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水乡愁规划位置

2014-02-17 15:05田园
中国经济报告 2014年2期
关键词:乡愁规划生态

田园

当下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无论在何地成长,都能清晰地记得儿时的山、水、树、石是怎样的亲切可人,天空是怎样的蔚蓝空透,白云绿树是怎样的遥远清晰,山涧流泉是怎样的清澈香甜!清早太阳的金光是怎样抚去山间的晨雾和草尖露水,夕阳村落的院落归鸟是怎样的从喧闹到宁静……晚间的繁星又是怎样的编织空阔丰富之浪漫故事。然而伴随着我们的城市规划发展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一切却正在迅速消失,代之以灰霾杂乱、烟尘滚滚、连天雾霾、红云酸雨、建筑垃圾、漂浮塑料……作为建设者和破坏者,我们每一个成员应当停下脚步,放下手头的活计,该好好关心我们当下的环境,关心我们的山水,眷恋我们的儿时家园,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记忆乡愁,潜心忏悔,洗心革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前所未有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思想人性化地提出了山水乡愁这个主题,但是实现这个主题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快速过程,也决不是停留在会议、文章层面所能解决的单纯理论问题,而是关联国家整体改革开放进程的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生态环境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复杂体系,破坏容易修复则艰难异常!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庞杂广阔,很多情况下,我们从认识层面上都远远没有认识清楚其系统破坏的深层结构和成因,这就需要我们从核心思想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规划设计层面、协同参与层面、生活方式层面以及各个产业发展循环层面综合问题,梳理方法,建立全新的思考问题之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逐渐遏制和解决我们的环境文化缺憾。

山水乡愁

山水乡愁的核心是自然生态基质和人性人文的自然融合,包含着中华文化数千年的传统制度和生活制度之积淀,承载着亿万国人的社会、家庭伦理情感,传承着祖辈的重托,家族的期望,血脉的激情,基因的记忆以及民族人格的升华与梦想,没有山水乡愁的土地发展注定是一场畸形的利益幻觉,没有生命的感动和文化的情感意义,没有山水树石鸟兽鱼虫的灵性互动,没有温情有机的喧闹丰富,没有故事浪漫的发生与发展,对比任何一个丰富、有机、历史斑驳的古老城镇,再看看工业城市线形发展的空阔形成,我们大抵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山水乡愁的核心与人性本质是多么的重要!山水乡愁是情感有机物化的空间灵魂,确实这些灵魂的城市不可能有长久的经济循环可能,终将被人们所抛弃和遗忘!忘却山水乡愁的工业新城开发模式是造就一个个“鬼城”现象的核心因素。远离社会经济聚落,远离就有城市社区、远离产业商业、远离自然文化生态、远离当地人文传承、远离山水乡愁的所谓新城,注定是一场可怕噩梦!

任何一个富有地域文化有机生长发展的原生态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成都、武汉、昆明、大理、丽江、婺源、徽州、景德镇、腾冲等等都因其富有浓郁的文化空间记忆而变得丰富多彩,而通过纯粹的工业文明思路建构的功能性新城注定将面对工业类型资源条件改变后的城市困境,玉门、白银、大庆、鄂尔多斯、鞍山、抚顺、本溪、伊春、乃至温州、东莞都概莫能外。这些城市在工业功能性发展过度的城市如北京、南京、武汉、昆明、都将面临过度现代化带来的城市交通和污染压力,而随着现代功能交通空间的深度介入,其他城市也必将赴北京之后尘,无论是雾霾还是拥堵仅仅是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不存在任何避免之可能。

顶层规划

毫无疑问,当下的中国环境问题和城市问题之核心是顶层城市发展规划问题,建国以后,中国秉承前苏联集权模式走出了大干快上的工业功能分区城市发展模式,漠视人性和人文聚集,漠视传统文化和空间美学, 漠视生态山水肌理!人定胜天的思想指导强化了城市经济物质功能,无视市场,禁绝城市商业自由、无视生态,全国性农业学大寨,全民快速发展森林砍伐工业导致水土流失,森林大幅消减。改革开放后,强化了基本的商业自由和市场商业需求,快速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基本面貌,但核心的工业化条块思维并未改变,在快速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城镇未能从规划层面有效进行综合规划产业保护,大尺度的市场化改在彻底击垮了中国数百年、数千年积淀的空间文化成果,通过二十年的迅速的工业新城建设,代表山水乡愁的空间精神文化彻底幻化为钢筋水泥和当代劣质瓷片,地域、乡土、空间、材料、秩序、情感统统被拆迁华为乌有……,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极限发展和整体环境的恶化,城市的危机和系统性社会、文化危机随之而来,城市不再是乡村向往的主体,也不是产业科技萌发的创新高地,而逐渐演化为人类生态灾难的聚集体,人类梦想丧失的焦虑体。

面向越来越明确清晰的人类城市发展方向,我们所犯的错误其实仅仅是方法和通道错误,我们一头扎进工业化的老路狂飙突进,理由仅仅是我们的物质匮乏和当下自己的急功近利,这个理由显然改起来并不困难。其核心就是上下联动,纵横联动通过生态思想和生态机制改革当下的条块分割和僵化行政管理,改革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更多是技术和标准以及思想教育层面的细节。

概括而言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制约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山水乡愁的迅速流失,必须从思想意识层面认识清楚,方能破除当下的发展瓶颈限制。

(一)纵向的工业文明思想体系下的规划定位及规划审批体系是造成中国规划成为贻害生态环境的重要推手

1.工业文明体系下分科制度前提下的条块分割的规划审批体制是造成问题的核心。经济发展、政策体制、空间功能形态审批完全分割导致城市的发展仅仅注重投资和空间形态,而忽略了社会、文化、产业人文聚集、传承。

2.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等社会经济规划与城市空间功能产业体系严重分离;时至今日,国家主体功能总体规划从全局层面并未系统详实的完成,也因此出现了各个地方的简单重复建设,众多的CBD建设从特大新城市一直覆盖到县级市,形成全国性的规划空城,更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于外向出口导向导致的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整合缺失和区域产业功能区配合缺失。

3.规划的行政主管审批权和规划的技术操作垄断合体是造成规划恶果的制度原因。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空间形态规划在行政审批权和技术主导权的二合一实质所形成的城市规划技术垄断是拷贝现象和简单化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因。而事业、企业,公益,商业接线模糊则是核心的问题根源。endprint

4.规划部门作为顶层设计部门其技术出发源点之生态性、综合性严重缺失是规划结果的视野短视根本;这是部门性集权决策的必然结果,必须转化部门计划集权决策为市场需求竞争决策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城市规划简单化蔓延的趋势。

5.工业文明思维下的规划教育之文理分科是造成规划设计人员感性缺失和理性僵化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越是优秀的理工科规划学者将越无法面对生态自然混沌有机的生态城市发展肌理,分科学习的知识变成了埋葬内在山水自然生机的理性“杀手”,中国三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史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过分注重交通则从交通本身造成了交通的极度扩张,今儿带来了交通的严重问题。贪大求宽的交通设计本身带来了交通指导下的非人性城市尺度、氛围,严重的破坏了原有的城市传承和城市产业、商业以及生活模式。

6.现行的规划制度规范、指标、标准严重的制约着合理的市场修复和纠错可能。而如此形成的制度、规范、标准则越来越“健全”,更加助长了城市的僵化发展和非人性功能发展,中国如不彻底清理这些三十多年来建立的建筑法规体系,我们将很难面对我们脚下的山水人性城市,很难记得住儿时的乡愁记忆!

7.规划专业的基础科学建构完全忽视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规划专业对于地理学科的交叉、生态学科的交叉、社会心理学科的交叉、文化艺术的交叉异常缺乏,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在众多院士的提议之下,已将风景园林规划学科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这必将为生态科学建构提供良好的学科平台,然而该学科的现有学科背景和丰满度及其综合性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建议学科委员会集思广益,用生态文明的开放属性来建设这一重大的生态思想学科。

(二)横向的生态科学思维缺位是规划科学条块分割,无法兼顾综合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个生态圈整体,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完整有机,不可分割,因此面对生命地球的生态科学同样也是广泛关联,有机统一,面对大地环境的规划使用,其学科建设必须是多元交叉的有机统一,而当下的横向生态学科缺位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发展和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1.生态科学到目前为止依然在工业科学体系下分科研究。当下的生态科学是建立在经济数据模型和城市开发目标模型之上的分科制学科,并没有和现实有机的、历史、文化的自然城市可持续发展互动。

2.生态科学的学科基础不复存在。当下生态科学的基础性学科缺位严重,无法应对整体自然生态体系研究和整体城市人文社会研究,动态数据缺乏,学科体系距离规划实用距离遥远。

3.生态科学的社会、政治、文化属性缺乏系统整合。一直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机制没有生态生长机制,纯粹社会和主流文化鲜明简单,无法面对复杂中国的生态现实。

4.生态科学的横向切面整体社会没有意识.如何进行横向切面的生态社会总结,其关键点、关键环节在何方,如何有效的进行生态横向总结和控制一直是困惑规划界的核心问题,生态学科的缺位导致生态思想和人才的奇缺,进而导致生态规划的全局性问题凸显。

5.互联网机制是生态机制的先导和雏形。互联网时代和云计算所决定的的大数据时代必将是生态科学规划决策和应用的核心横断面,为此国家应大力推动生态规划和智慧数据利用规划的耦合,必将对中国的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规划和引导决策体系。

(三)事权的集权决策制度则强化了条块分割的强度和影响力

1.纵向逻辑决策。当下的城市规划审批基本变成了地方首长的施政表达式,是地方首长个体能力和规划团队个体能力的综合经验展现,而绝不是地域、城市社会、学科研究、市场需求的综合逻辑决策,因此纵向的逻辑决策最容易开展,同时也最易形成逻辑缺漏甚至逻辑倒置,更多的时候是完全服从于地方的经济利益和部门乃至团队、个体利益体现,规划工具和技术手段有时候完全变成权力工具和利益代言,最终形成可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停滞、凋敝。

2.市场竞争平衡协调。长期以来的市场需求与民主参与之复杂度从自然角度很容易弱化,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该片段很难发挥其作用,仅百年的社会动荡使得中国未能具有健康、稳定的市场协调机制、体制,而三十年的实验并未能形成有机生态的市场机制,有待长期持续的稳定政治环境去培育。

3.横向关联规划。规划的实质是横向的,复合的和平衡生态的机制,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规划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规划师仅仅是在面对一系列问题时才被迫进行横向有限度关联,造成一次次缺憾,应当从规划教育到规划人才构成、规划管理、规划行政、规划整合多方面系统的形成生态规划理论,从程序和方法手段上推动规划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思想。才能最大可能的完成横向整合。面对自然有机环境,才能“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市场需求缺位决策是规划理论体系的畸形发展、自我内部循环的社会土壤

解放市场需求和消费。确立市场需求的主体投资引领地位; 建立市场需求、消费环节参与的体制机制; 控制市场行为的生态自然底线; 鼓励需求市场“审批”规划。

(五)行业纵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自我繁衍机制是工业化思想纵深发展的技术基础

一 是人类社会单元——家庭的纵向传承是行业纵向传承的基础。纵向传承具有自然社会属性,这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生存延续的必要结构,纵向传承是自然的、发展的、稳定的,而横向传承则需要社会和个体、家庭的多维努力才能持续发展。二是行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三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开放制度是核心。四是教育的综合性和生态竞争是破除行业纵向发展的关键。教育的多元选择一直在中国未能实现,高考报考志愿时每个批次的院校仅仅为一个选择就是核心,教育竞争应该彻底的放开,理论上说每一个学生应该有愿望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教育竞争的结果就是思想和理论以及技术竞争的落实,也是建立生态科学的思想意识基础。五是破除行业壁垒,打通学科交叉是引领行业创新的基本条件。当下行业壁垒及其资格资质认定是固化行业的牢笼,而行业协会的利益化和集团化又在强化这一结果,名为规范行业技术标准,实则建构行业发展的囚笼,必须从行业有机自然融合角度大力破除。

要彻底的从工业文明思路走出来,回归的生态自然目标体系,建设美丽家园和山水城镇,重视乡愁人文情感和自然生态的基本关怀,我们必须要克服以上五个方面所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建立综合有效的生态科学体系和整体有机的生态文明思想技术体制,而当下的行政体制、技术体制、教育体制、金融土地体制则依然是适应条块分割的管理细节,必须系统、科学的梳理清理,形成全面适应生态、低碳、环保、有机的社会发展机制。

概括而言顶层规划需要做好以下核心几条:一是资源环境方面:强化资源环境环保及生态限制审批,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审批,逐步弱化或取消建设规划审批,彻底扭转空间形态规划审批行政垄断制约生态的现状格局;二是行政管理方面:强化个体城市传统升级产业市场作为主体的区域治理结构改革,弱化地方各省一刀切集权管控,培育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耦合发展;三是人才方面:强化生态思想,生态美学和生态机制的教育学科、教育制度改革,让学生选择学校成为主体选择;四是公民社会方面:强化民间生态规划参与和民间生态智库发育,倡导生态平等竞争机制及市场平衡;五是市场机制方面:明确市场为主体的顶层规划发展机制,强化顶层机制既市场机制的基本生态规则。六是规划程序方面:应明确规划的“负面清单”并明确生态规划的基本程序原则和公开公示的基本关键环节生态指标,包括:(1)界定城市活动干预自然的底线。(2)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3)政府确定不做什么。(4)市场需求确定做什么。(5)重视传统产业升级。(6)同时规划新型产业地域化生产,低碳发展地域主题产业。(7)推动人文历史文化保护与传统生活方式、生活肌理空间保护。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人居环境研究所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愁规划生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九月的乡愁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回头一望是乡愁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