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飞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大专院校及毕业生如何面对新的劳动力分配形式,指出根据劳动力市场化的分配形式,学校要改变培养模式,毕业生要调整就业心态。
关键词:劳动力 市场化 分配
2011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布里斯班河泛滥,竟然造成了当地学生高考报名率大大降低。原来河水的泛滥使两岸的建筑遭到破坏,洪水消退后,建筑工人需求火爆,身价大增,月薪涨到几万澳元。当地报纸刊登了好事记者算的一笔账:建筑工人每垒1块砖就可以拿到1澳元!(当时1澳元大概合6.5元人民币)。好多高中生一看自己的父母做普通的全职工作,每个月也不过几千澳元,于是纷纷放弃考大学,直接进入当地建筑培训学校接受培训后当建筑工人。这是典型的市场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事例。
一、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及规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劳动力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支配规律。如果按收入大致可划分为:金领、灰领、高级蓝领、一般白领、一般蓝领。金领就是那些需要高智力、高学历、需要从业资质的职业,比如医生、金融师、科研工作者、艺术设计者,高级律师等。以医生为例,在美国要成为一名正式注册的医生需要很长的历程,普通本科毕业以后才能考医学院,医学院毕业后,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实习,各种资质合格以后才能挂牌上岗。这一类职业由于所需的智商高,学习时间长,一般人根本进不来,也干不了,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站在劳动力金字塔的顶尖,年薪十几万到上百万。灰领就是大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般也拥有很高的学位、丰富的经验、很好的情商,甚至还有亲和力、领导力等其他个人魅力,承担的责任也很大,公司能否运作良好就要看他们的本事,因此他们的月薪也不低,有的再持有公司股份,收入更加不菲。高级技术人员是公司的栋梁,公司的实力取决于他们天才的创意和杰出的设计,如微软、谷歌那些把梦想“编程”现实的软件工程师,西门子、通用那些让产品遍及全球的机电工程师,他们的高薪也是天经地义的。接下来就是高级蓝领,这类职业既需要一定的技术或者技能,又需要付出劳力,比如建筑工人、高级技术工人(诸如飞机修理工、电气焊工人、长途卡车司机)等等,他们的收入有的要比一般白领,比如普通的大学教授、一般的中学老师要高得多,因为要从事这类行业也不容易,首先你得愿意吃苦,其次只会吃苦也不行,你还得有专门的技术,也不是一般人就能胜任的。在加拿大,因为建筑工人收入较高,据说当地的建筑工会都有点“种族歧视”——吸收当地的白人参加,外来的劳工恕不欢迎。在美国,各大汽车公司的产业工人也不可小觑,不少都买得起别墅。而一般的白领,比如中学教师、公司普通文员、一般公务人员,收入就差多了,年薪大致四五万美元。市场是公平的,那些体面而不出汗、穿得干干净净的待在有空调的办公室的工作,不需要多少专门的技术,愿意干且可以干这种工作的人太多了,工资自然就下来了,而对于售货员、超市收银员、保安之类的普通蓝领工作,是个健全人就能干,既不需要多少技术,又不耗费多少体力,其自然收入最低。
二、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感慨“搞导弹的挣不过卖茶叶蛋的”,这是因为刚开放的时候,敢于“吃螃蟹”上街叫卖的只有少数,竞争者少,当然可以多挣钱。只是没几年这种现象就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卖茶叶蛋的门槛很低,进入者越来越多,竞争加剧,自然挣钱就没那么容易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主导的工资分配逐渐消弭,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得到市场体制的尊重。在八九十年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家都拿着当“香饽饽”,可是最近几年,大学生越来越多,2013年达到690多万,成为就业困难群体,即使勉强找到一份工作,月薪才两三千,而一些建筑工人,比如能砌墙的大工据说一天的工资已达到300元。这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刚开始时,百废待兴,社会各个行业急需各类高级人才,而此时刚刚恢复高考,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所以各类大学生才处处抢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且有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岗位需要,于是出现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有好多岗位需要一定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或者缺乏正确择业观念指导下的职业规划,眼高手低干不了。我国被称为制造业大国,却只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我国提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如果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不解决,还是难以实现。这需要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三、从两方面入手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1.从高校人才培养入手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经济,要在人才培养思路、培养目标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市场经济理想的劳动力构成应该是“橄榄形”——最顶尖的是高端研发人员,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类人不可能太多,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是行业的引导者、奠基者,是业界翘楚。中间大量的是拥有一定技术或者专门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他们把天才的创意转化为优质的产品或者更好的服务。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最下边是很少部分的偏体力型劳动者,可以由更多的机器来代替人工,正如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宣布,今后要引进更多的机器人来代替流水线工人,这确实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既维持了产品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又拯救了不少花季青少年。
高等教育要因势利导,在培养人才上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除了继续维持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优势外,要大力发展包含本科甚至研究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应该与行业企业紧密相连,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过去,我国有很多行业企业自己办中专学校,比如煤炭、铁路、电力、邮电、钢铁等等,这些学校与行业企业天然血肉相连,学校的教学、培养紧紧依托企业,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也深受企业欢迎,非常类似德国的“双元制”,学生有很多实训环节是在企业里完成的。在禁止行业企业办学以后,有一些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有一些转为内部培训中心,学校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但是现在的职业教育还是应该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要在专门化上下功夫,培养高精尖的技能型人才,既有利于学生就业又有利于企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与行业企业联姻,甚至邀请其入股,不强调通用化,而强调专门化,这样就可以把大量高校毕业生,从站不住脚,也不可能占据的“橄榄尖”,拉到更加需要他们的“橄榄腰”,也避免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同质化严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endprint
最近十几年,很多高等职业学校的主打专业就是会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把好端端的一些热门专业硬是给办成就业困难红牌专业,如果大家遵循市场规律,在办学时注重挖掘市场潜力,预测用人需求,服务特定行业,就不至于都去钻牛角尖。
2.从大学生自身入手
大学生也应该根据劳动力的市场化分配规律,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读的大学以及专业。如果为了容易就业,甚至收入水平高,就要看哪些是社会紧缺且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当然有时候收入也不是衡量职业好坏的唯一因素,其他比如社会地位、劳动环境、个人喜好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选择大学上,也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自我需要,比如综合性大学可能在提高人文素质,奠定理论基础上有优势;应用型大学可能在培养技能,求职择业上拥有优势。大学生在选择学校、专业前,就应该建立起劳动力市场化分配的概念,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在接受这个观念后,就有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好高骛远、拈轻怕重,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对于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一些职场礼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目前劳动力的市场化分配没有尽善尽美,中国还是一个人情社会,存在有人凭关系进入所谓好一点的单位,但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劳动力市场化分配规律是不会打破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不断地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丰富经验,能力得到提升,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比那些有关系的人差,甚至超过他们。如果大学生一味自怨自怜,不去努力掌握必需的技能,学习必要的知识,就有可能被市场无情淘汰。大学生要根据社会需求及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多掌握几门技能,最好能“入得厅堂,下得厨房”,既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又有肯于动手、善于动手的能力,就会发现面前的天地更为广阔。
正如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一样,劳动力的价格也基本上由供需关系确定。如果想获得高收入的工作,在做职业规划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紧缺人才;二是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这个人才标准;三是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费智力(智慧和力气,甚至压力),又可以拿高薪的工作。大学生要学会自我选择,提前规划,不要被迫分流;可以顺势而为,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从一个坚实的基础做起,不断上升,而不要不顾实际,盲目地找一个看起来舒服实际上别扭的位置,让自己的选择成为鸡肋。只要把上述三个问题想清楚,任何人都能做一个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即使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市场机制下相对公平的选择,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
(作者单位:山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