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睿++许蔓
目前,到非洲做生意、搞投资成了热门话题,非洲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2013年,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非洲经济仍然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正在发生转型。2014年,受益于内需扩大、基建热潮、资源新发现以及内外部经济融合,非洲经济将继续在高增长轨道上运行。
经济转型在路上
2013年,世界经济连续第三年增速滑落,非洲几乎是唯一高于上年增长的地区。2013年非洲经济增速4%,远超2.1%的世界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快3个百分点。
非洲经济呈现多点拉动和持续上升的态势,发展的动态体现在更多的国家和更广泛的行业。2013年,多达48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全球增长最快的30个经济体中19个是非洲国家。个中原因,既有资源拉动,如,加纳、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油气资源新发现,又有服务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外资的流入。
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非洲大陆的经济生态已发生较为深刻的积极变化,经济转型的特征明显。
其一,从资源依赖向经济多样化的结构转型。国际社会和非洲自身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强调要善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品价值增值,在此基础上促进结构转型。不少非洲国家的经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布基纳法索。服务业的强劲增长是这些国家1995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同时,尽管起点很低,制造业也普遍得到扩张。2013年5月安永《非洲投资吸引力报告》显示,非洲吸收FDI中70%以上的项目数为服务业,73.5%的资金流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
其二,从资源出口的外需拉动向消费和投资的内需驱动转型。2013年5月,非洲国家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意味着非洲的消费结构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非洲的城市化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中产阶层在快速成长,2013年已超3.5亿。非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迸发,住房、制造业以及通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正经历一个加速发展的转折点。
内外部经济融合加速
非洲国家的市场往往都很小,竞争力也很弱。对非洲而言,区域一体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条必然之路。目前非洲国家间贸易仅占非洲外贸总额的24%,远落后于欧洲70%和亚洲50%的水平,潜力巨大。近几年西非和东非的经济增长领跑非洲,与其区域一体化提速不无关系。
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加强对非经济合作。年初美国参议院敦促政府加强与非洲的经济联系,随后美国推出“电力非洲计划”。法国2013年12月召开法非经济论坛和爱丽舍峰会,未来将加大对非贸易和投资。2013年6月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日本表示将向非洲提供320亿美元的援助,同时鼓励日本企业投资非洲。
近10余年非洲经济增长加速,“中国因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中国依然是拉动非洲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1月-10月,中非贸易达1728.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全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同期中国对非投资25.4亿美元,同比增长71.6%。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电力、能源、交通和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据德勤统计,2013年非洲在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国提供的融资额最多,达436亿美元。
非洲也在更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持续扩大。近10年非洲外贸总额翻了4倍,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对非贸易年均增长分别为32.0%、24.4%和20.7%,同期美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为11.6%、11.4%和8.9%。欧盟占非洲外贸总额的比重已由本世纪初的46%下降为34%,而金砖国家(不含南非)则从9%增至24%。2013年非洲FDI流入预计达566亿美元。近5年,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增长20.7%,远超发达经济体对非投资8.4%的增幅。
2014年前景预测
2014年非洲整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经济增速将达4.7%,三大支撑因素。
其一,内需继续发挥引擎作用。政策环境改善、通胀稳定,促进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投资又巩固了这一增长势头。大宗商品产量增加应能弥补资源价格趋软的影响,西非、东非和南非地区油矿新发现陆续开始商业化开发,也将推高增长预期。其二,投资者对非洲前景抱有很强信心。其三,新兴经济体尽管自身也面临经济减速,但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维持增势,南南合作提速将帮助非洲国家“中和”欧洲低迷带来的负效应。
2014年非洲经济前景也面临不少下行风险。从外部而言,最大的风险是美国削减量化宽松,南非、加纳、肯尼亚等贸易和财政“双赤字”国家可能面临资本流出、货币贬值的冲击。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走低的趋势也将对非洲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非洲“资源红利”更多的体现在“量的扩大”而非“价格上升”。就内部来说,不少国家的财政政策过于宽松。
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非洲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融入全球价值链,这将给同样面临发展与转型任务的中国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