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问题

2014-02-24 08:31:20
科技视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子女大学心理

孙 鑫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对着很多压力,不管是来自学习,生活,社交,工作,还是社会,这些压力都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焦虑,郁闷,冷漠甚至精神崩溃。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得十分重要。

1 现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都处在成人阶段,但是却并不够成熟,因此,容易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心理问题。只有清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下面列出几个基本问题:

1.1 紧张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大学生所在的大学都是远离自己家乡的,独自一人来到异乡求学,身边少了以前所熟悉的一切,大学里的学生来自各地,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因此相互交往变得更加困难。有些同学很希望与别人交流交往,但是由于性格内向往往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不敢与别人交往,缺乏勇气和交流技巧,因此在与他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显得压抑。 人际关系紧张或者不协调便成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

1.2 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对专业不感兴趣往往由以下原因造成:1.报考大学专业时由于缺乏了解而盲目选择2.服从志愿调配,被分到了一个自己不打感兴趣的专业3.由于别人对自己学校及专业不积极的评价而失去信心的4.有的是与父母赌气胡乱填报的志愿5.由于受不了本专业的枯燥或者艰苦而失去兴趣的。上述的这些原因导致了不少的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专业时毫无兴趣,情绪低落,甚至反感。

1.3 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缺乏了中学时期老师的关怀,共同交流的伙伴,这些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变得难以启齿,强烈的自卑感驱使自己着进行着大学生活。 再加上社会上对于人才愈来愈加的挑剔,不少大学生因为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差而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大学里匍匐。

1.4 前途不确定、迷茫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当你问起“毕业后,你想做什么”时,很多大学生表情往往是迷茫的。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读大学,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了可以做什么。 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进了校门却迷失了方向。整天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去学习,导致效率低下,目标模糊。一失当初的豪情壮志,拖着迷茫的身躯穿梭在大学的校园,种种的不确定困扰着大学生。

1.5 大学念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9-24 岁之间,这样的年龄处于青春期的成熟期,此时的大学他们渴望对异性的了解。 有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开始了恋爱,但是,由于缺乏恋爱经历和心理成熟,在面对恋爱中的问题往往无法正确处理。 有些大学生会因为谈恋爱而疏远了身边的朋友,一旦失恋了就后悔不已。有些同学总担心会有人抢走自己的恋爱对象而常常胡思乱想你,会产生一些焦躁、疑虑的心理,甚至有人会因此打架斗殴,导致学习一再下滑。 有些大学生在处理感情失败这一方面会表现得极为极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感情失败,有些人会自杀,有些人会诋毁他人。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年龄,生理以及感情特殊,往往会导致一些焦虑的病态心理。

1.6 现代社会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大学期间的证书荣誉什么的对将来工作很有影响力,所以很多在读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考评。其实这些存在着很多的潜在问题,这些社会压力得到大学生的关注反而增加了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外界因素

2.1.1 家庭

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他们的言行,处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响,受家长的影响。 分析后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父母对子女管理特别严厉。 父母充当着独裁者的角色,子女绝对不可以违背父母,对于父母的指令必须一一达成,父母往往强迫孩子去做自己安排好的,对于子女的爱好一向忽视。而父母往往用命令,指责的口吻对子女说话,子女必须言听计从。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成为大学生以后,往往变得很懦弱,性格上很不自信很不独立,缺乏独立思考,对于别人总是唯唯诺诺,失去个性。 (2)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 子女往往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要什么有什么。 在父母过分的溺爱中成长的大学生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挫折并且缺乏同情心,他们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凡事都依赖父母,缺乏独立。(3)父母放任子女。不管你做什么,做的是对或是错,都没有任何人管,很少受到约束。 这样的大学生往往缺少家庭教养,总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并且无法融入群体。这样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性格暴躁,心理压抑,有逆反心理,强烈的自卑感等不良心理。

2.1.2 学校

校园环境往往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1)新的环境,一下子无法将角色转换好而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2)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有些学校只注重片面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学生对于各项社会实践的不活跃;有些学校注重考证评奖,淡化了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 (3)新的人际关系。 由于大学里同学来自不同地方,有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即使他内心很渴望,因此,紧张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不少的心理问题。(4)校园文化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考试作弊,校园周边的网吧、棋牌室、宾馆等等,这些不良风气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1.3 大社会

社会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社会中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的,这也同时影响到了正在就读的大学生们。 由于竞争压力变大,很多大学生焦躁不安,他们不得不逼着自己做一些不喜欢的事但是却对将来工作有好处的事,他们在矛盾中,带着焦躁不安的情绪,逼迫自己考研、考各种证,还有出国留学。

2.2 大学生本身内在因素

作为大学生,他们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相比社会中与他们同龄的青年,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但是却缺少社会经验。但是,他们却有着更高的期望值,因此,这种特点会让他们有种自我优越感,在寻找工作中,他们往往会提出比其他成员更高的要求,现实与期望总是有出入的,他们往往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因此心里会产生很大的落差。

3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3.1 开展多样形式的教育与宣传,扩大对健康心理的了解

目前,很多高校学校开办心理资讯室,开办心理教育课程等等。学校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对健康的心理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 当然,光靠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作为一个大群体更应该计入到这个行列中。

3.2 增强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发展优良品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注重自我认识与评价,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懂得自我完善,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是拥有良好品质的人才,既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完善自己,又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造福社会,这样品德与才干兼优的人才才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目标,要学会与时俱进的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子女大学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