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本 苏文源 张宝红
【摘要】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糜烂型胃炎愈合及改善情况。方法:连续收集慢性糜烂型胃炎患者50例纳入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荆花胃康胶丸加标准三联疗法,对照组只用三联疗法。分别于治疗第2、3、4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胃镜下胃炎愈合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糜烂愈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有利于慢性糜烂型胃炎黏膜糜烂的愈合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荆花胃康胶丸; 糜烂型胃炎; 标准三联
慢性糜烂型胃炎是临床常见病,随着内镜的普及,临床发现率不断上升。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虽可缓解或消失,但常因饥饱失常、暴饮暴食、烟酒嗜好、生活无规律等原因而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有部分患者,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黏膜糜烂始终存在,部分出现恶变。本院应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型胃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诊断标准:(1)有腹痛、腹胀、上腹部不适或反酸、嗳气等症状;(2)经胃镜诊断为慢性糜烂型胃炎;(3)排除食管和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1]。另外通过B超排除胆囊炎和胆结石。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排除心、肝、肾等系统疾病。选取2010-2012年本院诊疗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1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3~68岁,平均40.5岁。病程半年到十几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荆花胃康胶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兰索拉唑(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克拉霉素(扬子江药业集团)。
1.2 治疗方法及观察项目 治疗组:荆花胃康胶丸(每次3粒,2次/d)+兰索拉唑(每次3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0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对照组:兰索拉唑(每次3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0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第2、3、4周记录本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疗程结束后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做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糜烂愈合的总有效率。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全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资料进行临床疗判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食欲增加;有效: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或主要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改变或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胃镜下疗效判定标准:慢性糜烂型胃炎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参考改良Lanza标准。具体如下:无糜烂为0分;≤2个糜烂局限于1个区域为1分;3~5个糜烂局限于1个区域为2分;两个区域糜烂为3分;糜烂见于3个区域或整个胃内病灶数>10个为4分。内镜评价标准:积分降至0分为痊愈;积分降至1分或降低2分为显效;积分降低1分为有效;积分无变化或增大为无效。糜烂愈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胃镜下胃炎糜烂愈合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胃镜下胃炎糜烂愈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危险因素[3]。根除Hp可使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炎症消退。因此根除Hp是临床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重点[4]。Hp的感染治疗一直是Hp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目前,西医治疗有一线补救治疗法案及序贯疗法等。但因标准三联法有较高的Hp根除率,价廉等优点,基层医院多采用此方案[5]。中医方面不仅有抗Hp的单药,亦有辨证论治而组成的复方制剂。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就是从土荆芥和水团花中提取的挥发油组成的复方制剂。土荆芥具有健胃止痛作用,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散寒化瘀功效。方剂中土荆芥性辛温能散寒理气,因温能使客于胃肠之寒邪除。气机得以畅通,脾胃健运,脘痛则止。腹胀则除。水团花可活血化瘀,便其气行淤散,气血和畅则疼痛消失,又有止血生机,清热利湿之力,故能促进黏膜愈合。其性微寒可缓解荆芥辛温之烈。两药配合共凑理气散寒、止痛、清热化瘀、生机之功。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有促进胃动力,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膜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6]。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7]。增加血清中或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改善胃黏膜局部血流,增加血清或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增加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促进上皮细胞和黏膜组织的修复[8]。
体外研究还显示荆花胃康胶丸对Hp临床敏感及耐药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9]。其和抗生素联合时,可增加Hp临床耐药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但其对Hp抗菌作用的药理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标准三联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胃壁细胞分泌膜内置泵的强抑制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酶PH值,从而降低抗菌药物分解使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对Hp的根治起重要作用。克拉胶囊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抑制细菌依赖于RNA的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菌药,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最小抑菌浓度低,在体内转化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也具有抗菌活性等特点。单一用药时其Hp的根除率为42%~54%。阿莫西林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缺损、破坏而死亡。另外阿莫西林能破坏Hp细胞壁,有利于克拉霉素进入Hp细胞内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
由于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但由于Hp有鞭毛在胃内穿过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因其有粘附素能贴紧上皮细胞而长期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及其邻近上皮表面繁衍,不易去除。所以治疗上有时需长期反复用药。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副作用小、患者能长期耐受、细菌不易耐药、治疗效果好的临床方案。根据荆花胃康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糜烂型胃炎临床疗效观察,荆花胃康丸和标准三联各自的药理功能,认为荆花胃康丸联合PPI标准三联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特别是糜烂型胃炎,其Hp根除率高于标准三联。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含铋四联疗法。且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达到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西医药合用,延缓西药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防止复发、疗效满意的目的[10-11]。可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个较佳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77-78.
[2]朱庄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糜烂型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238.
[3]朱振华,吕农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后甲硝唑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7):623.
[4]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2.
[5]陈晓燕,梁晟楠.PPI三联疗法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7):446.
[6]谢振家,黄美星.荆花胃康胶丸对实验性胃溃疡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3):221-223.
[7]张学志,李超波,等.荆花胃康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及6-Ktto-PGF1a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5):522-524.
[8]梁文郁.荆花胃康胶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NO.VOS和ET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6):1354-1356.
[9]黄星涛.荆花胃康丸对幽门螺旋杆菌耐药菌株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3):290.
[10]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3.
[11]顾永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71.
(收稿日期:2013-05-30) (本文编辑:黄新珍)
标准三联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胃壁细胞分泌膜内置泵的强抑制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酶PH值,从而降低抗菌药物分解使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对Hp的根治起重要作用。克拉胶囊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抑制细菌依赖于RNA的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菌药,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最小抑菌浓度低,在体内转化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也具有抗菌活性等特点。单一用药时其Hp的根除率为42%~54%。阿莫西林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缺损、破坏而死亡。另外阿莫西林能破坏Hp细胞壁,有利于克拉霉素进入Hp细胞内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
由于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但由于Hp有鞭毛在胃内穿过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因其有粘附素能贴紧上皮细胞而长期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及其邻近上皮表面繁衍,不易去除。所以治疗上有时需长期反复用药。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副作用小、患者能长期耐受、细菌不易耐药、治疗效果好的临床方案。根据荆花胃康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糜烂型胃炎临床疗效观察,荆花胃康丸和标准三联各自的药理功能,认为荆花胃康丸联合PPI标准三联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特别是糜烂型胃炎,其Hp根除率高于标准三联。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含铋四联疗法。且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达到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西医药合用,延缓西药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防止复发、疗效满意的目的[10-11]。可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个较佳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77-78.
[2]朱庄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糜烂型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238.
[3]朱振华,吕农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后甲硝唑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7):623.
[4]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2.
[5]陈晓燕,梁晟楠.PPI三联疗法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7):446.
[6]谢振家,黄美星.荆花胃康胶丸对实验性胃溃疡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3):221-223.
[7]张学志,李超波,等.荆花胃康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及6-Ktto-PGF1a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5):522-524.
[8]梁文郁.荆花胃康胶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NO.VOS和ET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6):1354-1356.
[9]黄星涛.荆花胃康丸对幽门螺旋杆菌耐药菌株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3):290.
[10]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3.
[11]顾永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71.
(收稿日期:2013-05-30) (本文编辑:黄新珍)
标准三联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胃壁细胞分泌膜内置泵的强抑制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酶PH值,从而降低抗菌药物分解使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对Hp的根治起重要作用。克拉胶囊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抑制细菌依赖于RNA的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菌药,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最小抑菌浓度低,在体内转化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也具有抗菌活性等特点。单一用药时其Hp的根除率为42%~54%。阿莫西林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缺损、破坏而死亡。另外阿莫西林能破坏Hp细胞壁,有利于克拉霉素进入Hp细胞内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
由于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但由于Hp有鞭毛在胃内穿过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因其有粘附素能贴紧上皮细胞而长期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及其邻近上皮表面繁衍,不易去除。所以治疗上有时需长期反复用药。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副作用小、患者能长期耐受、细菌不易耐药、治疗效果好的临床方案。根据荆花胃康丸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糜烂型胃炎临床疗效观察,荆花胃康丸和标准三联各自的药理功能,认为荆花胃康丸联合PPI标准三联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特别是糜烂型胃炎,其Hp根除率高于标准三联。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含铋四联疗法。且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达到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中西医药合用,延缓西药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防止复发、疗效满意的目的[10-11]。可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个较佳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77-78.
[2]朱庄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糜烂型胃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2):238.
[3]朱振华,吕农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后甲硝唑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7):623.
[4]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2.
[5]陈晓燕,梁晟楠.PPI三联疗法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1,42(7):446.
[6]谢振家,黄美星.荆花胃康胶丸对实验性胃溃疡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3):221-223.
[7]张学志,李超波,等.荆花胃康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及6-Ktto-PGF1a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5):522-524.
[8]梁文郁.荆花胃康胶丸对溃疡大鼠胃黏膜NO.VOS和ET含量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6):1354-1356.
[9]黄星涛.荆花胃康丸对幽门螺旋杆菌耐药菌株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3):290.
[10]文君,韩玉山.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新医学,2010,41(4):273.
[11]顾永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71.
(收稿日期:2013-05-30) (本文编辑:黄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