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正月初二的舞龙拜年、正月初四的夜游龙灯之后,正月初十晚八时左右,位于揭阳城西门外的乔林乡各村开始举行烧龙活动。
乔林乡的烧龙场面颇为壮观。先是头戴竹笠、打着赤膊的壮汉擎着几只约两米长、装满火药的彩凤,在庙前参神。之后,由老者点燃彩凤身上的火药,壮汉擎着彩凤在烟花中狂奔,火焰从彩凤身上不断喷出,犹如烈火中涅槃的凤凰,在夜空中翱翔。接着,二三十位壮汉合力将有二三十米长的巨龙抬到庙前参拜神灵,然后来到村中旷埕。在锣鼓炮仗声中,巨龙身上的火药被身着长衫的乡中长老逐节点燃,偌大的旷埕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巨龙在龙珠的引导下,口吐火球,目射青光,身喷烟火,翻腾咆哮,不断绕着旷埕游走;周围星火四溅,烟雾弥漫,火光闪闪,远远望去仿佛是真龙在腾云驾雾,翱翔飞舞。而那些头戴竹笠、身涂植物油(防火用)的擎龙壮汉,全然不顾落在身上的火星,如醉如狂地旋转着、舞着……
新编《揭阳县志》载,“烧龙始于明代的古乔”,相传是乔林人战胜外患之后的一种庆祝形式,后衍化为民俗而延续下来,以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烧龙场面壮观之势比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潮语“灯”与“丁”同音,点灯即添丁之意,故潮俗有吊喜灯、游花灯的习俗。自十三日起,人们纷纷到宗祠神庙去“点灯”,然后接回来挂于家门口或神龛、床头上,叫作“兴灯”。如果去年生了男孩的,还要在一对大灯笼上写上姓名,挂到乡中宗族祠堂上向祖宗报喜,然后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称“做丁桌”。
潮汕元宵游花灯的习俗最早见于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该剧讲的是明朝泉州人陈三探亲途经潮州,元宵上街赏灯时偶遇五娘,两人一见钟情,后经一番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戏中有“睇灯”一折,描写了当时潮州元宵夜:“元宵景,有十成,赏灯人,都齐整,办出鳌山景致,王祥卧冰,丁兰刻母,尽都会活。”
游花灯以汕头市澄海区的隆都镇最为著名。每年元宵前后,隆都镇各村各社都要自发轮流游灯。每当夜幕降临,莲花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烟雾升腾,锣鼓烟花,此起彼伏。一条条由无数灯笼汇成的游动的火龙时聚时散,蜿蜒行进。那一盏盏在夜空中摇曳晃动的点点灯火,映衬着一个个可溯至中原的宗族堂号,也照亮了男女老少欢呼雀跃的脸。村民们遵循“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的古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这一古老习俗灯灯相传。
正月里去到潮汕一些乡村,人们很容易就看潮汕人荡秋千的场景。过去中原地区荡秋千活动多在清明节,在宋代传入潮汕,并逐渐成为潮汕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明万历的《普宁县志》就有记载:“正月男子小儿或妇人,竞打秋千,至十五夜止。”
如今,潮汕荡秋千以汕头澄海区的古辟望港口乡、隆都后沟乡,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潮安县庵埠镇仙溪乡、亭厦乡等较为著名。正月初一为人们搭秋千的日子,秋千一般设于宗祠前的空地上,由上一年乡里添丁者出钱出力,用数根圆木搭建而成,高达两三层楼。秋千架上系板垫,可在空中旋转翻滚,状如“摩天轮”。在秋千搭建后直到元宵过后拆去的这段时间里,乡中男女老幼皆可荡秋千。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将秋千荡高,有的还会一边荡着一边念:“荡一荡,除百病,岁岁得平安。”在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到元宵这一天晚上,则由女人独占秋千,男人只能站在一旁欣赏。
一年一度的“行彩桥”是揭阳市最著名的民俗。“行彩桥”共分三阶段,正月十一“行头桥”,正月十五“行二桥”,正月十六“行尾桥”。我和朋友曾在正月十一傍晚,专程到揭阳市榕城区体验这别具一格的古俗。这一天,各街道与大大小小的桥梁,皆张灯结彩,打扮得美轮美奂。其中以石狮桥最为热闹。此时的石狮桥已成为一个靓丽的舞台:灯光闪烁,灯笼高挂,榕竹交柯,桥下的南窖河水面也被铺上木板,几乎成了“旱桥”,上面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的亮丽灯景。而最滑稽的是桥上的石狮,不但整个涂上了红色——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而且还得接受大人小孩的抚摸与请求:大人带着小孩摸狮头谓:“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小伙子念:“摸狮肚,娶雅嬷(漂亮妻子)”,怀孕的妇女念:“摸狮耳,生阿弟”,正在读书的小孩摸狮鼻说:“摸狮鼻,写雅字”。
晚上八点左右,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流已把桥头挤得水泄不通。我被滚滚人流裹胁着踉跄过了石狮桥。按榕城习俗,“行头桥”时要摘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口中念“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回家后插在门楣上会带来财运。行桥时姑娘们还要掷石块或竹枝于河中说“掷桥中,嫁雅翁(丈夫)”之类,皆以谐音,求吉祥也。
“行彩桥”作为一种祈福民俗,在潮汕出现至迟可溯至明代,但其实元宵“行彩桥”是一种流行已久的中原古俗。在中原多个地方的县志中都有相关记载,与揭阳民间“行彩桥、摸狮鼻”的风俗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