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英 裴艳霞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 457001
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秦凤英 裴艳霞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 45700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IGT)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确诊为糖耐量减退人群15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各79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对比其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让患者对糖耐量异常的危害性有了较高的认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糖尿病的发生率。
早期护理干预;糖耐量异常;治疗依从性
糖耐量异常,是指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相对的减弱或异常,致使机体糖调节受损。临床上一至认为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是发展成糖尿病必经的一环。我国每年有2%~14%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病人[1]。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耐量异常的认识,遵从医嘱,合理控制高糖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对糖尿病的前期阶段进行干预,达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目的。为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IGT)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该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确诊为糖耐量减退人群15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该院糖尿病门诊收治的糖耐量减退病人1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男89例,女,69例,年龄在33~75之间;平均年龄(50±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所规定的糖耐量异常的诊断。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精神类疾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建立糖尿病管理档案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将糖尿病相关知识传授给患者或家属,建立有效的双控方案,鼓励糖耐量异常患者主动到社区或者服务站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发展。
1.2.2 具体干预措施①运动干预,制订适当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指导。选择适合患者的有氧运动项目,方式、强度、时间个人掌握,以不感到疲累为宜。②定期监测血糖和体重,合并有基础疾病的人员要进行血压等方面的监测。③心理干预通过糖尿病知识教育,让患者明白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信号,要积极控制饮食,增加体育活动,最大程度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给予患者心理上安慰和运动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恒心。
1.3 观察指标
①依从性标准应用糖尿病知识问卷,从糖尿病前期的定义、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原则等七个方面考察。得分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②干预1年后,对比糖尿病的发病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1年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发病率一览表[n=79,n(%)]
目前,2型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是介于正常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一个血糖水平,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必经的病程阶段,患者一般无症状,且这个转化过程通常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2]。
该文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认识到了IGT期控制血糖、饮食、改变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经过社区护士和医院糖尿病管理小组的干预,不仅减轻了部分患者情绪障碍,抑郁和焦虑的产生,从而主动定期监测血糖和体重,参加有氧运动,改变饮食结构,用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面对未来,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早期的护理干预,强调家属参与了解疾病的实质,发展和转归,实现了家庭和医院延伸性护理服务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护理干预的个体化、网络化和群体化。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促进了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形成,从而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1]陈运香,李运梅,马金秀,等.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对糖耐量异常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9):2443-2444.
[2]徐建平,周瀚,陆峥,等.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2013,38(12):1053-1059.
[3]白玉玲,刘昭,李姬坤.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368-369.
R473.2
A
1672-4062(2014)09(b)-0063-01
2014-06-26)
秦凤英(1984.11-),女,河南省濮阳县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