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
领导者的判断出错,胜利的希望就会渺茫。尽管世上无人不犯错,但一定要避免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战略思维出错
是什么决定成败
有人说机遇决定成败;有人说实力决定成败;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人们无不在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阐述各自领悟的道理。
还是应该听听那些真正的胜利者的说法。
1947年年底,在总结华东作战情况时陈毅同志说:“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了统帅部的战略指导,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
陈毅同志概括出了一个以前我们未曾认识深透的道理。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东战场面临的敌军压力最为巨大,取得的胜利却也最为重大。为什么能够如此?原因就是陈毅同志讲的这段话。虽然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我们“愈往上比则愈强”。这就是我们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取胜的重要缘由。陈毅同志说:“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
这就不仅仅是华东野战军了,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的一个法宝。当然有主义的正确、作战的勇敢、群众的拥护,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具有“愈往上比则愈强”这一领导层特有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运筹优势。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阐述道:“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这就是很多美国人至今也搞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当年在越南战场上的每一场具体战斗似乎都没有输,但战役战术胜利堆成的却是战略失败,最后不得不万分狼狈地撤出。正因为搞不明白,所以总在不断地犯错——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就在那里顽强地向每一个卷入方证明,战术成功远远不等于战略成功。
战略思维——尤其是领导层战略思维的重要性,在这里被空前地凸现出来了。若想得胜,就一定要避免对“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一样,要想不犯错很难,重要的是少出错,尤其要避免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战略思维出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斯大林的战略思维就出现了问题。他以为凭借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有3至4年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未料想1年多时间希特勒就发动了侵略战争。当所有征候已经极其明显时,斯大林就是不相信战争迫在眉睫。他不但未作出相应部署,还要求一线部队按兵不动,“不给对方提供挑起战争的口实”,致使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极其重大。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安·阿·科科申在其《战略领导论》一书中说:“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夕及其初期,国防指挥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是最高军事政治核心(最高战略核心)。”战略思维出现问题,最高战略核心竟然成为国家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的教训不可谓不重大。苏联陆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结束后说:“在战争的头几个月,斯大林表现出对战略筹划的准备不足。经历了一系列严重失败和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他完成了作为一位战争指挥者的成长过程。” 因此,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学术报告厅里概括战略思维的整体性、全面性、穿透性、预见性、深刻性、彻底性、关联性、辩证性,如此等等之时,一定不要忘记战略思维的艰巨性和关键性。因其关键,所以艰巨;因其艰巨,所以关键。
成功与失败,由此发源。
重心、枢纽和关节
战略思维是从宏观总体和长远建设上来认识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宏观、总体、长远、全局,都是它的关键词。那么是不是说,战略思维必须是不折不扣地顾及方方面面,必须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是10个指头按跳蚤的思维呢?还是说,所有事都一人管、所有条子都一人批、所有仓库钥匙都挂在一人身上,这个人就抓住总体和全局了?
意大利经济学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者并不是研究战略问题的,他从大量经济统计数字中得出结论:80%的结果归于20%的起因。这一结论被人概括为“重要的少数与不重要的多数定律”,又称为“80%对20%定律”,或干脆简称为“帕累托定律”。
毛泽东是不知道帕累托为何人的,但他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上也有十分精彩的论述。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在《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一文中,他特别强调“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这就更加精到地概括出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位大战略家在这里指出,抓整体、抓全局不是眉毛胡子一起抓,而是抓重心、抓枢纽。掌控了重心和枢纽,就掌控了全局和整体。真正高明的领导者,其最大的本事并非今天人们分外推崇的“沟通”和“协调”,而是从纷繁复杂的万物万象中发现重心在哪里、枢纽在何处。
顺便再分析一下人们常说的两句话——一句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另一句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前一句意即大家谁也不是神仙,难免不时犯错;后一句是说谁也不可能像弓一样整天绷得那么紧,有放松才有紧张,没有放松也就没有紧张。这两句话都无可非议,但把帕累托“80%对20%定律”拿过来对照,问题就显露出来了。首先可以说,你在那“80%”的范围中松弛一下未尝不可,犯点错误可能也无碍大局,但是要特别注意,一旦进入关键性的“20%”范围,你的任何松弛都可能导致错失良机,犯下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因小失大撼动全局。在“重心”和“枢纽”处的松弛和犯错,其意义与“非重心”和“非枢纽”处的松弛和犯错,从性质到意义,都会完全不同。
对这一现象毛泽东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他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致前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关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
战略思维的整体性与全局性在这里被揭示得淋漓尽致。我们说,从空间上讲,战略思维是总揽全局的思维,表现出思维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那么一个具有战略思维的人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知道重心在哪里、枢纽在何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输、可以败,什么时候不能输、不能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适当放松,打个小盹,什么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其核心正如毛泽东所说:“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
思维在这里就变成了一把庖丁解牛的利刃,通过重心、枢纽和关节,游刃有余地把握了全局和整体。
(摘自《发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