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民+++刘蒙林
挖掘和弘扬草原文化的内在价值,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对于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少优秀的草原文化内涵正逐步丢失,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被扭曲,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以过度掠夺自然资源为价值取向,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鉴于此,深刻反思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与实践,发挥其思想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历史发展证明,草原文化是与生态文明相应的文化。它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代价,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方针”,近年又提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成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已成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草原文化的不断深化发展,也需要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与强大的动力。
草原文化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它以和谐为价值基础,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精神支持。
草原文化的精神财富,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价值资源。草原文化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草原文化独特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珍爱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作为草原民族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草原民族置身于自然当中,以我为主但不狂言主宰自然;为我所用但绝不竭泽而渔。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与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亲情意识、对大自然知恩图报适度索取的节制意识、对大自然爱护有加担当责任的自律意识等,是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后,草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当代草原社会的急剧变革,如何进一步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深入探讨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现代转型和未来走向等问题,以及如何看待草原文化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已成为草原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草原是中国陆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但经历气候条件恶化与人类过度使用,草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环境遭受破坏,更危害人类的经济、健康及生活质量。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类型文化,其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和大范围分散的特征,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同样也创造了草原文化或类草原文化。因此,草原文化作为一种生态类型文化也包括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内容。例如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相邻的山西省右玉县,地理气候等条件双方相差无几,但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就是一种与工业文明不同的发展模式——不是把自然作为一个无限掠夺的对象,而是看作一个可持续利用的对象,体现了一种类草原文化启蒙的特征,大搞生态建设,种草于荒坡,植树于山丘,把恢复生态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有机地结合起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前的0.3%提高到现在的53%,实现了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发展。这里的经验值得借鉴。
目前我国草原退化十分严重,草群种类趋于减少、贫乏,草质低劣,土壤趋向干化、沙化和盐碱化,逐渐导致牲畜发育不良,畜产品质量降低。草原退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过度放牧使草原生态系统的能流和营养物质循环格局不平衡,超过其再生功能。如不加控制和改善,任其继续下去,草原退化面积将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对象,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引起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恶化,环境的正常物质组合和结构被打破,环境质量降低,不再适宜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生物的正常生长。为此,目前对草原文化的研究,也应将一定精力集中在对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上,面对日益尖锐复杂的生态建设问题,力争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找到切实可行的道路。
弘扬草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内蒙古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促进内蒙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国生态安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山西省右玉县文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燕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