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投资结构 促进河南经济结构优化

2014-02-24 01:30刘战国陈曙莲张齐
决策探索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集群河南省

刘战国 陈曙莲 张齐

2008年以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等国家战略,倾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积极构建三个体系一个平台,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逐步扭转了经济分散发展的旧格局,加快了经济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河南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

2007~2012年,河南省投资效果系数持续下滑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投资增速由2003~2012年年均30%左右下降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23.5%,经济增速由2003~2012年年均12.5%下降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8.7%,经济增速已经滑出了9%~11%的潜在经济增速合理区间。横向对比,河南也出现明显反差,2006~2012年,全省投资增速从全国第3位下降到全国第21位,从中西部地区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2位,从中部六省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河南省经济增速从全国第8位下降到第22位,从中西部地区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从中部六省第1位下降到倒数第1位。

出现以上问题固然有国内国际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根源还在于内因,即河南省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集中爆发,尤其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集聚化程度低、产业升级迟缓、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不足,等等。

为了遏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趋势,河南必须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方针,以调整投资结构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活投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主导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调整城乡投资结构,提高城镇化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水平

城镇化既是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又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和诺瑟姆“世界城市化进程公理”,城市化率在30%~70%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河南省仍处于城镇化加速的中期阶段,应汲取世界城镇化经验教训,避免陷入城市病怪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走绿色、低碳、智能、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力争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接近55%,与全国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左右。

首先,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效益。一是引导人口和投资向城镇集聚。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二是治理城市病。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对交通拥堵、雾霾天气、污染排放、垃圾围城、城市内涝等城市病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城镇。三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其次,应加大改革力度,破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机制约束。实行户籍自由迁移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有序流动和自由交易制度,实行低房价政策,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政策。

二、调整区域投资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和城镇布局的集聚发展水平

河南省应实施非均衡集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集中式”城镇化道路,构建“集聚集中集群集约型”城镇体系,推动中心城市增长极、都市圈、都市带、城市群集聚发展。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为河南省城镇体系的主体形态。

把郑州打造成为“世界级超级中心城市”。应遵循“增长极”理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借鉴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按照2000万人口规划大郑州都市区,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发展战略定位应提升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级超级中心城市”。

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第四增长极。城市群已经被确立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原城市群在二级城市群中规模最大,缺点是大而不强。中原城市群未来目标定位应为二级城市群的领头羊,远期应进入国家一级城市群之列,力争成为我国第四经济增长极。为此,应实施郑州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同时实施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战略。

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省辖市)都市圈。以其他省辖市为中心、以周边县城为卫星城市,构建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积极谋划都市圈地铁轻轨网络建设。

分类发展小城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小城镇应科学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适度发展,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可发展为卫星城镇,工业型小城镇可发展为小城市,大量的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在于完善服务“三农”的功能。

三、调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升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提出“倒U形”理论:在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占比上升至50%左右时,达到“倒U形”曲线的顶点,之后开始下降;同时第三产业占比开始上升,呈现服务业化趋势。河南省应遵循“倒U形”一般规律,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以服务业升级带动经济升级。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电商、创意、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健康、商务服务等九大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支持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中小城市和县城商业中心区建设,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全面引入服务业园区。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品牌,培育形成100户大型龙头企业,重点抓好100个重大项目建设。

构造一批跨越三次产业的链式产业集群。遵循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发展、互动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规律趋势,以河南省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链式整合,沿产业链纵向或横向扩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构造以下八大创新型产业链式集群:信息产业链式集群、汽车产业链式集群、食品产业链式集群、房地产业链式集群、金融产业链式集群、健康产业链式集群、电商物流产业链式集群、创意产业链式集群。endprint

四、调整工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工业集群化升级

调整工业投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升级产业结构,河南省已经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必须重新审视原有产业体系,积极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战略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

构建“466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是着力培育四大战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大都处于快速起步阶段,亦称“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或朝阳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就是有可能成为未来主导产业的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起步快、发展快、前景广阔等特点,据此,河南省应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科学等四大战略产业。二是倾斜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高成长产业)。高成长性是主导产业重要特点,主导产业亦称“高成长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省近年来增长最快且潜力最大的产业,未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建议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河南省的战略型主导产业。同时,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符合主导产业选择的特点和原则,应确定为河南省的“支柱型主导产业”。三是改造升级六大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河南省应重点改造提升有色、钢铁、纺织服装、轻工、化工、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四是限制淘汰或转移四类夕阳产业。主要包括资源枯竭的能源原材料采掘业,高耗能的低端加工业、高污染的低端加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落后产业等四类产业。

五、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加快创新型农业集群化升级

农业规模化是快速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农业集群化是农业规模化、企业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优组织形态。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和集群化发展。一是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水平,力争每年建设标准化高产示范田200万亩,到2020年完成50%以上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每年增产粮食20亿斤。对粮食基地县政绩考核要单列,对粮食生产的综合补贴水平应逐年提高,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和种粮投入积极性。二是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农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也是国家战略,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基地建设,其重点任务是培育特色农业集群,应把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政策引入到农业之中,着力打造100个名优特肉蛋奶畜产品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名优特蔬菜、油料、林果、苗木花卉、中药材等种植产业集群。三是做大做强一批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种养规模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种养加科工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链式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河南省创新型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标准化建设和研发推广中心建设等。推广双汇经验,培育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和农业上市公司。

六、调整物化资本与人力创新资本结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主导战略

当前,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步消失、资源枯竭、环境容量极限等制约,依靠劳动力和资本低成本规模扩张的“外延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型”的内涵集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一是重构河南省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体系。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必须提升“创新驱动”的战略层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战略,“科教兴豫、人才强省”为基础战略,“开放带动”为主导战略,“创新驱动”也属于主导战略,共同构成河南省的战略体系。“开放带动”主导作用主要通过汇聚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依靠外来投资驱动增长;“创新驱动”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源提升和技术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二是构建河南省“创新驱动”战略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升级现有产业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壮大为核心,以打造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区、创意园区为载体,以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密切产学研结合、构建产业创新联盟为路径,以知识产权专利发明及其经济社会效益为评价标准,形成内生的自主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创新驱动”绩效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集群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