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艳华
2014年我国农机市场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
○文/胡艳华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扶持政策逐步加大,促进了我国农机市场、农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农机市场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等产品销量连创新高。但是2014年以来,部分主导产品市场却出现结构性调整,呈现销量下滑趋势,只有一些优势产品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有关人士分析认为,2014年农机市场已经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品质提升的突破期,未来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30亿元左右,补贴金额是实施农机购机补贴以来最高的一次。实施范围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业生产主要的机械设备。与国家惠农政策持续利好的格局不同的是,前三季度,农机行业部分产品、市场曾一度低迷,出现10年少有的负增长现象,部分产品、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调整,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收获机械等主导产品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节能环保产品、大功率拖拉机、收获机械部分中端产品出现较大的增长,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销售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大中拖产品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一拖、雷沃重工等企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玉米收获机械主要集中在山东巨明、山东金亿、雷沃重工等企业,谷物收获机中的小麦收获机雷沃重工一枝独秀,水稻收获机主要集中在雷沃重工、江苏沃得、星光农机等企业,继续保持销量领先优势。从销售区域上看,大中拖及其配套农机具销售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南、山东、吉林等市场需求较旺的省区;收获机械整体市场销售主要集中在冬麦区、湖南、湖北、安徽等区域。市场销量逐渐向大企业、节能环保和补贴重点产品,传统优势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从产品结构看,受补贴金额、土地集中、农机合作社经营等需求影响,88.2~95.6 kW大轮拖及配套农机具市场销量连创新高。玉米收六行机成为今年较大的增长亮点,小麦收获机喂入量在大于等于4 kg/s,小于5 kg/s之间的增长速度接近100%,水稻收获机喂入量在4 kg/s以上的产品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支撑。
当前,我国农机产品竞争已经由数量竞争向平台对抗延伸,传统的产品价格竞争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培训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精准服务为主的体系竞争推进。农机企业开始提升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加快传统产业、培养新兴产业,正由制造产品向制造和服务一体化转型。
我国目前持续实施的惠农购机补贴、深松作业补贴、粮食增量补贴,推进保护性耕作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现代农机产业园等给农机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区域土地流转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3.5亿亩,农业合作社预计达到64万户左右,为农机企业加快产品升级、实施高新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我国主要农机企业着眼全球市场中高端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通过战略联盟、重组并购、多元合作等方式,优化全球研发资源,进行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的全球化布局和一体化运作,高起点进行同步研发。创新管理模式,加快产品制造能力升级,不断融合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
加大制造资源投入,实质性突破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具有GPS,GIS自动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动力换档、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型农机具、大型收获机械等系列产品,推动农机产品实质性的升级和换代,突出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更好的满足国内外用户的作业需求。目前,我国147 kW以上电控动力换档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大型收获机、精量播种机等制造技术日臻成熟。主要农机企业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些协同市场调研、技术研发、制造保证、营销管控一体化体系式推进,产品品质获得实质性提升,全方位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从中低档竞争模式中脱颖而出。
中国农机市场仍是世界最具成长性的市场,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收获机械仍是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尽管出现阶段性的需求转移与结构调整,发展趋势仍然被长期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已经形成惠农、强农的机制,政策红利将继续增加,农机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将促进农机产品发展。国家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将增加大中型拖拉机的市场需求。二是用户的需求仍然呈现出刚性、线性的发展趋势。用户需求主动向环保、节能和大型复合式发展,今年的市场变化主要是用户的需求转移,首先具备满足用户需求能力的企业,未来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三是来自用户需求、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的结构调整有利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品质型产品升级造成的优胜劣汰更加有利于优质资源和能力向大企业集中,有助于提高中国农机企业的整体实力。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的竞争格局将被改写,制造能力不高、作坊式的企业将被市场整合或淘汰。
这些因素仍将推动我国农机市场未来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调整继续向深层次的方向突破,面临整体实质性突破的格局。我国的农机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断缩短,形成了啮合套换挡、同步器换挡和动力换档拖拉机等系列产品制造的能力。大型农机具水平制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合金钢、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利用。玉米收获机CAN技术、轴流技术等到充分应用,传动系技术实现了模块化制造,整体品质稳步提高。这些产品有望在201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较好的市场表现。
业内人士指出,农机行业正处于新旧黄金10年的发展机遇期的交接,面对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升级转型缓慢的传统产业,农机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加强体系建设,实现竞争能力的整体突破。一是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围绕客户价值,实施价值传递,构筑企业产品调研、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端到端的闭环管理,消除薄弱环节,构筑优势格局,将企业的局部优势整合成全局优势。建立起敏捷、高效营销网络和营销团队,按照补贴模式和零销市场实际情况,实施三级营销管理,推进渠道下沉与精耕细作,加快向行商、行销、行人模式推进。二是持续盈利能力。对标领先企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实际能力,洞察用户需求,运用企业综合能力,提高产品使用中的价值,加大在节能、环保、可靠性、驾乘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创造领先竞争对手的能力,构筑企业的差异化优势,用高品质的竞争性产品争取市场先机。三是实施精准促销。围绕主销市场和主要产品特点,实施精准化的促销。通过产品推介、产品展览、让利促销、服务促销等活动,实施比竞争对手更具竞争力的促销策略。加大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精准化的服务,提供具有精确的农业装备解决方案和农艺作业指导。运用电商模式和微信、微博等新模式、新手段,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