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立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技工院校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参与了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在此就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早在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既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又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培养目标不明
技工院校原来的培养目标是企业技术人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些不切实际。原因主要是,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达到预定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操作工。
2.学生实训课时不足
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较多,实训课程往往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而被缩减,大部分学生都反映数控专业课程枯燥难领会。因此,应将实习实训作为专门的教学环节独立出来,不仅要有数控机床操作训练,也要有数控机床编程训练,且还要对工种考核要求进行专项训练。通过更多时间,更多类别的实习实训,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中级数控操作工的技能要求。
二、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通过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的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这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后会产生几个改变:教师从“单一讲授”向“行动引导”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组织形式由“普通教室”向“实训车间”转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更好地体现出来。
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体化机制
数控专业是笔者所在城市的重点示范专业,是2002年在学校传统机加工专业的基础上开办的新专业。本专业为双工种专业,是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化机电设备操作技能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能熟练进行普通车床及数控机床操作,能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维护、安装和调试,能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数控实训基地现设有数控实训中心一个,机加工车间一个,下料车间一个,锻工车间一个,液、气压控制实训室一个,数控仿真机房一个,机加工专业实训维修教室一间。由笔者学校教师自主设计的装调车间和一体化教室也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学校的办学情况,首先在2012级数控专业尝试一体化教学改革,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共同观摩、探讨、学习。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学习兴趣,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四、一体化教学的重心是“双师型”教师培养
任何形式的教学实施都离不开教师,而“双师型”是一体化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双师型”顾名思义,要求教师既精于教学又擅长生产,能将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融会贯通,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笔者学校数控专业现拥有一支在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方面结构较为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正在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采取理论教师进企业,实习教师再进修,从企业高校聘请专家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每位选派培训进修的教师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省市、国家级的专业培训学习。通过各类培训学习,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实用型人才,仅仅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远远不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和创新,加强学术和技能的研讨交流,实时掌握本地区工业动态,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职业教育应有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俞志荣.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5(12).
[2]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
[3]王军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阳泉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