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掠影(一)

2014-02-25 04:40柴剑虹
丝绸之路 2014年3期
关键词:舍利斯里兰卡

柴剑虹

2013年中秋,我应邀赴斯里兰卡出席亚洲第二届佛教文化节,参加其中的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研讨会。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我国古籍中称其为“师(狮)子国”,今人喻其为“印度洋的眼泪”——这泪珠晶莹,是甘甜,抑或酸咸、苦辛,或如其盛产的各种香料一般五味杂陈?短暂六天,初涉这个南传佛教的美丽岛国,实难细细品尝,只能用我一双眼睛掠影式地观其点点泪花。

科伦坡海岸

9月24日上午,乘坐国航航班从首都机场出发,中午到达羊城,下午换乘斯里兰卡航空公司的飞机于近7时起飞,越过琼州海峡,经越南领空,降落泰国曼谷机场。停留一个多小时后再次展翅,午夜时分到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下榻的大肉桂酒店是个五星级宾馆,就坐落在海滨,因此只在客房眯了三四个小时的倦眼,早早就被清晨的浪潮声冲开,推开阳台的玻璃门,蔚蓝的印度洋映入眼帘。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吸引我们三三两两走出宾馆,兴冲冲地奔向海边。

正是涨潮时分,海面并不平静。潮水仿佛如八月钱江潮般汹涌推移,浪头打到岸边的礁石,激起足有丈高的飞沫。海风迅捷而温暖,似乎闻不到我们在中国东海边熟悉的那股咸腥味儿,也看不到迎风翔舞的海鸥。只有被斯里兰卡尊为“神鸟”的乌鸦,不时从头顶掠过,或聚落在岸边滩头,或栖身于灯杆等建筑物上。还有一种我们不认识的白色大鸟,类似鱼鸥、鹳雀,喜欢三四一群地停落在路边高大的灯柱之巅。

岸上置放着一尊尊铸铁大炮,炮口对着大海,形成一道令人惊奇和猜想的风景——这些恐怕是上世纪或更早时期的遗物,为何摆放在这里?在斯里兰卡人民抵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日子里,它们迸发过保家卫国的火光么?抑或它们曾充当过殖民者镇压反抗的利器?也许,这里的每一尊炮,都有着光荣而自豪的历史,有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转过身来,看到一辆辆公交车从街上驶过,车门几乎都是敞开的,有的挤满了人,有的乘客扒住车门,半个身子几乎露在车外。见微知著,这个发展中国家公共交通的落后状况可知大概了。

会议组委会发来的介绍文字说:科伦坡是一座典型的东南亚海滨城市,这里有旖旎的滨海风光,也有喧闹的夜市赌场;有欢快狂放的打击乐,有虔诚笃信的宗教信徒;有巍峨耸立的摩天大厦,也有金碧辉煌的寺庙厅堂……因为早餐后我们就乘车去这次会议的举办地康提,没有时间在科伦坡浏览参观,它的市容、街景,它的两大标志景观——国立博物馆和中国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它的各种建筑物、雕塑,它的印度教、佛教庙宇,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高耸挺拔的椰子树,茂密的雨树树林,种种景物,都在大巴车的窗外一闪而过或隐匿在树丛中了。路边的广告牌和商店标牌上多是我们不认识的僧伽罗文和醒目的英文并列,道路旁二三成群地行走着身穿鲜艳纱丽的妇女或头饰明显的穆斯林信众,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城市多元化的程度。

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学者认为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这诚然不假;但对于法显、玄奘等通过西域到南亚的西行求法者来说,对于公元5世纪时已是城中“多萨薄商人”,“诸国商人共市易”(法显《佛国记》)之地,斯里兰卡又何尝不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处终点呢?

康提

斯里兰卡实际上是一个山地岛国,古都康提位于科伦坡的东北,在斯岛的中央地方。虽然科、康两地相距只有120公里,但因山路崎岖,需行驶三个小时左右方能抵达。大巴车载着我们朝东北方向行驶,很快就进入了丘陵地带。山路曲折盘旋,车子常常急促拐弯,我们车上有几位女士很快就进入了晕车状态。幸亏车上有一位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和一道赴会的李崇峰教授熟识的斯里兰卡学者宾度女士,不停地在用中文介绍着窗外的景物和文物遗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减轻了晕车的感觉。

自公元4世纪释迦牟尼的佛牙被迎送至此,圣城康提在斯里兰卡历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1592年,斯里兰卡定都康提,王宫和佛牙寺连接一体,成为国家宗教信仰和行政管理的中心。尽管16、17世纪锡兰曾一度被葡萄牙及荷兰殖民者占领,1815年又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康提依然是斯里兰卡不屈精神的象征。作为南传佛教的一处朝觐圣地,这个依山傍湖的小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届佛教文化节于9月25日晚举行开幕式,主会场就设在康提斯里兰卡佛学院的国际会议中心。

这届文化节中国方面的导引人和组织者为广东六祖寺、武汉灵泉寺的住持大愿法师,因此与会的约300名居士、信众(也是“供养人”),均来自广东和湖北两省,以五六十岁的女性居多,且服装统一。他们的虔诚与热情自不必说,从列队准备进入会议的中心会场始,几乎是处处合十,时时诵经;更令我们瞠目的是许多人手里拿着一沓人民币、卢比、美金,不断向与会的僧人布施供养——我从旁观察,那些受供养者似乎比我们还不习惯中国信众的这种方式与热忱。

斯里兰卡佛学院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在山坡高处,林木秀丽,环境幽雅。路旁树下有正在纳凉的大象,于是排队等待入场者纷纷将相机对准了它。阶梯式的会堂足可容纳千人,照理应该是静穆的场所,但似乎有了中国人,就立刻变得地热闹起来。主席台上端坐着斯里兰卡阿斯吉利派僧王、斯里兰卡玛马拉塔派副僧王、缅甸僧王、韩国道成长老、泰国大长老、蒙古佛教协会主席等高僧大德,大愿法师和湖北佛协的副会长隆醒法师也分坐在两边。本届亚洲佛教文化节的宗旨是“佛教融合社会、文化促进和谐”,以“弘扬佛教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为主题,据称有6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远远超过两年前在柬埔寨吴哥举行的第一届文化节。斯里兰卡政府对此活动甚为重视,由其总理贾亚拉特纳出席并致辞。中国的官方人物是湖北省宗教局的一位副处长,其代表性不得而知。在僧众聆听僧王、总理、法师代表致辞时,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即那位隆醒法师的合十手势颇为特别,十指叉开,其中左手食指、中指还在不断晃动。我随即想到《五灯会元》中“心动神疲”之棒喝,惊愕之余,不禁为之莞尔。开幕式、闭幕式上展演的中国、柬埔寨、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乐舞均各具风采,或载歌载舞、婀娜多姿,或张扬奔放、刚健有力,中国表演者伴随音乐的禅意沙画和戏剧中的变脸艺术,越南的灯盏舞,缅甸艺人的演奏、木偶、籐球杂耍,斯里兰卡的鼓舞等,我等凡俗之辈都观赏得眼花缭乱,掌声不断,不知僧人、信众们是否会心有戚戚焉?

9月26日,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研讨会如期召开,会场设在会议中心左侧的一个小房间里,恰好能坐下20余人,墙上挂着中英文对照的小幅红色会标,发言人的小讲坛安着笔记本电脑,三张课桌拼成主持人席,会议开始时还没有装好扩音设备,投影幕布斜立一侧,关上门后,尽管从窗外还不时飘进来唱诵声响,倒也自成一统,符合佛家简约朴素的精神。报告的论文涉及佛教造像和壁画及相关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等内容。代表以中国学者为众,也有来自日本、法国、印度、斯里兰卡、德国等国的学者。因为安排的研讨时间很紧,只有26、27日各大半天的时间,学者们只能依次上前报告自己的论文,省却了提问答疑的环节。好在发言人都非常认真地边讲边展示PPT中的图像资料,听讲者则对照着事先印发的论文集,聚精会神地边听边用相机拍摄自己需要的图像,达到了互相交流启示的目的。26日下午3点半,大会通知研讨会代表集合起来随信众一道驱车去佛牙寺瞻拜佛牙。

佛牙寺位于人工开掘的康提湖北岸。我国东晋后秦高僧法显于公元410年巡行师子国时,见“城中又起佛齿精舍,皆七宝作”(《佛国记》),这应该是关于斯里兰卡佛牙寺最早的文字记载;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亦载:“王宫侧有佛牙精舍,高数百尺,莹以珠珍,饰之奇宝。”这则说明7世纪时佛牙寺已和王宫连为一体。但是康提城始建于14世纪,定都于1592年,法显、玄奘所见的佛牙寺应该是在当时的都城阿努拉达普拉,即今西古城内,后来随王宫迁址至康提。

现在,参拜佛牙不允许戴帽穿鞋,拒绝穿短袖衫、短裤、裙子者,也不欢迎穿深色服装者。车子在离开佛牙寺一二百米外的路边停靠,大家便光着脚步入寺外的大道,先到殿堂外的空地集结。护城河边宫墙内,一座颇具特色的八角形殿亭首先映入眼帘,据说过去国王常在此接见聚集在殿前空场上的臣民,而且时至今日,国家首脑也仍会在举办某种仪式时于此向公众发表讲话。礼拜佛牙需手持莲朵,于是有人向大家分发各色莲花,各人自行摘去花茎,如系花苞,则将其花瓣一一舒展后,托于掌中。因为观瞻者甚多,大家鱼贯进入寺内后就挤在殿堂底层耐心等待。在等待的近两个小时里,有的中国信众口里仍不断唱诵着,是何经咒,因方音甚重,听不清楚,也不明白这是依据什么仪规,只感觉是在静谧肃穆的气氛中增添了一丝并不和谐的声响。供奉佛牙的房间在二楼,为便于礼拜,外有厅堂,内设回廊,供着佛牙的宝龛平时有锦幔遮护。正当我们好不容易移步进到宝龛前时,不知是什么缘故,管理者猛地将锦幔拉拢,示意展现暂时结束,我们也只好合掌从龛前匆匆而过,经回廊穿厅堂下楼走出殿门了。佛祖舍利是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所得,据传除8.4万颗真身舍利子外,尚有顶骨、锁骨、指骨及四颗佛牙舍利等传世,佛传中还有“八王争舍利”故事,化干戈为玉帛之后,佛舍利遂为各国珍藏。我曾瞻拜过北京八大处碧云寺、房山云居寺珍藏的佛舍利和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指骨(影骨)舍利,斯里兰卡这颗佛牙舍利据说则是公元317年,南印度羯陵伽国国王战败后派其公主将佛牙舍利藏在发髻中,渡海送给锡兰国王的。之后,佛牙被锡兰历代国王视为镇国之宝,建寺塔供奉。据称,现在的佛牙寺集中了康提时期的各种装饰材料、装饰技术与艺术,堪称一座艺术博物馆。寺内另有一座博物馆,可惜此番行色匆忙,我们出殿已近闭馆时分,只能走到一座颇多梁柱的木结构大厅,对着馆门拍几张外景照片,亦无缘观赏了。

猜你喜欢
舍利斯里兰卡
三朝高僧传中的舍利描写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抢加油
斯里兰卡·乡愁·旧时光
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
基于HYCOM的斯里兰卡南部海域温、盐、流场统计分析
“对”队的斯里兰卡奇异之旅
五万难民逃离斯里兰卡战区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