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周
田黄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历来有“万石之王”的称号,关于田黄石,民间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小小的田黄石究竟有什么魅力,如此受追捧,值得藏家为它一掷千金?自清代中期以来,田黄石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至宝,更因田黄石的无根而璞、无脉可寻、无坑之石,采掘亦难,如今的田黄几近绝产,极为珍贵。
物以稀为贵,田黄石稀少是因它的产地独有而狭小,全世界只有福建福州寿山村的一条小溪边的水田中可以采到,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它储存量十分有限,据有关资料称:田黄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加起来还不到5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所有有关田黄的收藏、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500公斤的范围内进行。
如今幻想再从田里挖出几块田黄来,简直就是一厢情愿,田黄就是这么多块,而市场在不断地扩大,供求关系将决定田黄石市场会一浪高过一浪,价格会不断飙升。
现在每天都有不少的福建人到台湾去,高价收回几年前低价卖出去的田黄石。福建当地石农手里的存石,好品种也已不多了。价格的飞涨,致使没有石农能够沉得住气将价值连城的田黄石踏踏实实地存放着,而存在手中的往往是前几年不被看好的品种,或小田黄仔。
随着田黄市场流通量的不断减少,即使是举办一个像样的展览也非易事。当代福建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于是一些人开始囤货,一些大师们也拒绝出售和外借手中的作品,田黄石价格上扬也导致整个寿山石市场水涨船高,几乎不会有回落的可能。
而现今一方上好的田黄其身价已是“易金百倍”。西泠印社2013春拍田黄石专场,60多件田黄石同时拍卖,这样的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方方印石在拍卖师急促的叫价声中,身价剧增,总成交金额2000多万。
田黄的身价之高,主要是因为它被历代帝王高度重视并演绎出许多美丽的故事。传说田黄石粉末治好过明朝皇上朱元璋的疥疮,他不忘田黄石的恩德与神奇,做皇帝后,将其列为供品。
清朝的帝王们更是对田黄石情有独钟,乾隆皇帝大量收藏田黄石,多治以印章。最著名的是用一块大田黄石镌成的三链章,以三条田黄链环将之连成一体,真是天工之作!更重要的是,相传这三链章,保乾隆做到60年的皇帝位,又度过了4年的太上皇的清闲生活,无疾而终。
说到田黄石的灵性,人们不免要想到“玉石”。古人认为,人只要身上佩带上一块玉,即使是摔了跤也不会伤了身体。也许这是事实,故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古语流传至今。但是,玉虽然很有灵性,但硬度高,与人就不能很好沟通。物质硬了,总是冷冰冰的,使人不好驾驭。而田黄石性软,常温高,在田黄的六德中就有一个“温”字,接近人的温度,与人更能融为一体,这是任何物质都达不到的。是否就是这个温字,构成了田黄石本身就有说不清的神奇妙用。可见乾隆皇帝梦见玉皇大帝赐他田黄石,并为田黄赐书“福、寿、田”三字,因此他才在每年的元旦以大田黄祭天。这个美谈除了当时政治上的需要,是否还有点别的什么因素呢?奇怪的是,乾隆皇帝恰恰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福”指人一生的好运;“寿”即长寿,天长地久;“田”则以喻财富,皇上以它喻之江山社稷,领土广袤;百姓以它喻为财富,如金钱、房地产。这三个字恰与福州、寿山、田黄吻合。因此,富豪们为了祈福、祈寿、祈田而购藏田黄石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为此,田黄石成了好运、长寿、财富的象征。
田黄可把玩,可雕刻,可治印,几经传承后,往往文化底藴深厚。因此深受整个汉文化圈人士的喜爱。藏者往往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着迷于同一主题、同一风格的作品作集中而持续的精选。通过名流的旧藏,我们能拿体会到鉴藏的雅趣,发现其审美喜好,以及其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令自我陶醉的主题,更是为同好之间交流稀珍的机缘。
田黄尤其受印人青睐,西泠印社2013春拍田黄石专场中,还有不少篆刻名家作品为田黄石所制,如吴昌硕刻狮钮田黄石张均衡自用印。张均衡是清末巨贾,南浔四象之一,更是著名的藏书家,其他收藏亦丰厚。吴昌硕与张均衡私交甚笃,屡次为其治印治砚。此田黄印质地细润通透,印文浑厚苍劲,田黄特质显著,缶老的个人特色鲜明,可谓相得益彰。
与吴昌硕一样,赵之琛也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之一,更为西泠八大家之一,其治印章法整稳而内含姿态,刀法滞重而蕴藏轻峻。赵之琛的作品传世不过千余枚,其中田黄者甚为稀少。而此场拍卖中则有两方田黄石章。一是闲章“浩气横秋宅”,一是方章“伯鲁翰墨”均为其作品。后者见着于《丁丑劫余印存》。
郭懋介雕田黄石薄意章也有两方。其中 “竹林七贤”薄意章为难得一见的橘红皮,且纯净无比,入手可亲,手感脂润,不燥不变,一经抚摸便觉得油光欲滴,可谓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兼具,宝光灿烂。又有郭懋介的精工雕琢,集色佳、质嫩、刻工精妙于一体,实为罕见。而“风雨牧归”薄意章立意高远,构图精妙,生动传神,且印文祥瑞,是收藏把握之良品。
再如龚照瑗自用田黄石章二方、田黄石“福寿无量”薄意章、林文举雕田黄石“飞流问津”薄意章、田黄石松鹤延年薄意章、林清卿雕田黄冻石梅石薄意章、清初朱舜水等刻田黄石章二方、田黄石梅竹双清薄意章、田黄石梅雀报春薄意章、陈祓溪刻田黄石山水薄意章等等,件件是精品。
田黄石就像一支怪异的股票,只涨不跌,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下跌过。在清乾隆初期已是与黄金等价,后来是一两田黄三两金或易金数倍,清末就涨到了一两田黄十两金。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田黄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一路飙升。旧日以方形能做印章者价钱最高,随形的次之。现在购藏者的价值观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只要是真的田黄石,形状已经不再是要求的条件,因为方章没有了,不定型的也成了宝贝。
在福州特艺城中,一个稍好的、重十几克的小挂件都有十几万元的,还有一枚70克重的田黄半方章(一面有皮而保留自然形)要价500万元。从历年田黄拍卖的记录看,田黄的价格每克普遍超过了1万元,优质田黄去年北京一次拍卖成交单价达每克2万元以上,如加些历史人文因素,就不可估算了。200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方重123克的乾隆皇帝御用田黄冻宝玺“契理在寸心”,以790万港币成交。2006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重200克、由清初杨玉璇雕刻的田黄瑞狮镇纸,以人民币4167.92万元成交,达黄金价的千倍。2013年西泠拍卖会上一枚重34.5g的林清卿作田黄石云纹薄意扁方章以517.5万元成交,以每克15万元再次刷新田黄单克成交纪录,田黄再次成为收藏界及媒体关注的焦点。
田黄真伪鉴别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1.冒充法
该方法由来已久,主要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他石种冒充田黄。这些石种的外观类似田黄,但其本身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无“萝卜丝纹”而有“鸽眼砂”,溪蛋无“萝卜丝纹”和红格,牛蛋黄无“萝卜丝纹”且密度大。
2.拼接法
拼接法指将许多小块田黄(小于30g)拼接为大块田黄,并在拼接处以工艺手段掩盖其痕迹。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1)、寻找接合缝。接合缝一般用胶黏合,放大观察可看到胶的存在,或用热针试之会冒白烟;(2)、内部的格纹特征。在强透射光下,可发现其内部的不同部分,红格和“萝卜丝纹”的形态不同,粗细与色调相差很大,还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3.塑料仿制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冒充田黄,其鉴别方法为:(1)、外貌特征。颜色与质地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2)、内部特征。在强照射光下内部干净、均一,无红格、“萝卜丝纹”和杂质;(3)、触感法。将其贴于面部有温感,天然田黄则为凉感;(4)、手掂法。因塑料的密度远低于田黄,手掂轻;(5)、刀刮法。用刀刮之,呈片状,而田黄则呈粉未状:(6)、热针试验。用热针触之,冒白烟,散发塑料味。
4.山石仿制法
山石仿制法指利用各种蚀变型黏土类岩石依照田黄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征进行仿制。目前,这类田黄仿制品在市场上数量最大,由于其外观与田黄十分相似,其欺骗性也最大,使不少人上当受骗,鉴别时需结合仪器与感官分析。鉴别方法为:(1)、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2)、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3)、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4)、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