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林
(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 河北唐山 063021)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吴庆林
(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 河北唐山 06302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水利工程建设因其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特点,需要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及数据的获取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于是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递、分析及应用就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数据传递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条件也逐渐的成熟,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去,贯彻推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下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高涨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渐展开,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改善进行辅助,已经变得十分的明朗。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影响较为深远,质量要求较高,进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和调度、资金投入和分配、人员调度和配置、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合同变更和管理等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时效性又比较强,如何快速的传递这些信息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和施工决策调整,便成为了信息化管理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利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地域影响大、工程周期长、工程承建单位较多、流程复杂、人员较多等特点。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各种参数文档,各种业务模型以及变更处理等。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增多,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不断充实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对更高规格水利的需求,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这就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承建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方不仅需要妥善的管理好其施工范围的各项工程建设活动、生产要素和人员的管理和协调,还需要处理好与其他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的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将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及业务变更亟待处理,
采用信息技术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已经变得十分迫切。但目前来讲,水利工程建设的各方参与者中,还有许多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管理模式上,手工管理模式在规模日益扩大,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已经凸显出疲态。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急需要新的技术和工具来适应新的工程特点,来解决新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形势下的问题。
因此,一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复杂因素和变化要求的水利工程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施工企业改善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迫切需求。
大信息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的对工程审批情况、工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材料管理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才能更好的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施工单位十分重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工程建设情况,使得主管部门及时对变化做出反应,更好的做好河道的监控、预测以及规划等工作。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中间件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信息技术,笔者就如何应用这些信息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1网络系统的构建
(1)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向着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计算机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内容,比如水文预测、河道管理、闸门监控等。计算机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结合使得信息的收集、加工,应用变得十分方便,更好的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优的决策依据。水利工程管理网络系统的构建,使得这种优势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为快速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正确的做出决策提供了非常必要的依据。
(2)拓扑结构
图1为某市水利办公广域网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系统采用垂直和水平布线、星型以太网结构。其中,公文处理系统采用两台HP服务器,安装了办公自动化软件,配置一个磁盘阵列柜和双机热备份系统软件。磁盘阵列采用RAID冗余容错技术和双机热备份软件内含的监视、判断及作业转移功能,保证了数据安全可靠,使系统不因单台服务器故障而中断服务。同时,应用外接磁盘拓展计算机网络的存储空间,在主干机方面采用了能够有效支持第三层交换的Catalyst2948,用以实现连接服务器、管理站以及分支交换机的功能。用Catalyst1924充当分支交换机,实现10兆桌面连接。网络中的设置路由器,通过帧中继、PSTN使整个网络和其他单位实现远程互联,安装防火墙用以确保内部数据的安全。
图1 某市水利办公广域网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
(3)网络化组织结构
图2为某水库系统组织结构示意图。系统中主要采用了分散采集、集中管理的网络构成方式。整个系统包括了水文预测、大坝监测、河道管理、政务处理等等子系统。在组网过程中,各子系统主要应用了一台能够独立运作的计算机作为分散采集数据的处理装置,并通过自行处理的方式将成果存入各自的系统,同时将成果上传给上层网络服务器。在上层网络方面,该系统采用的是星型总线结构,下层网络为星型结构,各子系统各司其领域内遥测站点数据的采集。
(4)信息采集、处理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网络系统构建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的第一步,只有实现了有效的信息收集,才能为后期数据的处理提供对象。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关系到后期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进而为管理者参考并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图2 某水库系统组织结构示意图
2.2数据库技术
国内外学者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普遍认为数据结构式决定软件开发模式的关键。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许多活动及工作都离不开数据库而有效的运行。工程管理中的原材料管理系统、施工质量监督系统、工程进度仿真系统等专业程度较高的管理系统,都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工程数据作为支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数据库搭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资源共享、数据集中”的原则,然后在这个总体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各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图3为基于工程数据库平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设计总框架。
图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设计总框架
2.3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间件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间件是整个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其设计开发的合理与否之间关系到分布式异构信息系统能够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撑。按照功能不同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进行划分,可将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间件分为DBS和数据库集成平台、管理业务平台、水利信息门户集成平台。通过中间件,系统能够克服传统指挥管理系统存在的弊端,有效的在传统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与基础设施的联系。中间件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图4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间件框架
水利工程建设因其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特点,需要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及数据的获取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于是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递、分析及应用就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中间件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为更好的适应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是21世纪发展最重要的特征,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对各种工程资源和施工要素进行统筹优化,有助于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结合,必然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更好、更快、更合理的向前发展。
1 吴苏琴, 解建仓, 马斌, 张丽, 周晓阳.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1).
2 丰景春, 赵杰.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型及架构[J]. 建筑经济, 2013(07).
3 殷勇.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水利, 2011(01).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7.002
TV697
B
1672-2469(2014)07-0008-03
吴庆林(1970年—),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