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航
摘要: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缩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文化在我们国家乡村社会安营扎寨,根基深厚并延续着。因此对乡村文化建设需要采取进一步保护措施。
关键词:十八大 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保护
中图分类号: K892.24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保护背景
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广泛,可以基本概括为乡村地区民众的行为标准、处世观念、道德标准、待人接物的态度,具体显现为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是乡村民众的内涵和代代相承的价值和根本意义。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的设计
以古村陶村为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打造成精品示范村,对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引领示范意义。武义县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温泉养生、牛头山生态休闲为主导的县域旅游产业。陶村处于温泉度假区和牛头山景区的中点,通过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将古村特色、陶渊明文化融入到县域旅游体系中,打造以为品牌的县域旅游精品线路,以此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保护的规划
首先是对乡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发掘和整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恰当而科学地进行整理,这是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其次,对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的、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应该有扶持措施,再次,对文化遗产应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充分利用。
(一)、交通道路规划
以古村陶村为例,规划陶村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是上松线。同时保留金丽路和兴华街,作为整个村庄的主要车行道路,规划道路宽度分别为6米和8米。
规划在馒头山岭景观公园南侧布置一期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广场),同时根据发展态势在武义机械纺织总厂西侧布置二期旅游集散中心,作为陶村远期的旅游集散主入口。
传统街巷保护及步行区规划
1、村庄内部的道路系统是整个村落历史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村内道路的铺砌方式和宽度与
两旁建筑所营造的空间环境是整个古村保护的一部分,因此针对不同的街道相应有不同的整治模式。
2、路面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街巷要以修缮为主,维持街巷尺度和两旁建筑的高度。
3、对路面原有传统铺砌已经不存在的街巷,若尺度和格局尚保存较好的,可根据当地的传统做法予以适当的恢复和改善整治,恢复青石板、卵石的铺地方式,主要以步行交通为主。
平面定位和竖向设计
道路竖向设计综合考虑现状地形、防洪防涝以及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确定,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道路设计、街坊内部竖向设计提供参考。道路竖向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的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到道路的行车要求,特别是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根据道路纵坡设计规范,应尽量保证道路纵坡度大于0. 3%,小于4%。平面定位根据提供的地形图进行道路交叉口定位。
(二)、主要建筑规划
以古村陶村为例,陶村村内历史建筑众多,形成了以延福寺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宗祠为代表的保护建筑,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历史建筑。
古村中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需要严格遵守历史建筑维修原则外,对于大量的其他一般建筑维护可以根据保存现状来决定。对于保存着古村风貌特征的建筑要按原样维修、改善;对于其中经过改动、构件已遭损害的部分可以恢复其历史原貌和原来的风格;对于部分建筑的室内部分若无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可以整修、整治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在重点保护区内对历史风貌无较大冲突,较为协调的建筑予与保留。
规划采用的措施规划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采用修缮的整治模式,历史建筑采用维修改善的整治模式,一般建(构)筑屋采用保留、整修、改造、拆除的整治模式。
1、针对文物建筑以及保护建筑的保护措施,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规划中主要包括延福寺、宗祠以及重要的古民居。
2、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所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建筑维修改善的重点改善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
3、针对风貌较好建筑以及部分质量较好,与古村历史风貌没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的措施。规划中保留建筑主要为已经过维修改善的古民居。
4、主要针对核心保护范围内二、三层以上的混凝土建筑,原则上二层建筑采用立面改造的形式进行整修。三层及以上建筑采用降层和立面改造相结合的
形式进行改造。
5、主要针对与历史风貌有较大冲突的不协调建筑和障碍建筑、违章搭建或以后加建的,破坏原建筑布局和历史地段空间形态的建筑。规划中拆除建筑主要为村内较大古民居周边的附属建筑。
(三)、历史环境规划
1、溪水规划
规划要保护西溪、东溪两大水体,严禁向水面上倾倒垃圾及其它废弃物,保证水体洁净。同时应保护两溪视线通廊的完整性,溪面上不宜建设影响景观风貌的构筑物。拦水坝、町步等设施应根据景观需要及水位高差进行相应布置。规划重点沿西溪设计滨水景观开放空间,沿西溪边设置沿溪游步道和各类景观节点,提供休憩驻足的空间场地。
加强村内水塘的清理,同时梳理恢复村内明、暗沟排水体系,疏通沟渠,恢复循环流动的水环境,并串联明、暗沟渠构成溪流水渠、水塘、水井相联的活动水系。
2、树木规划
陶村以狮子山、大桥山、后龙山、西山下后山、石景山等山体为主形成了陶村村东、村南、村北三大古树群,山上古树参天。其中村西后龙山和村南馒头山岭的古树林约形成于清代,后龙山上有苦槠、樟树、红豆杉、枫树等400余株,树龄在150~200年之间;馒头山岭上的古树群是陶村的水口林,有苦槠、樟树、枫树、松树等约70余株,树龄100~300年左右;村南石景山上的古树群树种主要为松树和枫树,树龄约在100~200年之间。
(四)、旅游规划
定位整体旅游形象,根据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基础和武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确定古村旅游客源市场的总体定位为:以当地客源市场为主,江浙沪市场为辅。近期内以提高知名度、拓展金华等周边市场为首要目标。
1、古村文化探寻游
陶村宗祠文化深厚,村内古民居众多,是武义县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村,应引导形成以古村文化探寻为主题的旅游项目,通过写生摄影、古建筑考察、民俗活动等内容,增强古村文化旅游的内涵。
2、传统老街购物游
以振兴街为主导,恢复老街风貌,沿街开设具有陶村及武义特色的各类传统老店,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
同时,为游客提供可自行制作旅游产品的场地空间,做到就地取材,使游客能带回具有丰富内涵和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
3、滨水休闲度假游
规划沿西溪布置西溪人家,主要围绕西溪做好水的文章,打造沿溪休闲廊道,布置茶楼、特色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旅游空间。
4、桃园观光生态游
将陶村的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重点打造以桃花园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园,使游客可以参观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可参与农产品的采摘,并享受耕耘丰收的喜悦,体验陶渊明田园式的田园生活。
5、生态农家游
陶村作为温泉度假区和牛头山景区的中点,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逐步发展以农家乐、农家住宿為主的生
态农家游。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乡村文化发展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还是面临诸多考验,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同样促进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深入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创新机制,提高城镇化率,富裕乡村。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 .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3]陈锦晓. 论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J] .学习论坛.2011(6)
[5]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郭晓君.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羡林等:《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1992
[11] [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