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生
山西省张峰水库枢纽工程坝基渗透性与渗漏分析
王灵生
(晋中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西晋中 030600)
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张峰水库枢纽工程坝基渗透性与渗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张峰水库 枢纽工程 坝基 渗透性 渗漏
张峰水库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张峰村沁河干流上。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属大(2)型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等级为2级。
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导流泄洪洞、溢洪道、供水发电洞、渠首电站及渠首输水泵站等。大坝坝顶高程763.8m,最大坝高72.2m,正常蓄水位759.0m,总库容3.94亿m3。
输水工程为Ⅲ等工程,包括总干、一干、大阳联接段、二干、三干,有隧洞、渠道、倒虹吸、渡槽、扬水站及压力管道等。
2.1水文地质条件
据坝基覆盖层前期抽水试验(三组)资料,渗透系数值为8.90、9.35、9.80m/d。本次勘察在坝基覆盖层安排了八组抽水试验,试验资料列于表1。从坝基覆盖层的抽水试验资料来看,漂石混合土与混合土卵石的渗透系数较大,级配不良砾与粉细砂层的渗透系数较小。
表1中,SJ03b-15的渗透系数很大,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截水槽开挖时扰动所致,舍其值后求得平均值为8.774m/d。地质建议值取10m/d。
据本次坝基基岩的抽水试验,布置了四个大口径专门性抽水试验孔,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得基岩渗透系数见表2。从资料分析来看,廊道上游基岩的渗透性小,下游基岩的渗透性大,从上游至下游渗透性逐渐增大。
表1 坝基覆盖层抽水试验汇总表
表2 坝基钻孔抽水试验统计表
2.2坝基基坑和截水槽涌水分析
坝址河床地面高程699.0~700.4m。地下水位埋深1.2~2.5m,高程697.7~699.4m。基坑开挖后,基坑接受上、下游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及两侧和坑底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拟选坝型有粘土心墙堆石坝、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其清基基坑开挖范围较大。基坑开挖时首先进行清基处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心墙处的基坑开挖。清基时形成的基坑范围大、深度浅,与坝基地下水位高程697.7~698.4m接近,故基坑涌水量相对较小。堆石坝心墙处的基坑及截水槽基坑开挖深度大,其开挖下限达到基岩面以下,基坑涌水量较大。
将基坑假想为大口井,采用井壁、井底同时进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式中:
Q——基坑涌水量(m3/d);
k1——坑壁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取(m);
k2——坑底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m/d);
r——假想半径(m);
R——影响半径(m);
S——水位降深(m);
h0——静止水位至坑底深度(m)。
假想半径r按下式计算:
式中:
η——与L/B有关的系数。清基时取1.18,截水槽开挖时取1.08;
L——基坑长度(m);
B——基坑宽度(m);
影响半径R按下式计算:
式中:
s——水位降深(m);
H——潜水层厚度(m);
K——渗透系数(m/d)。
(1)堆石坝清基时的基坑涌水量
清基时形成的基坑长300m,宽230m,开挖下限高程取三区平均697.0m,基坑较浅,主要是坑底进水,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层,计算时取公式1的后半部分,即:Q=4k2rs。
参数选择:第四系松散层渗透系数为10m/d;坝基左段及左坝肩基岩属弱透水岩石,坝基中、右段基岩属极强~强透水岩石,平均渗透系数25m/d。
坝基左、中段在基岩面以下约35m深处,有一厚10~15m基本连续的微透水带,可视为相对隔水层,隔水层顶板高程取660m。坝基覆盖层地下水位高程取699.4m,潜水层厚度39.4m,水位降深取至基坑开挖下限高程以下0.5m,即696.5m。
清基时基坑底部含水层属双层结构,上部覆盖层平均厚度4m,下层极强—强透水岩石平均厚度33m。双层结构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采用厚度加权算术平均法进行选取K2=20.1m/d。
经计算,斜心墙、心墙堆石坝清基时基坑涌水量为36454.6m3/d,相当于0.422m3/s。
(2)截水槽开挖时的基坑涌水量
截水槽长300m,宽40m,开挖下限691.6m,水位降深取至691.1m,计算影响半径时的渗透系数取坑底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2=20.1m/d。
经计算,斜心墙、心墙堆石坝开挖基坑涌水量为62117.5m3/d,相当于0.719m3/s。
2.3坝基渗透性及渗漏量分析
(1)坝基覆盖层渗漏量
坝基覆盖层平均厚度7m,宽度300m;坝基第四系覆盖层平均渗透系数按10m/d考虑,覆盖层渗漏量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q——坝基单宽渗漏量(m3/d·m);
K——平均渗透系数(m/d);
H——坝前正常蓄水深(m);
2b——坝基宽(m);
T——渗透层平均厚度(m);
B——渗透层平均宽度(m);
Q——渗漏量(m3/d)。
计算结果列于表3,经计算,坝基覆盖层渗漏量为5227.8m3/d,相当于0.0605m3/s。
表3 坝基覆盖层渗漏量估算表
(2)坝基基岩渗漏
根据张峰水库坝址防渗帷幕轴线(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工程地质剖面图(Iwm-Iwm/),坝基岩石按透水程度从左往右可分三段:
①左段(水平距离1585~1635m,宽约50m)
该段基岩岩体渗透性垂向上分三个带,从基岩面至高程661~666m为弱透水带,厚度27~32m,透水率1.1~9.4Lu,平均值5.9Lu;高程661~668m至651~656m之间为微透水带,厚度10~12m;高程651~630m之间为中等透水带,厚度0~24m,透水率12.6~33Lu,平均值15Lu,其下为微透水带。
②中段(水平距离1635~1815m,宽约180m)
该段基岩岩体渗透性垂向上分三个带,基岩面至高程664~680m为极强~强透水带,厚度20~35m,透水率137~20210Lu,平均值2837.8Lu;高程670~661m至655~651m之间为微透水带,厚度10~15m;高程655~628m之间为中等透水带,厚度10~28m,透水率10.5~56.5Lu,平均值15Lu,其下为微透水带。
③右段(水平距离1815~1885m,宽约70m)
该段基岩岩体渗透性垂向上分三个带,基岩面至高程635~685m以上,属极强~强透水带,厚度10~55m,透水率55.2~280Lu,平均值102Lu;高程635~685m至630~650m为中等透水带,厚度5~35m,透水率10.5~46Lu,平均值15Lu,其下与微透水带相接。
坝基岩体渗透性在横向(坝轴线方向)上,极强~强透水带基本上分布在河床中段及近右岸地段,并有向右岸逐渐减弱的趋势。近右岸地段,基岩面以下属弱透水带。河床中段及近右岸地段,中等透水带位于极强~强透水带以下,透水性也有向右岸逐渐减弱的趋势。坝基岩体渗透性在各地段的差异是:河床中段最大,右岸次之,左岸最小。水平距离1585~1795m段(左、中段,宽约210m),在基岩面以下35m左右深处,顶面高程670~661m至底面655~651m,有一厚10~15m自左向右延伸、厚度逐渐变小、透水性较小的岩体,该段内分布连续,在水平距离1795m处尖灭,其q值小于lLu,为微透水带(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带)。水平距离1795~1885m段(右段,宽约90m),坝基岩体透水性大的岩体厚度较大,由上而下渗透性逐渐变小,中等透水带下限为基岩面以下约63m,高程为630~650m。
在纵向(顺河流方向)上,从上游至下游透水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这一情况可能与各地段所处构造部位有关,即上游段邻近向斜轴部位置,而下游段则靠近背斜轴部位置。从坝基渗透性来看,岩石透水性下游强于上游是有利的。河床中段的极强~强透水带近沿ZK113~ZK111~ZK115~ZK104~ZK114各钻孔连线方向(约为N45° W)延伸,这一情况可能与坝区最发育的走向N30°W方向节理有密切关系。
为了确定坝基基岩渗透系数(K)和透水率(q)间的比值关系,在ZK104、ZK115、ZK111三个钻孔共进行了四段抽水试验。经相关性分析,初步确定渗透系数与压水试验透水率的相关关系式为K=0.016q。
据Iwm-Iwm/中各钻孔压水试验成果资料,经整理计算,坝基各透水带特征及透水率q与渗透系数K对比成果见表4。
表4 坝基岩石渗透带透水率q与渗透系数K统计表
根据以上的分析,坝基基岩渗透岩层主要分布于中段及右段上部,为极强~强透水岩体。坝基基岩渗漏量估算采用公式4、5,计算结果列于表5。经计算,K值取25m/d,坝基基岩渗漏量为44806m3/d,相当于0.518m3/s。
关于坝基渗漏量,在1973年的地质报告中,亦作了分析和计算,并且委托黄委院进行了电拟试验,在水库正常蓄水位767.4m的情况下,对5种帷幕形式(包括不帷幕)进行了对比计算,其结果列于表6。
(1)综上所述,坝基覆盖层及基岩总的渗漏量为50034m3/d,相当于0.579m3/s。建议对坝基覆盖层及基岩透水带进行防渗处理,设置两排防渗帷幕。第一排防渗帷幕应渗入至基岩面以下20~30m处,高程665~675m,此处左、中段部位存在一层厚10~15m、q值小于1Lu的微透水带,帷幕线深度可插入该带之内2~3m与之相接。第二排防渗帷幕建议深入到基岩面以下63m左右深处的中等透水带,其下限高程为658m,或按照水工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适宜的深度。中段上部极强~强透水带透水率很大,透水率大多在2000Lu以上,最大者达20210Lu,说明该段坝基岩体裂隙发育,贯通性好,灌浆时需考虑采取封堵措施。
(2)坝基覆盖层表层级配不良砂层存在流土渗透变形,结构松散,建议清除。下部级配不良砾、混合土卵石层存在渗漏、管涌渗透变形,但结构密实、组成较稳定,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作为坝基持力层,应采取防渗处理。
(3)坝基岩体河床中段及近右岸地段透水性最大,右岸次之,左岸最小。从上游至下游透水性渐增。坝基基岩渗漏量很大,需做工程处理。
表5 坝基基岩渗漏量估算表
表6 坝基5种帷幕电拟试验渗漏量估算表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3.025
TV223
B
1672-2469(2014)03-0070-04
25作者简介:王灵生(1968年—),男,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