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翔
【摘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不仅仅与人民的生活有关,还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为了更好的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本文从市政道路的分类和分级、施工前准备、市政道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这四个方面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道路网络也在不断的建设,市政道路建设的任务日益严重。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笔者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二、市政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1.市政道路的分类
市政道路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但不同的市政道路也具有不同的功能侧重点。我国城市道路通常根据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功能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大类。快速路主要满足长距离、大容量、快速交通的需要;主干路主要用于连接城区各分区干路,作为城市路网的骨架;次干路为区域性交通干道,满足区域交通集散需要;支路主要用于连接次干路和小区,满足局部地区交通需要,直接与建筑物出入口相接。
2.城市道路的分级
城市道路建设中,一方面要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要注意节约投资和节约土地。除了快速路外,其余各类道路都应当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和地形综合考虑。一般采用三级分类标准,大城市采用一级标准,中等城市采用二级标准,小城市采用三级标准。
3.城市道路路面分类
城市道路路面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结构强度可分为高级路面和次高级路面,高级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多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次高级路面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筹命等方面均低于高级路面,多用于次干路和支路。按力学特性分,城市道路的路面又有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种,柔性路面如各种沥青类路面,这种路面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刚性路面如水泥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刚性较大。
三、施工前准备
为了确保工程能优质、高效、快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指标,为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了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和计划在先,以此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在市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做好现场交接工作,要事先组织有关单位,布设施工用电线路,并且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让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认真熟悉图纸,并且领会设计的意图,对于施工图纸内容要全面掌握,检查专业管线的位置,看其是否正确,尤其应注意,各个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呈现一致,其中的尺寸和位置等等是否相同,并且对施工的合理化,尽可能多地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
3.视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要贯彻执行,我们国家羊于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规范和法令等,对于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要明确。对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工程进度,要重点阐明,在施工过程中,劳动力的组织、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都要到位,有利于指导现场施工。
4.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施工前,公司的总工程师,在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设计、在风雨季的施工措施等,然后再根据进度计划,项目负责人在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进行交底,交底要重点放在施工方案上、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其中作业指导、工艺标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这些重要部分,在交底过程中,必须要细致齐全,在结合具体操作的部位,以及关键部位,进行交底。针对施工难点中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和安全要求等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交底。
5.对于编制施工预算要及时。
6.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要认真做好。
四、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1.基地处理和路基防护
在施工前,需要先对基地进行处理,包括表土清除、老路拼宽、开挖台阶等,要除理基地时,如果路基范围内有水,要挖掘纵横相通的引水沟和排水沟,使积水被有效排除以利于填筑路基。在路基防护施工时,应当先测量放样再基础开打挖,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的办法。
2.砂砾基层铺筑
在铺筑砂砾基层前,应当先对所有的原材料进宪检验,并在正式铺筑前先底试验,验证材料配合比与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设计需要,获取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相关技术参数,以保证基层铺筑质量。基层铺筑所采用的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应当在拌和场采用拌和机集中拌制,再运送至施工现场人工摊捕,其中尤其需要注意拌和、摊铺、碾压三个环节。为了避免基层拌和料运输和摊铺时水分散失,含水量应超过最佳含水量1.5%左右,运输时自卸车要连续不停留的运达施工现场。碾压要注意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并采用先静压后振压的方法,及时找平控制标高,并注意密实度和顶面标高的要求。
3.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面层的施工也应先进行试验,以获取符合要求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用油量、摊铺厚度等参数。在施工时,需要着重注意热拌、摊铺、碾压三个主要环节。沥青面层的下封层施工,应当紧接着基层施工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应先清扫后少量酒水湿润后浇洒沥青。瀝青表处面层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应当先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试验,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注意检测每一批进场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各类材料的堆放要合理,并注意防潮防水。在摊铺时,要先对基层进行整修和清扫,并测量放样设置基线,再根据试验时的相关参数进行施工作业。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人工摊铺的方法,根据拌和速度、运送距离来调整运输设备,以保证沥青面层的摊铺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尽量减少停机待料现象,从而保证面层摊铺均匀、连续、平整。碾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环节,在碾压时要注意保持速度均匀稳定,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轮迹。
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市政道路的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分挖方和填方两个方面。填方的工程量偏大,因而是决定工程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重视这一环节的施工工作。开工后逐步进行路基、雨水管道、道路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等工程的施工,全部施工内容完成后,并提请竣工验收。此项工程的质量好坏,填方量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填土时,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这样便能提高施工效率。
2.雨水管道的施工工作
(1)施工前先进行测量
管道的工作开始前要先测定管钱中线,随后检查井的位置,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临时水准点;对管道中心进行测量时,要在起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以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量后分别设置中心桩;校测管道中心线和高程桩的高程之后再进行挖槽见底、灌注混凝土和管道铺设及砌井工作。
(2)挖槽操作
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挖槽清底。进行机械挖槽时要确保槽底土壤的稳定性。距离槽底高程20cm处由人工进行清理挖掘,一定要严格控制槽底的高程和槽内的宽度,谨防挖超。
(3)井室砌筑施工
施工单位在砌筑井室检查井时要一边砌支管一边对其进行安装,安装前要先刷一层防锈漆,再砌砖时要先用砂浆将其埋固,随后以便砌一边安装,禁止事后挖洞补装。砌圆井时,根据直径的尺寸确定收口的范围,不允许通缝的出现。
(4)回填
回填遵循就地取材为主、靠近最佳含水量的规律,先筛除土中台里面的碎砖、石块和硬土块,不能往里面填腐殖土和杂填土。对已经有的地下管道进行回填时要先跟相关单位进行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原有管道下沉的情况。
结语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的施工和建设关系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道路质量不好,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建坡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年5期-
[2]侯丽梅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年3期-
[3]李星宜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5期-
[4]王长盛关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