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明:从矿山深处走来

2014-02-21 07:15钟金花郭雄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3期
关键词:瑶山江华光明

□文 / 本刊记者 钟金花 图 / 本刊记者 郭雄

赵光明:从矿山深处走来

□文 / 本刊记者 钟金花 图 / 本刊记者 郭雄

去企业执法检查时,赵光明(左)喜欢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一下安全管理经验

去企业检查,赵光明将执法证端正地别在胸前,腋下夹着公文包。保安拦住车子不让进,他指指胸前的证件,耐心地解释:“我们是安监局的,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放行后,他不忘微笑地说声“谢谢”。尽管与赵光明接触时间不长,但他身上那股严谨的作风,让人油然起敬。

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赵光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瑶都”江华走出去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学生之一。如今,他的许多同龄人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甚至做了中国各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同学中有做了厅官的,有年收入几十万的,有退了二线安享天伦之乐的,而赵光明的身影仍时常穿梭在千里瑶山,甘之如饴。

生命有如流水,是连续的足迹。当初那个地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怀着振兴江华工矿企业的雄心,从核工业部调回江华县,扎根千里瑶山,踏遍千山百矿,岁月翻篇,便已是25年。

三十年不解之缘

其实,早在三十年前,赵光明便与安全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铀矿地质队,其中一项工作便是管理三四百个放射源,对安全的要求极高,有着严密的管理制度。这段经历对于赵光明后来管安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磨练了我的责任心”。

1989年调回江华后,赵光明进了县经委。当时,经委是全县工矿企业的主管部门。因为年轻,又懂技术,凡是难管的事情,都摊到了赵光明头上。他二话不说,接起了所有任务,既管生产又管安全。之后,经委变成经贸委,他还是生产安全两手抓。

2003年,经贸委“分家”,县里要组建安监局,赵光明自然成了不二人选。当时,主管安全的副县长兼任局长,他任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全盘工作。直到2005年1月新局长到任,他专职去管最辛苦的矿山安全。

工作中的起起落落,常年奔波在矿山的辛苦,在知足常乐的赵光明看来都不算什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回想起来就不会有什么失落感,反倒是有种满足感,25年来我们的工矿企业没有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是安全的,那就行了”。

在既是领导又是同事的局长苏日高心中,老赵淡泊名利,没什么得失心,“在局里的排名变了好几次,也没见有什么怨言,平时从不提额外要求”。

在同事长达十年的副局长汪万芳眼里,老赵“有工作干就很满足”,时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在大石桥乡政府干部姚新治心里,赵局长“随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每天复杂的工作”,可谓是“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最佳诠释者。

在一同从经贸委分过来、同样从事非煤矿山监管工作的下属徐代耀脑海里,赵局长“业务水平高,工作要求也高,该做的工作必须要做到位”。

所有人谈到赵光明,几乎都会这样形容他:业务强,不讲名利。

2009年以来,安监局成立安监执法大队和应急救援中心,局里看赵光明是老矿工、老安监,决定这两项工作由他主管,又给他压了两副担子,他不但没意见,还主动接受工作,订制度、写计划、下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对于赵光明来说,“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是最高兴的事情”。“工作中有了责任心,前进就有了目标和动力。”这是他工作随笔中的一句话,也是他忘我工作的真实写照。

躬耕瑶山写春秋。这么些年过去了,赵光明也曾有过两次走出瑶山的机会,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对于扎根在瑶山,他从不感到有一丝遗憾:“我生于瑶山,长于瑶山,对瑶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矿主烦他也爱他

如果没人领路,外地人恐怕很难找到江华县安监局所在地——一个不起眼的小院,一栋老旧的楼房,安监局在一楼租赁了几间办公室,十几个人合用。身为副局长,赵光明也不例外,与同事合用一间小办公室。“条件比较简陋,莫见怪。”他腼腆地笑笑,安之若素。

①到矿山检查时,赵光明(左)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企业负责人加强安全管理

实际上,能安心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并不多,也就顾不得条件如何了。不去企业查一查,不去矿山走一走,赵光明心底便会有些忐忑,管安全哪能光坐在办公室呢?因此,每个矿山他一年都要走几遭,“露天矿至少去个三四遍,井下矿每个月都必去”。

对于赵光明,锦艺矿业总经理董增利心情有些矛盾:“既想他来,又不想他来。”过完年,赵光明已经是第四次到矿里来了。这个矿是江华县最大的地下矿山,也是永州市为数不多的地下矿山之一。对其安全生产,从市到县都特别重视。分管矿山的赵光明自然常常“光顾”,有时周末还“摸”过去暗访。

②躬耕瑶山写春秋,赵光明收获了满满一桌子的荣誉

③赵光明(左)送安全知识到企业

“有时有点烦他来,他要求高,怕被检查出什么问题,挨处罚。”董增利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晓得他是为我们好,是督促、鞭策我们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对企业来说,只有做到了安全生产,不出事故,才能保证效益,所以还是希望他多来提提意见。”事实上,矿里定期邀请赵光明过来给矿工们讲讲课,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去年,在赵光明的指导下,矿里花了几十万元,安装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助益不少。

县里才引进没多久的海螺水泥公司,采石场年产220万吨,是江华规模最大、开采最规范的一个采石场。顺着宽阔的矿山道路盘旋而上,隔几米一个安全标示,防撞墩也都修好了。其实,对比井下矿山,采石场只要规范开采,危险系数相对小一些。赵光明虽然也承认“海螺水泥抓安全挺主动,讲究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人员素质比较高,作为监管者会比较放心”,但他到这里来的次数也不少,而且来了就开始念:“一定要注意现场安全,爆破时要做好安全措施,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做到万无一失。”

“你说怎么把炮放得更好,我们可能比他专业一点,但是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规范,他肯定比我们熟悉。”公司分管矿山的总经理助理史永银笑着说,“我们正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希望他多来指导。”

对于矿主们心里的“爱”与“恨”,赵光明清楚得很,也不甚在意,“‘忠言逆耳利于行’,搞安全监管,光说好话不说坏话那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我们就要少说好话,多说坏话,专门找隐患”。

一年里,赵光明总有50%以上时间在矿山、工厂生产第一线,发现和消除的事故隐患不计其数。矿山去得多了,好多普通矿工都认识了这个爱说“坏话”却带给他们“安全感”的人,老远看见便跟他打招呼。

苦心人天不负

每次到矿山执法,赵光明都要深入地下三四百米深的矿井最低处,爬到海拔一千多米高的露天采矿场最高点,没点体力真是坚持不下来。这个对于许多人算辛苦的活,对他来讲简直不算什么。一众同事眼中的赵光明,意志力强、极其自律,“体力好过许多年轻人”。

他有个“18公里”理论,在永州安监系统很有名气——“早上快走6公里,上下班步行6公里,晚上散步6公里,加起来每天走18公里”。从2005年以来,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坚持步行18公里,自封为安监局的“走路队队长”,还带动一些同事步行上下班。

这几年,赵光明很少生病,外表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不少。身体好,爬矿山、钻窿硐时也就不感到费力,总是不自觉地将别人甩在身后,没人跟得上。他自己讲了一个好笑的小故事:一次,市局来人检查,一个矿井查完后,他只用了11分钟便爬出了矿硐,其他人一路走一路歇,过了两个半小时才走出来。

江华最远的一个乡离县城100多公里,路不好走,过去就得翻山越岭,同事们开玩笑说宁肯跑一趟市里,也不愿去那里。爱走路的赵光明却早把下矿井检查当做了“搞锻炼”,一举两得,也就不觉得辛苦。“一般人下井检查,可能走到中间看看就算了,他每次都要走到最底下的工作面去。”锦艺矿业的总工程师邢根生已经60多岁了,是返聘到矿山的老专家,有40多年的经验,然而一讲起赵光明也佩服得紧,“他是真正懂业务,每次到矿里来给我们指出的问题都很实在。”

赵光明总结了四句话,既是生活理念,也是工作理念:生活规律,环境友好,早防早治,持续改进。在他看来,身体健康需要“早防早治”,安全生产也需要“早防早治”。他永远记得2003年年初的一次事故救援,老百姓非法采矿,矿硐垮塌,困住了两个人。当时安监局刚成立一个多月,加上他才两名成员,只得请市里派救护队支援。在寒冷的下雨天,他和同事历经了近30个小时的煎熬,才等到人救出来。这场救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他的刺激很大:“一次事故,需要调集那么多资源来救援、善后,太划不来了。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呢?”

安全生产,重在防范。个中道理,孺幼皆知。但在生产经营中,一些人又常常将警训良言抛之脑后,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为了改变这种现实的尴尬,他频繁出现在江华乃至邻县的安全生产培训班里,时常走到工厂、矿山、工地、学校、圩场、林场、田间,给工人、农民、学生、干部上安全课、念安全经,只为了让大家责任心更强一点,安全意识提高一点。这些年,1000多场次的安全课讲下来,学员已达到了10万余人次。

搞技术出身的赵光明还深知科技兴安的道理。早在他任县经委副主任兼县磷肥厂厂长、县硫铁矿矿长时,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改进硫酸、磷肥生产工艺,使硫酸、磷肥车间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降至国家标准内,确保了280名工人和厂区周边1万多名村民的安全和健康。为了减少和消除矿山事故,他毅然关停涛圩镇4个地下磷矿和洪水冲硫铁矿矿井,投入200多万元改磷矿、硫铁矿地下采矿为露天采矿,既扩大了产能、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生产安全。2008年以来,他又从广东引进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在全县迅速推广,有力地提升了露天采石场的本质安全水平,收到了良好的安全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全省露天矿山全面推广这一先进开采技术作出了贡献。2012年,湖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聘他为矿山安全管理专家。

每次到矿山,赵光明(右三)都会和作业现场的矿工讲讲安全注意事项

苦心人天不负。随着大家安全意识一年年提高,遵章守法生产经营的企业一年年增多,安全生产基础一年年变好,江华的生产安全事故也一年年减少。

难舍矿山情

三年前,与矿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赵光明,差点彻底告别了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2011年正月初十晚上9点多,大瑶山山路上,风雨交加,大雾浓浓,天气十分寒冷,赵光明和同事刚刚在矿山搞完复产复工前的检查,乘坐面包车返回县城。突然车胎爆裂,面包车失控,瞬间冲入10多米深的大河里。应急能力强的赵光明临危不乱,迅速在水中用脚踢碎车前挡风玻璃,跳入冰冷的水中,艰难游上河岸。他头部和双手负伤,事后大病一场。同行的一个同事重伤,司机因为不会游泳而淹死了。

直到这次事故,妻子和女儿才知道原来他常年奔波在矿山是如此危险,流着眼泪对他说:“求求你了,不要再管矿山了,你是局里的第一元老,在机关管点别的工作吧。你要是出个什么事,我们家的全部幸福都没了。”当时还在世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时常为他担惊受怕,多次要求他调换岗位。赵光明却不以为意:“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就当我中了彩票特等奖,你们去网上查一查,全国范围内车子开到河里的也没几个!”三言两语“辩”得家人无话可说。

然而,谁不知道矿山安全监管的艰辛与风险?江华境内山地占了69.1%,“开门见山”这个成语可谓是江华人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32种已探明的矿产星罗棋布,分散在32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缀满了瑶山每一个角落。矿山监管之难,可想而知。

当初,这份重任落到赵光明头上时,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江华矿山多而复杂,需要懂行的人去管,我是学矿出身的,起码有八九成把握。你叫一个不懂矿的人去管矿,可能隐患在他眼皮底下跑掉了,他都不知道,一旦出事故,不仅害了矿工、害了企业,也害了他自己。”

“事后家属曾经跟我提过换岗的事,他本人倒从没表达过这个意愿。讲实话,我们的矿山确实也离不开他。”苏日高感慨地说,“老赵的责任心没得说,那次意外后他身体稍微恢复便上班了,还帮助局里面处理善后事宜,让人不得不佩服。”

那次意外不但不能阻止赵光明走向矿山深处的脚步,反而让他更加看清生命的意义,懂得这份工作的神圣之处。“苦点累点不要紧,为了矿山安全和更多家庭的幸福,我还要继续干下去”,他一次次拒绝了亲人的劝阻,至今仍舍不得离开所爱的矿山和山里的矿工。

如今,车祸已经过去了三年,他又监管了矿山安全三年。

◎责任编辑/张帆

猜你喜欢
瑶山江华光明
遇见光明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diatric Tuina plus oral Chinese medication for pediatric anorexia due to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瑶山党支部
黑暗中的光明
“鸟”与“乌”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陈江华 藏石欣赏
瑶山的女儿
瑶山美
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