生写作现状,实在令人忧虑。学生写作文感到头疼,老师教作文、批作文感到疲倦。学生写作问题很多,程式化、僵化现象严重,老师也想了不少办法,然而往往收效甚微。作文教学陷入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本人认为作文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无模式可建,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实践,不唯模式
从根源上思考,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和一种态度: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表达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如果一个学生缺少丰富的语言积累,很难想象他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好语言。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社会的理性认识。思考的基础是生活积累,实质是情感的审美过程、价值的判断过程。总而言之,思考是信息的吸收与整合。而生活态度也是在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形成的。因此,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由“拿来”到“送去”的过程,是通过长期实践才能达到的,任何一种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方法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局限于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课,并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命题——指导——作文——评改——评讲,其中“指导”和“评讲”环节往往从教师、应试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作文,关注学生的问题,试图帮学生指出一条应试之路,但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单一固定的模式和如此少的教学实践如何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呢?
二、空间灵活,眼光开放
我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几节作文课上,将学生写作活动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局限在写作课上,而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点滴的语文教学与语文活动中,以一种开放式的眼光来看作文。一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写作变成一种快乐、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活动;二是除作文教学以外的语文活动能成为学生写作的铺路石和垫脚石,因为写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的反映。语文教师要尽量多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制定周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产生交流以及写作的欲望。并且教师本身应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和良好的文学素养,以自己富有表现力和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用自身的学识与修养感染和熏陶学生,才能创设浓厚的写作氛围。另外还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汲取养料,表达自己的感受。随笔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既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本着大语文的思想才能避免缘木求鱼的盲目与南辕北辙的荒唐做法。
三、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而阅读只为读,写作只为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弊端。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能从另一个方面来丰富人的生活,它填补了学生因为课业负担重、生活空间狭窄造成的生活空白,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我们可以在阅读教材的文本中找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的情感触动点,借以启发作文。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以学生的动情点、争议点为角度写写启示,做做仿写、续写、改写,学生有话可说,写作也就不是一件犯难的事了。教师也可以推荐读物,指导读书方法,组织定时阅读和读书讨论会,利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借助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以此拓宽学生现实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语言品味能力,并升华他们的情感。
综合性决定了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那些感受和体悟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更需稳扎稳打地对其进行指导。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心智水平,以思维训练、动笔实践以及写作知识的点拨为侧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训练要把读写、观察与思考、听与写结合起来,把写作知识的点拨与写作训练相互穿插和交融。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联系,观察与思考的联系和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发现,在观察中领悟;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写作,逐步作到“自能作文”。
著名评论家南帆说过:“作家的意义在于率领读者对置身的日常环境进行美学突围。”语深而理妙,指导学生写作也应当是进行美学突围。文章应当营造一种自由的气氛,不应当拘泥于“规则和机械惯性或死板运作”的模式,而应当“像日常生活一样靠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总之,作文不是一种按图施工的东西,教师不可迷信方法,要突破模式,让每一个文字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美来。
[作者通联: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光谷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