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课题组
本次调查的570个一般农户平均种植面积11.6亩,116个规模户平均种植面积222.4亩。2013年一般农户平均储粮2195斤,规模户平均储粮2559斤,规模户比一般农户高16.6%。规模户小麦、玉米和水稻储存的比例分别是8.2%、51.7%和40.1%,而一般户三种粮食的储存比例是24.8%、31.9%和43.3%。这主要是受种植制度和机械化发展影响,东北地区规模化程度较高,规模户玉米储存比重较大所致。
为了解当前农户储粮行为变化情况,近期农业部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甘肃、陕西等12个省(区)开展了专项调查。总的看,近年来农户储粮数量逐步下降,储粮品种结构有所变化,不同种植规模、不同地区农户的存粮选择也有所差异;应高度关注农民储粮意愿下降、仓储设施不足等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农户储粮情况
本次共调查67个县686个农户,其中116个规模种植户,570个一般农户。调查时点截止于2013年8月20日,调查内容为2013年扣除待售新粮后户均自产粮食常规存量,调查品种为小麦、稻谷和玉米。为进行历史比较,同时调查了5年前和10年前同期农户储粮数量。
从总量看,农户储粮数量趋于下降,12省(区)平均为2256斤/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2013年家中常规储粮(三种粮食作物合计)平均2256斤,其中:小麦488斤,玉米806斤,稻谷962斤,分别占储粮总量的21.6%、35.7%和42.7%。5年前农户家中常规储粮户均2560斤,其中:小麦607斤;玉米866斤,稻谷1087斤,分别占23.7%、33.8%和42.5%。10年前农户家中常规储粮户均2765斤,其中:小麦739斤,玉米948斤,稻谷1078斤,分别占26.7%、34.3%和39.0%。与5年前和10年前相比,农户储粮分别下降304斤和509斤,降幅分别为11.9%和18.4%。
分品种看,三种粮食作物的存量都下降,小麦下降幅度最大。小麦户均存量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119斤和251斤,下降了19.6%和34.0%;玉米户均存量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60斤和142斤,下降了6.9%和15.0%;稻谷户均存量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125斤和116斤,下降了11.5%和10.8%。与10年前相比,小麦户均存量下降最多,其次是玉米和稻谷;与5年前相比,稻谷户均存量下降最多,其次是小麦和玉米。
分区域看,各地储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部四省存量最少。东北主产区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农户储粮较多,2013年户均储粮3484斤,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了748斤和811斤,下降17.7%和18.9%;中部四省(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农户储粮最少且呈加速下降趋势,2013年户均储粮1628斤,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357斤和842斤,分别下降18.0%和34.1%;西部(陕西、甘肃、四川)农户储粮居中且较为稳定,2013年户均储粮2004斤,比5年前和10年前分别减少132斤和321斤,分别下降6.2%和13.8%。12个调查省(区)中,农户均储粮较多的是吉林、内蒙古,最少的是安徽。
从种植规模看,规模户储粮数量高于一般农户。本次调查的570个一般农户平均种植面积11.6亩,116个规模户平均种植面积222.4亩。2013年一般农户平均储粮2195斤,规模户平均储粮2559斤,规模户比一般农户高16.6%。规模户小麦、玉米和水稻储存的比例分别是8.2%、51.7%和40.1%,而一般户三种粮食的储存比例是24.8%、31.9%和43.3%。这主要是受种植制度和机械化发展影响,东北地区规模化程度较高,规模户玉米储存比重较大所致。
从储粮用途看,农户储粮以口粮消费为主,饲用为辅。12省区农户储粮用于口粮部分占59%,用于饲料占37%;留用种子占4%。储粮使用情况在不同地区表现有所不同,东北地区食用和饲用的比例为3:7,中部地区食用、饲用和种用的比例分别为81%、15%和4%。东北地区农户主要储存水稻用于食用,但玉米饲用比重也较大;中部地区储存小麦以食用为主,南方地区稻谷比重偏高,这与各地的种植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一致的。
农户储粮下降的原因
调查中各地反映,农户储粮数量受粮食产量、市场价格、销售渠道、消费结构以及储粮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储粮减少的情况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反映。
(一)粮食生产稳定提高,农户储粮意愿下降。“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农民传统上习惯于大量储粮,尤其是在生产水平不高的时代,储粮就相当于储存了持续发展的希望。农户一般在新粮下来后储存新粮,食用陈粮,视情况再出售一部分陈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良种良法配套等措施提高了生产水平,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粮食总量从2003年的8613.9亿斤增加到2012年11791.6亿斤,年均增长2.6%,近5年年均增长3.3%。粮食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农户储粮思想逐步放松,储粮数量亦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农户卖粮积极性提高。2004年以来,国家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来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2008年以来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水平,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粮食价格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三种粮食国内集贸市场均价为每百斤124.4元,是2003年的2.3倍,年均上涨8.9%,近5年年均涨9.4%。在价格稳步上涨的情况下,农民倾向于收获后将更多的粮食卖掉变现,减少因储存损耗造成的损失。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农户不储原粮,收获后全部出售的情况日益增多。
(三)销售渠道多元化,农户售粮选择增多。粮食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个体粮贩逐渐成为粮食收购的主渠道。农民售粮可选择的渠道增多,为省事倾向于将更多粮食出售。7月份,农业部对不同规模生产主体小麦销售方式的调查显示,一般农户大多将粮食一次性卖给个体粮贩,种粮大户中有82%卖给个体粮贩、13%卖给国有粮食企业、5%卖给粮食加工企业,合作社卖给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4%、19%和47%。河南省反映2006年实行夏粮托市收购以来,夏粮收购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个体粮贩到田间地头收粮,相当一部分农户小麦从地里收获后直接出售,省去运输、晾晒等劳动环节。
(四)成品粮价格相对稳定,农户买粮方便省事。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放开了成品粮油销售市场,国营粮店逐步退出了粮食流通渠道,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便民超市逐渐占领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法人数量达到227.6万个,比2003年增长171%。同时,成品粮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上升幅度小于原粮。与2008年相比,成品粮零售价格年均涨幅在8%左右,小于原粮9.4%的上升幅度。价格的相对稳定和购买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储粮意愿的下降。
(五)劳动力转移和膳食结构变化,农户口粮消费的基数变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青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的已经“去农化”成为“市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使农户家中口粮消费减少,在家的多为老人,无力面对繁琐的收粮、晒粮、储粮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农活,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减少储粮数量是必然选择。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原粮170.7公斤,比2000年减少了79.5公斤,而肉类消费增加了5公斤。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必然表现在农户储粮数量上。
(六)存储设施不足,制约农户储粮数量。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农户没有专门的储粮设施和固定的储粮地点,储粮装具简陋,许多农户还是用塑料编织袋、苇席、瓦缸等装具存放粮食;东北玉米主产区农户普遍习惯收获后在庭院散堆存放,俗称“地趴粮”。储粮条件差,保管水平低,易遭鼠害、虫害和霉变,损失较大。据国家粮食局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400亿斤。为减少损失,山东、河南等地农户多把粮食存储在附近的面粉厂,并根据粮本从面粉厂随时提取,家中仅存有少量口粮和畜禽饲养用粮。
几点建议
“藏粮于民”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储粮方式,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农户储粮具有四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口粮消费,二是抵御自然风险,三是满足生产性消费需要,四是作为随时变现的手段。在满足家庭需求的同时,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和稳定器。
多年来,我国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每年约5000亿斤,占到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但本次调查的686个农户中,有6.4%的农户家中没有存粮,有12.5%的农户家中存粮不足1000斤。农户储粮不断下降的局面,蕴含了较大的粮食安全风险。一是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但供求关系从“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向“总体上平衡、结构性偏紧”转变,在人口增加和土地资源约束收紧的情况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压力很大;二是国家储备规模已经较大,每年财政支出负担很重,如果农户将储粮的责任全部交给国家的话,将对国家财政形成巨大考验;三是从近几年的气象变化看,农业自然灾害出现多发、重发苗头,一旦发生区域性偏重自然灾害,容易引发抢购等社会问题。因此,开展农民储粮意识教育、宣传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强化农民储粮手段,探索新的储粮模式,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加强农民储粮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储粮设施落后的问题,应重点围绕粮食烘干和仓储能力,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切实加强仓储设施和配套建设。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支持农户科学储粮,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配置新型储粮装具。但专项投资中,国家、省、农户投资比例为3:3:4,在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户出资比例过高,不利于科学储粮仓设施的推广,有必要研究完善。
(二)探索农民储粮新模式。一是探索以种植大户、合作社为单位,集中购置小型储粮设备、配备专人管理的新型储粮模式,不但满足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也可以为小农户提供代储粮服务。二是探索“粮食银行”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江苏太仓等地已在推行这种做法,建议在试点发展基础上研究配套法律法规,引导“粮食银行”建章立制、控制风险、科学经营。
(三)开展农民储粮技术指导。针对农户储粮技术落后、损失较大的问题,应加强储粮技术推广与培训,及时向农民提供储粮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减少储粮损失。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或手机短信发布现货市场粮食价格等相关信息,帮助农民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强化对农户储粮行为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