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予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馨予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脑出血;护理;健康教育
脑出血后,于患者临床护理中予以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于临床护理中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基底节出血45例,脑室出血23例,小脑出血12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52~74岁,平均(64.2±4.3)岁。随机将本组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文化程度及一般体征比较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于临床护理中行常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脑出血基础知识介绍、用药指导、告知注意事项及简单功能恢复训练指导。
观察组40例患者则与临床护理中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教育措施如下:
1.2.1 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不同患者因病情、生活环境、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健康教育需求也不同。健康教育实践中,护理人员在评估调查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患者对脑出血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2)患者的学习能力;(3)患者自身所处的环境因素;(4)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通过评估调查,能够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所需的教育内容,从而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1]。
1.2.2 实施需求性健康教育措施 在了解不同患者不同健康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脑出血疾病知识介绍。积极开展有关脑出血疾病知识的宣传讲座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术后并发症类型等,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指导患者对危险因素予以积极预防,并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高先兆表现,能仔细观察并及时发现异常,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2)情绪调节。过分激动的情绪易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增加肾上腺素,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血管破裂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稳定、安静的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并鼓励患者自主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过累,促进身心的放松[2]。
(3)血压控制指导。血压控制是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关键。健康教育时间中,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血压自我监测方式,提高患者血压的自我控制效能。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指导了解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找出血压峰值时间和谷值时间,叮嘱患者适时服用降压药,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防止再次出血。
(4)日常生活行为指导。酗酒、暴饮暴食、饱食后沐浴等都是影响脑出血的不良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鼓励患者戒烟戒酒,宜食低盐,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并发症预防指导。 一是肺部感染预防指导。加强患者排痰指导,并协助叩背,防止痰液坠积,以利于痰液排出。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进餐后及时漱口。减少陪伴及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二是压疮预防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定时翻身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每2 h翻身1次,并予以示范指导,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同时,叮嘱患者定时温水擦身、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便秘预防指导。脑出血患者卧床后因肠蠕动减慢,易出现便秘并发症。而便秘可增加腹压,有再次出血的危险。因此,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遵医嘱行开塞露肛注或低位灌肠,及时预防便秘。
(6)康复指导。脑出血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早期指导患者积极做肢体的运动训练对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患肢失用性萎缩或功能丧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实践中,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适用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患者及时参考康复训练中,树立长期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1.3.1 健康教育满意度 采用数字评分法,分别对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针对性三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3]。
1.3.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χ-±s)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健康教育满意度,见表1。
从下表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针对性三个项目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术后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压疮,1例便秘),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术后共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肺部感染,3例压疮,2例便秘),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6/4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脑出血,亦称脑溢血,主要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同时也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临床护理中,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病体早日康复的关键。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系统性健康教育,即在分析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实施需求性、全面性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于脑出血护理中予以患者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1 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对比分析(x-±s)
[1]崔粉桃,刘宽荣.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1):2730-2731.
[2]邹思薇,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01):302-303.
[3] 马晴,赵素娜. 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8(36):236-237.
R473.6
B
1674-9316(2014)05-009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5.056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调查分析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针对性三个项目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脑出血护理中予以患者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