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移动拍摄”的应用技巧
□刘琦
移动拍摄就是拍摄者通过或横向或纵向移动摄像机摄取连续运动画面的一种拍摄方法。由于移动拍摄的镜头是随着拍摄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其画面内容更为丰富,镜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为强烈。随着党员教育片拍摄手段的多样化,移动拍摄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党员教育片的拍摄者们更为熟练地掌握移动拍摄技巧。
拍摄者在进行移动拍摄时,重点需要解决的就是移动稳定性问题,这也是移动拍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只有保证移动镜头拍摄到相对稳定的画面,才能确保镜头的表现力。
由于移动拍摄时,镜头是随着摄像机的运动而运动的,因此必然会导致画面出现晃动。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晃动呢?最常见的办法是使用摄影台车,就是根据拍摄要求预先铺设轨道,然后把摄像机固定在一架装有轮子的平台上,让平台在轨道上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镜头晃动。除了轨道外,有一种被称作“斯坦尼康”的移动拍摄器材也能有效防止镜头抖动。它的升级版——手持陀螺仪稳定器Movi M10,则更加轻便灵活,将摄像机固定在稳定器上,即便拍摄者跟随被摄主体跑动,也能获得稳定的画面效果。不过,无论是摄影台车,还是移动拍摄稳定器,都价值不菲,对于党员教育片拍摄单位尤其是县级电教中心来说,要配齐上述设备还是有些奢侈的。那么,在没有这些设备的情况下,能不能进行移动拍摄呢?答案是能。
尽管采用简陋方法所摄取的移动画面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技巧,画面就能够达到编辑要求。比如利用轮式三脚架进行移动拍摄,只要选取一块平整的地面进行拍摄,其画面抖动感就不会太明显。当然,拍摄者关键还是要掌握更多徒步拍摄技巧,以保证移动拍摄的画面稳定。徒步移摄要求摄像者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而应双腿曲膝,身体重心向下移,踮着脚行走。腰部以上要正直,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减少行进中身体的起伏。腰、腿、脚三者一定要协调配合好,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徒步拍摄按行走路线不同,还可分为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及跟随移动拍摄四种方式。
首先是前后移动拍摄。前后移动是移摄最基本的步行方式。在拍摄移动目标时,摄像者应在移动目标的前面并保持适当的距离,镜头对准目标的正面。摄像者随着目标的前进而平稳地向后退,行走路线要与被拍摄者始终保持一致。由于是面对面的拍摄,被拍摄者的一切表情、动作一览无余,便于摄像者捕捉行进中人物面部的细微之处,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这种情况下,应将特写镜头很好地利用起来。在使用前后移动的步行方式拍摄前,一定要弄清目标的行走路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路面不平或有障碍物,就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免影响拍摄效果,甚至跌倒。
其次是左右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也就是侧步行走拍摄,摄像者与被摄主体的线路平行,这就需要拍摄者侧步行走拍摄。这种拍摄方式与前后移动拍摄不同,在拍摄过程中一般很少采用大特写镜头去刻画人物的细节,而通常强调主体行走的路线或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左右移动拍摄时,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这种走法与前后移动的步伐有很大不同。如果想向右边侧步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将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将身体的重心慢慢移动到左脚上,然后将右脚向后并绕过左脚站稳,重复以上的动作,就会完成整个拍摄过程。
再次是弧形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就是摄像者以圆形或弧形的方向移动,而不是直线移动。弧摄的步行方式基本与侧步行走的步行方式相同,只是行走路线有区别。弧摄的弧度应保持在120°~180°之间。在整个片段中,主要目标都应该维持在画面中央。用弧摄的方法去绕着一个静止的景物(如对一座喷泉、一座雕像甚至一束花进行拍摄),要比站在原地拍摄的画面更生动有趣,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出静止景物的深度和层次。
最后是跟随移动拍摄。这种拍摄方式在纪实性专题片或纪实性长镜头中运用比较多。并不是摄像师不愿意使用轨道车进行移动拍摄,而是片子或镜头本身的体裁、风格要求限制了使用轨道车。譬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纪实性系列电视片《中华之门》《中华之剑》等等,片中大量的移动镜头都是肩扛、手持移动拍摄的。在追捕毒贩、围歼持枪歹徒的战斗里,摄像师不可能使用轨道车来进行移动拍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空间和环境条件受到了限制,摄像机和摄像师都必须很好地隐蔽起来,否则不但拍不到镜头,还会暴露目标,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在这个节骨眼上,摄像师只要能够抓拍到纪实性镜头,整个电视片几乎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尽管摄像师移动拍摄的镜头画面是摇摇晃晃的,但在观众看来还是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的。这时电视画面的质量退居第二位,而纪实性纪录上升为第一位。当然,我们在进行移动拍摄时,切不可忽视时机问题,也就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同步性问题,要极力做到“人动机动,人停机停”。此外,控制好移动画面的比例关系,也有助于确保画面的稳定性。
跟随移动拍摄首先要保证镜头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一致,还要保证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和面积相对稳定,两者缺一不可。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就是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景别相对稳定。如果是近景,就始终是近景;如果是全景,就始终是全景。其目的是通过稳定的景别形式,使观众与被摄主体的视点、视距相对稳定,对被摄主体的运动表现保持连贯,进而有利于展示主体在运动中的动态和动势。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基本保持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运动,因为镜头大幅度和次数过频的上下跳动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画面的平稳运动是保证观众稳定观看的先决条件。
从《开拍了》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领悟摄像机在运动中拍摄对象的要领,运动画面构图仍须注意起幅和落幅部分的平稳与完整。在实际的电视摄像中,为了表现主体的运动过程,摄像机并不是单一形式的运动,而是综合多变的,即推、拉、摇、移等镜头穿插着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利用镜头运动(变焦推拉)替代摄像机运动(运动推拉),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像背景的包容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摄像者纯熟掌握诸多运动变化技巧。与镜头运动技巧相制约的理论认识是:运动摄像过程中应尽可能让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多拍固定画面为好,过多的推拉摇移易使观众眼花缭乱。可以说,推拉摇移过滥会伤及专题片的制作质量。
在镜头综合运动中,景别、角度等诸多造型手段都不是孤立地出现和发生作用的,往往共同为构图发挥作用。在综合运动的画面中改变景别时,同样需要目的清楚,推拉心中有数,停得果断。跟随运动时,要始终将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景别之中,并且在相对稳定的画面位置上,做到内部秩序井然。也就是说,镜头运动应力求平稳,每次转换与人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机位变化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将被摄主体的形象控制在景深范围之内。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