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结勒迪克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浅析
郭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结勒迪克增金矿位于塔城市北约40 km,处在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和成吉思塔尔巴哈台成矿带的南东延伸部位,火山活动及岩浆侵入活动非常强烈,构造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萨吾尔山-二台古生代岛弧带上的结勒迪克增-喀拉扎尔晚古生代成熟岛弧带,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金矿体主要沿断裂分布在闪长玢岩蚀变带中。
金矿体地质特征构造新疆
结勒迪克增金矿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塔城市塔尔巴哈台山中段,处在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和成吉思塔尔巴哈台成矿带的南东延伸部位,并与境内北东向白杨河-乌伦古成矿带的西端相复合,自早古生代以来古生代一直处在岛弧环境,火山活动及岩浆侵入活动非常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结勒迪克增闪长岩杂岩体呈东西向椭圆状分布于整个测区,该岩体内部有7个规模较大的侵入体,各侵入体之间均为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具多期次侵入特征,该岩体共划分为5个侵入次,说明该区后期岩浆活动频繁,热液充足。大地构造位于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之准噶尔微板块的萨吾尔山-二台古生代岛弧带上,该区位岛弧带内的结勒迪克增-喀拉扎尔晚古生代成熟岛弧带上,该构造单元内部褶皱构造和断裂极为发育,构造形迹极为复杂,区内总体为一复式向斜构造,核部为石炭系,两翼为泥盆系,在其翼部和核部断裂构造发育;局部还发育有轴向呈南北向的小规模褶皱,受岩浆侵入作用影响,使得接触蚀变作用强烈,在该构造单元内,与安山质岩浆关系紧密的元素Au、Ag、As、Sb、Pb、Zn、Cu、W、Sn、Mo、Bi显示出高的背景区,而与玄武岩浆关系密切的Cr、Ni、Co元素显示低背景区,在该带上主要形成元素组合为Au、Pb、Mo、As-Ag、Cu、Pb、Zn、Mo-Ag、Cu、Zn、Mo的地球化学异常。该单元内异常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显示出受断裂构造和闪长玢岩体控制的特征。
区内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由火山碎屑正常沉积和硅质岩为主的沉积建造组成,岩性主要由含火山碎屑中细粒砂岩、细-粗砂岩组成。侵入岩主要为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闪长玢岩,主要由浅成的岩株、岩基,见强的热液蚀变或交代现象。岩性为闪长玢岩为主,根据其结构和成分的差异分为:角闪石斑晶细斑闪长玢岩、角闪石斑晶粗斑闪长玢岩、长石斑晶细斑闪长玢岩、长石斑晶粗斑闪长玢岩,其中最广泛分布的是角闪石斑晶细斑闪长玢岩,其余岩均呈孤岛状、脉状、透镜状分布其间,岩体的多期次给成矿保证了充足的热液。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以近东西向为主(图1),断裂在该区起着容矿、控矿作用,断裂带宽2~40 m,主要由碎裂岩化岩石、初碎裂岩、碎裂岩组成,碎裂岩化多发育于断裂带外侧的闪长玢岩中,宽几米至几十米,岩石被不同方向的节理裂隙所切割成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碎块,碎块之间出现轻微的位移,沿节理裂隙多出现绿泥石等蚀变矿物,初碎裂岩发育于断裂带近中心处,宽几米,岩石出现碎斑结构,岩石碎块之间出现严重的位移,长石石英等矿物破碎,出现绢云母、绿泥石、硅化、孔雀石化及黄铁矿(少量)等构造及热液变质矿物,岩石具弱金、铜矿化,金品位1~3 g/t;铜品位0.5%;碎裂岩分布于断裂核心部位的闪长玢岩与砂岩接触带上,呈带状产出,宽0.3~2 m,岩石为碎斑结构,碎斑多为尖棱角状,岩石中出现石英团块、黄铁矿-石英团块、绢云母化、绿泥石、硅化等构造及热液蚀变矿物及矿物集合体等,岩石中绢云母弯曲扭折、石英具波状消光,碎裂岩多为金矿体。
图1 构造简略及矿脉分布图
矿区位于HS-6综合异常中,该异常主元素为Bi、Au,相伴出现As、Ag、Cu、Pb、Zn元素异常。各单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套合度高,多数元素异常具组分分带特征。其中Au元素峰值为测区最高值,高达280.0×10-9;异常内部分异程度高,衬度大,浓度分带清晰。Bi元素峰值高达0.97×10-6,外、中、内三个浓度分带清晰;异常面积最大。Ag元素峰值高达0.743× 10-6,内部分异程度高,衬度较大,外、中、内三个浓度分带清晰,面积大,异常主要对应闪长玢岩岩体。
结勒迪克增金矿区目前圈出1条金矿(化)体,平均宽1.80 m,长约180 m,产状150°∠78°,其中含铜平均品位0.50%,含金平均品位2 g/t。
矿石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闪长玢岩,灰色、斑杂色,块状构造,浸染构造,斑状结构。具轻微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及绿帘石化。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及褐铁矿。黄铜矿呈形粒状,粒度0.05~0.3 mm,次生氧化物为孔雀石,含量0.28%~1.12%。黄铁矿呈半自形粒状,粒度0.2~1.0 mm,含量0.2%~0.8%,大部分被褐铁矿交代。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孔雀石。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等。构造主要为块状、稠密浸染状构造等。
(1)成矿物质来源
通过1∶5万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结勒迪克增杂岩体Au元素峰值最高可达280.0×10-9,铜元可达175.0×10-6,后经地化剖面查证,铜金元素异常较为明显,Au元素值可达430×10-9,Cu元素值220×10-6,砷锑银元素异常与金、铜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由此认为结勒迪克增金矿矿物质主要来自上侵的闪长玢岩杂岩体。
(2)控矿构造
矿区内近东西向断裂构造较发育。该组构造既控制了蚀变带又控制矿体,金矿体均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该组断裂为含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和赋矿空间,起着容矿、控矿作用。
(3)岩浆作用
结勒迪克增铜金矿赋存于结勒迪克增中酸性杂岩体中,该中酸性杂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热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萃取、运移和富集。
(4)成矿过程分析
①在中泥盆世至中石炭世,萨吾尔山地区属地槽型沉积环境。在此期间沉积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建造、火山复理石建造、陆源碎屑建造。至中石炭世大陆安山岩-流纹岩建造形成,地槽发展期结束。这些沉积的岩层中金的含量较高,形成了塔斯特金矿的初始矿源层。
②华力西中期侵入的闪长玢岩形成了结勒迪克增中酸性杂岩体,闪长玢岩带有大量的铜、金元素,它们在侵入过程中又从地层中萃取了一定量的金、铜元素,从而形成了结勒迪克增铜金矿的最主要的矿源层。
③华力西中期构造运动在结勒迪克增中酸性杂岩体中形成了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主断裂和次级断裂,并产生了一定宽度的构造破碎带。这些断裂构造破碎带为后期侵入岩提供了通道。
④华力西中期较晚侵入的闪长岩岩脉、花岗闪长斑岩体等小侵入体,沿杂岩体中断裂构造破碎带灌入,其带来的岩浆热液造成了闪长玢岩中的金元素活化迁移。含矿热液沿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形成了铜、金矿体。
(5)成因类型分析
上述特征说明,成矿元素金主要来自构造-热液活动,并有可能从一定深度的闪长玢岩中获得了部分成矿物质,即在闪长玢岩侵入活动结束后,发生了东西向的构造活动并伴随着小规模的岩浆侵入和热液活动,含矿热液上升并从早期闪长玢岩中吸收部分铜、金元素,在北东向断裂中充填成矿。
通过以上成矿因素分析,结勒迪克增铜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
(1)通过对资料的深入研究结勒迪克增金矿的形成与构造、岩浆岩有着直间的关系。
(2)结勒迪克增金矿赋存于结勒迪克增中酸性杂岩体中,该中酸性杂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热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萃取、运移和富集。
(3)结勒迪克增金矿成矿元素金主要来自构造-热液活动,构造起着容矿、控矿作用,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收稿: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