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科 张 杰 张 君
(1.山东工商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005;2.山东工商学院 外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3.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003)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歇后语生动形象,富于想象力,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而又不失幽默。 歇后语应用广泛,上至伟人领袖,下至平民百姓,在日常交际口语中经常使用歇后语,即使在古今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看到歇后语的使用。 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歇后语在对外交流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对外传播我国的文化作品时,经常会遇到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但是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语言形式,这就使歇后语的翻译变得困难,如何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歇后语,是歇后语翻译的一个重要考虑。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歇后语的翻译逐渐升温,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歇后语的英译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搜索,笔者发现从1983 到2013 年的20 年里,共有40 余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中国内学者对歇后语英译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以期为以后歇后语的翻译提供借鉴和经验。
国内歇后语的热潮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此期间,较早关注歇后语翻译的是吕俊,张培基,袁洁,黄少荣,杨亦鸣和郭建中等,不过他们的论文在探讨歇后语翻译时主要侧重的是翻译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技巧,而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 在他们的研究中,基本采用相似的思路,即先对歇后语进行分类,包括比喻性歇后语和双关性歇后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歇后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共同提到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方法。 进入九十年代,歇后语翻译的研究还是保持在一些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上,大多都是对前期翻译技巧的重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歇后语翻译的研究热情未减。 很多研究者也逐渐把一些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运用到歇后语的翻译中来,并且在翻译歇后语这种中国独特文化现象的时候,能够从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的视角探讨歇后语的翻译。陈军(2001)指出歇后语的翻译要从语言转换和文化内涵两方面考虑。陈军在歇后语翻译中引入了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期歇后语的翻译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包括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虽然陈军提到成功的歇后语翻译方法应达到两个目的,即语义等值和文化借用, 但是在处理有民族色彩和典故的歇后语时,他还是完全使用了意译法,而没有体现原语的文化特点,这不得不说是翻译处理中的一点遗憾。 李传芳,徐振忠(2004)也引用了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他认为应该在歇后语翻译中保留文化意蕴的问题,当文化差异出现矛盾时,应当以译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以克服文化差异对译文的影响。 在处理比喻类的歇后语时,他们使用了直译之后再用意译加以解释的方法。 跟之前研究者单纯的直译相比,笔者认为这种译法更可取。
同样把等效翻译理论运用到歇后语翻译中的还有杨雄琨。他指出歇后语的翻译既要兼顾歇后语独特的语言特色、文化内涵和译语读者在读到时是否与原语读者有相似的感受。 他提出了保留形象直译,保留形象节译,改变形象套译,转变形象意译,舍弃形象意译,以及直译加注法等六种方法。这是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翻译技巧。但是笔者对第六种方法,直译加注法不敢苟同。 杨认为对于那些含有浓厚民族色彩和中国文化内涵的歇后语应该采用加注的翻译方法以弥补直译在传达文化信息方面的不足。诚然,这种方法,最原始的保持了源语的文化特色,但是这无疑会增加译入语读者的阅读难度,当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被各种各样的注释分散后,效果将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对这种类型的歇后语可以采用节译或者套译。
进入2006 年以后,对歇后语的翻译研究更加丰富。研究者从更多的角度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 卢志君,张瑞峥(2006)首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并把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重心由作品、作家向读者及读者接受转移。他们认为,在翻译中既要传递歇后语的意思,又要传播中国文化,提出了直译和意译两者兼用的方法,即直译歇后语的比喻部分,意译说明部分。直译比喻部分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歇后语的形象比喻、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使译文读者领略到异域文化。 而通过对说明部分的意译可以使读者理解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意图。虽然这样会使歇后语失去前后转折时那种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可以让读者领会到真实的意思表达。 两位作者观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把文化现象翻译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翻译策略的提出要根据文化交流的程度和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唐凯(2007)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了歇后语的翻译。 他认为汉语歇后语这种形式和内容的美应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如果在译语中不能把这种独特的语言美体现出来译语读者就不能领略到汉语歇后语的美,故而无法积累此种审美经验,也就无法拓展其期待视野。他主张在歇后语英译中,应尽量保存第一部分,而不应只是译出第二部分。而且应该尽量采用直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舍弃直译, 退而求其次,采用直译加注,近值借用法,意译法翻译。 但是他的翻译策略中没有提到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黄亚慧(2006)认为各国的语言和文化都不是孤立地发展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在阅读翻译作品时,译语读者通过赏析异化翻译的作品能够加深对它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虽然归化法翻译会使译语读者阅读起来更加容易和清晰,但是会导致歇后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丧失。因此,她主张异化翻译方法,采用直译加阐释的方法进行歇后语翻译,从而使译语读者有机会了解歇后语中包含的中国语言文化。杨根培和李延林在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歇后语的时候也提出了直译加注的方法。
2007 年,陈立群从多元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 他认为只有把歇后语这样的社会符号现象看成系统而不是由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时, 才能让一定文化环境下的读者充分理解和研究。因此,在歇后语翻译中,应该处理好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关系,尽力迎合译语读者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习惯。 根据歇后语的类型,他提出了针对性的翻译策略。 对于各民族都能理解的比喻类歇后语,可以采取保留形象直译, 这样既可传达原语的信息内容,保留了原语形象,又能让译语读者接受和理解;而对于有浓厚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歇后语,仅仅使用意译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可以辅以加注说明;对于含有谐音或谐意双关的歇后语,可以采取直译和意译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并指出双关所在。 相比以上学者的研究,陈立群的方法更有针对性。
贾洪伟(2007)对前人的一些歇后语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并创新性的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他否定了后文是前文的外延或补充,恰恰相反,前文是对后文的补充,旨在加强后文印象,而后文的意思才是歇后语的真正含义。从理论上讲,译者应尽力在译文中保存前、后文的所有特征和信息。 他认为过去提出的歇后语译法有些片面化和绝对化,不管是强调功能还是动态对等,都不应该忽视歇后语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而使原语的文化意象丢失。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作者并从篇章角度,提出了自由译和评译的方法,其中自由译相当于意译,而针对歇后语的类型繁多和灵活多变,作者主要采用变通、灵活的翻译方法,也就是评译法。
喻志学(2006)首次把关联理论运用到歇后语的理解中。虽然没有指出歇后语的具体翻译策略,但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歇后语的语言特点。 他认为歇后语的结构是形式上的最佳关联。 通过关联论对它的分析, 能让我们认清它的结构特征、 语言表达的独特风格形式以及语义关联模式,从而为歇后语的翻译奠定基础。 唐韧(2007)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歇后语的翻译,并认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首要考虑最佳关联性的取得。
翁敏雅(2009)从目的论,莫丽红从顺应论的视角提出了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两者的相同点是在歇后语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想保证交际的成功,在歇后语翻译中必须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传统习惯、文化心理和认知心理,满足目的语境的认知需要。在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歇后语翻译中,研究者基本都会或多或少地考虑到原语和译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但何爱晶(2011)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心智哲学的角度描述了歇后语的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心智活动,并从心智层面揭示了歇后语产生的动因。 虽然何爱晶没有在论文中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但是她对歇后语的全新诠释对以后歇后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歇后语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表达形式和逻辑模式使其翻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伸缩性。 在歇后语翻译中既要考虑原语的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和背景,又要兼顾到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歇后语英译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但也都有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对过去歇后语英译研究的梳理和比较,为歇后语的翻译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为以后的歇后语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翻译,1996(2):12-15.
[2]陈军.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策略[J].温州大学学报,2001(2):77-80.
[3]唐韧.歇后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5.
[4]李传芳,徐振忠.英汉歇后语互译文化意蕴问题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0-74.
[5]卢志君,张瑞嵘.从接受美学看歇后语的翻译[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87-90.
[6]何爱晶.歇后语研究新论:心智哲学的观点[J].现代外语,2011(4):3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