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4-02-20 05:42
世界建筑 2014年7期

读书

肌肤之眼:论建筑和感觉

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作者:尤哈尼·帕拉斯马/Juhani Pallasmaa

出版社:Academy Press, 2005

多相工作室的各位成员及几位建筑师朋友在2012年的半年时间里,每周一次,一起阅读、翻译这本书,我只是众多亲历者之一。翻阅工作室当年的沙龙文档时,那些本以为熟知于胸的言语仍能透过生涩的中文翻译不断击中我。以至于稍不留神,就会忍不住想要大段摘抄引用于此。所以,我想我并没有资格为这本书写下评价,因为我不能外在于他所说的每一句触动我的话语。我能说的只是以下这些属于我的微不足道的体会。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本帮助我自己打开感觉之门的书,她像一束光。去把握她的唯一途径是亲自阅读和领会,任何转译和诠释都可能导向危险和僵化,或者仅仅让知识猎手和智力竞赛者们获得某种简单的满足。我选择在不断章取义的前提下说两点感触。

第一,当我们不断地在将建筑学作为一种对象去追求、学习的时候,当我们迫切地想要说服他人、通过获得他人认可来达成自我的时候,帕拉斯马却用他一句句充满智慧的“断言”照亮了我们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道路。

第二,如果你期待的建筑活动是充满感知和悟性的,而不仅仅是各种理论的迭代;是某种朴素的实在,而不太是种种概念、名词的交锋;是关乎那些一直存在于天地间、并未发生多大变化的永恒情感,而不只是当下种种现实的折射,那么,这本书必读。

这本书是为一切相信“理论是生活的尸体”者而著,请千万不要让这些鲜活在你的体内成为教条。 (撰文:贾莲娜,多相工作室合伙人)

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

Paris, The Capital of Modernity

作者:[美]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译者:黄煜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读大卫·哈维的《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就像进入一个扑朔迷离的城市,你可以通过任何一座城门、任何一条大道,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的景点,最后合上书,用书里的场景,回到眼前的城市,会有一番感慨。这本包罗万象的书记述了法国第二帝国(1848-1871)期间巴黎城的演变。虽然这场演变流传至今的物质遗产是豪斯曼的都市空间变异,而作者对之着墨不多,更多的是用其城市历史地理观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各种角力因素及原理,这是比用血写成的更丰厚的非物质遗产。对于我们这代人,知道品味巴黎,远远晚于知道巴黎公社、人间喜剧的巴黎。这本书的写作结构会很适合有这种零星知识铺垫的读者群。作者用漫画家杜米埃的政治漫画贯彻全书,可视化了那段历史的世态炎凉。第二部分以后每一章的引言,都启用马克思的一段话做为开篇主题,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切入点,天然地适合于能够把城市放在政治、经济、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读者。因此,这本书从国体、土地、阶级、金融、劳动力、妇女、消费、科学等等领域因为社会的现代性变革而导入的、必须以城市为手段来解决矛盾的记述与分析,既有因史料详实而有可读性,也有因读古识今而有思考性。的确,历史虽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却有惊人的相似。几乎每个章节,一个半世纪前的巴黎故事,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化中都在重演,引人深思。对于这本书的书评和导读,再没有比唐晓峰、汪民安两位教授写的序言更好的了。对于这样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如果读者觉得信息量过大,也可以像游览城市似地选择任何一个区域,都独立成线。最终各路游客聚在最后一段的圣心堂下,彻底了解下《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撰文: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The Problem of Beauty: 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作者:[美] 艾朗诺/Ronald Egan

译者:杜斐然等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这是一本关于“越界”的书。“审美”,各个时代、各个阶层都有,谈到“理想”则是要无中生有,或为前人模糊意识到、但碍于礼教或道德不敢、不能或不便大胆说出的想法正名,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一思想越界、观念解放的过程,历代皆然,而以北宋为甚。作者敏感地抓住这个话题,写成这本书。

北宋士大夫追求世间美好,通过收藏、诗话、花谱和词曲等大胆追求快乐,起初还小心翼翼,后来则肆无忌惮,承认自己追求的是美而不是学问,更不是道德教化。他们向字迹漫漶的古碑中求书法的真谛,热情歌颂作为市井文化符号的牡丹,把民间俗曲改造成精英诗体,让体制外的越界的美绽放,如焰火般绚烂。但是,作者通过深读笔记、词话、诗歌和跋文等日常文字记录指出,因为与传统观念存在抵牾,人们一直摆脱不了精神上的矛盾与焦虑,他们认为这些对美的鉴赏和追求是“有问题”的,并委婉地为自己开脱。与这个过程相伴随,宗教般严苛的理学也逐渐确立了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作者认为,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一代拓宽了审美的疆域,为南宋乃至明清的士大夫创造了文学和艺术的典范,这为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后期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撰文: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

路易·康

Louis I. Kahn

作者:罗伯特·麦卡特/Robert McCarter

出版:Phaidon Press Limited, 2005

伟大的建筑师如同神话,即使所有人对故事都耳熟能详,仍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与不断诠释。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以此作为判断谁是大师的标准,或许只有那些能够在后人的著作中不断“重生”的建筑师才能享有这样的殊荣。路易·康似乎尤其适合这个比喻,他在世之时就已经被称为“上师” (guru)或“神秘主义者”,自文森特·斯卡利(Vicent Scully) 1962年的著作《路易·康》(Louis I. Kahn)出版以来,无以数计的著作与论文仍然在尝试解读这位可能是20世纪最富有哲学气质的建筑师。罗伯特·麦卡特(Robert McCarter)2005年出版的这本著作将康的“神话”继续延伸到21世纪。

康曾经谈到建筑的3个层次,分别是“本质”(nature)、“秩序”(order)与“设计”(design),这也同样是理解建筑的3个层面。麦卡特显然试图在这3个层面上都展开讨论,在“秩序”与“设计”两个层面,作者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但对于“本质”,仍然需要更深入的讨论。这本书基本按照时间的序列描述康的成长、思想的形成以及作品的演化,但章节设置却以主题划分,分别讨论了康对结构、光线与阴影、机构的本质、建构以及纪念性等从属于“秩序”的主题。而在每一章节中,对康的经典作品均有专门的细致讨论,揭示出“设计”的演变与完善。在这些讨论中穿插着“无法衡量之物”(inmeasurable)、“房间”(room)、“永恒”(eternity)等“本质”性话题的分析,但作者并未试图将它们糅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解释。

或许这并不能算是一种缺陷,毕竟斯卡利早就断言“没有人能总结路易·康”。这本书的主要价值也不在于解读康的神秘语句,而是对康设计策略与手段的详尽分析,尤其是对一些未建成方案的重现与解释,格外动人。(撰文:青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