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划:本刊编辑部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突破瓶颈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策划:本刊编辑部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之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数据显示,早在2002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生产就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水稻机械种植难度巨大,从2009年起已沦为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瓶颈”环节。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转变水稻生产方式,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问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季稻区是我国稻谷面积和产量最多的稻谷主产区,但在几大稻区中,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机收水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插秧机装备水平,双季稻区都是最低的。因而双季稻区成为我国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非常重要、难度很大、任务非常艰巨的攻坚地区,可以说,双季稻区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我国就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广东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同属双季稻区,与这几个省份相比,广东仍未占据第一阶梯的位置,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近年来,尽管广东省的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短板仍非常明显,尤其是机插秧环节已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这一要求或成为推动广东机插秧水平提升的最强动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的利好是有利导向,但是更重要的是配套政策的完善与职能部门的强力推进。
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我国的平均机插秧水平也已达到35%左右,而广东省仅达到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由于双季稻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如倒春寒、寒露风、台风、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育插秧、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在机插秧和育秧过程中还有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由于育秧设施和烘干设备投资大,一般农户无法承受,要实现机械化应从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建设上寻求突破。此外,育秧取土破坏了农田或林地的耕作层,甚至会耗竭土壤资源,最后造成无土可取,因此,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发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机插秧主要的育秧基质包括泥炭、作物秸秆、农杂肥、沼渣和其他一些基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在全省各地出现了一些企业和种植大户,在机插秧和育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想取得更大规模的效益并被广大农民接受仍需假以时日。
此外,正如许多专业人士提出的,在技术体系的确立上,仍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对水稻全程机械化进行科学规划。例如育秧中心或基地用地审批难问题;育秧设施(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塑料小棚、育秧生产线等)补贴额度少,或补贴不到位、补贴没有标准的问题;育插秧机械化作业补贴标准问题,甚至包括设立育插秧机械化作业风险基金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纲领性意见,关键在于广东省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省的配套政策及细则。
2013年11月4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意见》聚焦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从整地准备、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分别提出了详细的农艺技术、农机作业技术要求,提倡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种植方式、在生态与生产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直播要求的地区,可发展机械化精量直播。《意见》要求南方双季稻区应考虑双季早稻与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实现双季机插高产。《意见》首次在技术体系层面对水稻全程机械化进行明细要求,从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角度制定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模式。在业内专家看来,只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实现农机农艺全业务链的融合,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才能真正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这意味着广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