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其
“要想马儿跑,马儿要吃饱”,解决急救医生短缺的矛盾,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与保障措施。
上海市民诸先生突发疾病,急救中心人手不够致120救护车迟到,诸先生因延误抢救,终告不治。这一悲剧,让上海市急救医生短缺的问题备受瞩目。上海市卫计委表示,已建立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首批招生69人,同时高级职称评审也将对急救人员倾斜。
急救医生短缺非上海独有。北京市120急救网络目前每天有150辆急救车值班,至少需要700名急救医生跟车服务,但急救医生数量并未达标。去年北京120急救中心有18名医生离职,同时计划招聘20名医生,实际应聘者只有4人,急救医生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出现短缺,都应当有因可循。具体分析急救医生难招难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环境差,执业风险大。急救医生每天“独立作战”,以最快速度赶到各种复杂场所,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家属,短时间内完成急救任务,体力消耗大,心理压力大。其二,待遇不高。急救是一种“亏本”的医疗服务,急救医生不能通过销售药物、器械检查为急救中心“创收”,也难以像其他一些医生那样挣“外快”,因此收入状况一直欠佳。 其三,业务成长空间受限。目前各地120急救属于院前医疗急救,主要负责现场急救、转运和途中监护治疗,在现有评价体系中不及院内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那样“高精尖”。
同时,急救医生缺乏对病人后续调查的条件,难以将日常经验积累转化为研究成果,其职称评定还需要“靠”到院内急救系列去,晋级难上加难。
干活苦险、收入不高、发展受限,这三种原因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影响一种职业的竞争性与稳定性,何况三种原因集中到急救医生身上,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要想马儿跑,马儿要吃饱”,解决急救医生短缺的矛盾,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与保障措施。
根据今年2月1日起将施行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我国急救行业将增设“医疗救护员”,他们不一定是学医出身,但须经过急救技术培训上岗,可以从事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等初步救治,搬运、护送患者等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医疗救护员上岗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救医生的负担和压力。《办法》还规定,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对从事院前急救的专业人员给予倾斜。
必须明确,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属于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是我国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公共财政加大对院前医疗急救的投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急救中心(站)的有效运行提供足额财力支持,为急救医生、医疗救护员等专业人员享有合理、体面的收入待遇,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