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
摘要 住建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推进棚户区改造指导意见,建保【2009】285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陆管局棚户区改造五年实施规划。
《棚户区改造案例》 印建平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3年。
关键词 棚改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以下简称我局)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棚户区改造已经作为一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惠民工程,承担着城市建设特别是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近而拉开了棚户区改造的框架,改变我局落后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2年湖北省农民人均住房达到30.5平方米(其中楼房14平方米,占44.4%)。但是城市居民总体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我局水利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却依然很差,已无法跟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局的前身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施工试验总队,成立于1958年,为长江委所属事业单位。负责陆水试验枢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水库防洪抗旱调度、水库资源管理与维护,承担有关水利工程科学试验任务,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运营或监督管理等。自建成以来,不仅为葛洲坝、三峡及其它水利枢纽进行了技术领域广泛的试验,获得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成果,而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局总职工近1300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市老城边缘区,是赤壁市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域和风景旅游区,但是职工40%的建筑仍为二、三层的砖混结构建筑,建设于上个世纪的六十至七十年代,大约有500户职工还居住在规划标准低、间距小、巷道狭窄、拥挤破乱的环境下,棚户区内垃圾点少,普遍存在私搭乱建、消防安全隐患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更谈不上物业管理等综合服务。同时,公共设施简陋、职工出行困难,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二、改造现状
为彻底改变城区房屋低、矮、旧的现状,体现我局领导及市委、市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拳拳之心,以推进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加大城市开发力度,通过引进重点项目,实现城市社会建设,民生发展再上新台阶。两年来,共引资资金达近亿元,2011年完成了锁石岭路东、西两片及局机关办公区(山上片)三个棚户区片段的招商拆迁工作,累计拆迁职工住户150余户,拆除各类建筑物6000多平方米,预建18栋800余户,总建筑面积达9.6万平方米。特别是在拆迁过程中,我身为棚户区改造的总协调人及棚户区工程主要负责人,严格按照本市补偿的标准,充分发挥所在街道社区的作用,以最新的拆迁理念、最硬的工作作风、最有力的组织领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完成锁石岭路东、西两片及局机关办公区(山上片)三个棚户区150户常住职工住户的拆迁任务。共出让土地45亩,划拨土地76.63亩,拆除各类建筑物6000多平方米,创造了本市文明拆迁之最。
三、社会效应
经过三年来就我局大面积的实施旧成改造来看,棚户区改造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同时也得到了我局职工及当地群众的拥护和赞许,其重要意义体现在:
1、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棚户区职工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经过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改善职工环境和居住质量,而且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资产,特别是针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收入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救助,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够有房住,从而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2、棚户区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落后面貌。棚户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脏乱差面貌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通过改造,统筹考虑了服务配套和基础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改造项目的实施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既节约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又可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彻底改变了我局职工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来落后的城市面貌变为城市靓丽的风景。
3、棚户区改造可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可以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最大限度提高出让收益、显化土地价值,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再生和利用,进一步焕发我单位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4、棚户区改造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棚户区改造能够拉动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增加我局子女就业的机会。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以土地置换为依托,可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5、棚户区改造可以密切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的和谐。棚户区改造,使多数普通职工告别低矮破旧房屋,享受到了高楼林立和城市的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标准,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拉近了局领导与职工的距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几点体会
1、在思想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创新。棚户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我们要把执政为民视为最重,把自身困难看得最小,坚持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思维,科学决策,破解土地、资金、拆迁等难题,用超常规思路运作,凭借敢于碰硬、善于攻坚的迎难而上精神,依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劲头,放开胆量去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地节约政府的资金,并改变棚户区现状,通过招商资金的引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繁荣三产经济,从而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增大GDP总量,为我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和金融危机下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2、在思路上,要以职工利益为基础,普惠于民。棚户区改造是为职工谋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民心工程,必须把改善本单位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始终以造福单位职工住房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职工群众着想,规划设计充分考虑职工所愿,房屋拆迁坚持依法办事,回迁安置竭力照顾职工群众,各个环节坚持公平公正,尽最大努力满足棚户区职工的所思、所需、所盼。特别是在想问题、做决策、定政策上,要始终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民意、体恤民情、倾听民声,综合考虑现实需求,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尽最大努力让利于民,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
3、在方法上,要以职工思想为突破,赢得民心。棚户区改造必须从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上入手,要广泛宣传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征地拆迁法律法规,向职工说清说透政策,不断提高职工参与城市化推进的积极性和执行征地拆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自觉性,从而增强动力,减少阻力,形成合力。要通过正面宣传、政策引导和新旧比对,使广大职工摒弃传统的居住观念,接受现代居住方式,消除对征地拆遷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同时,在职工拆迁后住房生活上要给予随访和回访,不定期的关心关注拆迁职工的住房和生活情况,节假日对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的职工给予物资等不同形式的慰问救助,要拓宽服务渠道,使职工能够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征地拆迁安置工作。
4、在举措上,要以公平合理为原则,保障有力为后盾。任何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在拆迁、丈量、协议签订、安置补偿等问题上不能乱开口子,要做到一把尺子一量到底,所有方案、协议公开公布,要让拆迁户了解掌握拆迁安置过程中的基本情况,要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给那些不法拆迁的被拆迁户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以维护大多数被拆迁户的切身利益。此外,在拆迁方案、土地征用、划拨协议、安置回迁方案制定等各个环节,举行听证会、动员会、宣传会等各类会议讨论研究,做到“房产壮况清、动迁面积清、补偿数据清、群众意愿清”,确保棚改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5、在配套上,要以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整体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惠及广大棚户区改造职工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改变职工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改造的时候,必须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特别是在配套功能建设上要超前规划,综合考虑水、电、路、绿化、物业等公共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和建设,要将功能配套与房屋建设放在同等位置去考虑、去统筹,确保改造一块、完善一块,每一块都是城市的一个亮点,切实提高职工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