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路 田丹丹
(1.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37;2.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100044)
随着城市集约化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北京面临着土地资源、生存空间更高的扩张需求。古都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的集聚本质也呈现出愈来愈尖锐的矛盾。在城市形态上的集中体现:旧城内部大规模的历史空间被改造和更新,使原有城市风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空间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北京则明显出现了空间发展的断层现象。要协调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的关系,使其有机联系、融为一体,避免二者在空间层面的发展出现断层,就需要设法减少环境要素之间的硬性连接或直接碰撞,适度在二者之间融入一定的中性介质,实现城市新旧空间形式的缓冲过渡,从而达到维系城市历史空间风貌,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的完整性[1]。目前,北京旧城中大多数地铁站域的地下空间处于分散、自主开发状态,与周边地下空间和地上设施的连通性不强,缺乏与城市其他设施的有机整合和综合开发。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环境差,没有形成系统,历史文脉的延续有待加强。这就要求地铁站点空间设计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城市设计和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对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
当对物质的需求在经历了补偿性的盲目增长后趋于理性时,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的杰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因此,对旧城的整体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依然是旧城,坚持旧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旧城整体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强调:应进一步加强旧城的整体保护,制订旧城保护规划,加强旧城城市设计,重点保护旧城的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保护的重要内容[2]。
现今,各种能带来活力和繁荣的元素构成了城市的形态,城市不再局限于空间中,而是有了“距离-时间”的概念,城市地铁站肩负的城市功能越来越大。地铁车站不仅是地下交通网的核心组成;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的空间新型元素和景观聚焦点,是展现城市文化与品位以及城市面貌的重要载体和舞台,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是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节点,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承载和体现城市文明。作为现代化大城市主要运输手段之一的轨道交通,既是载运乘客的便捷工具,也同样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和城市历史风貌的功能[3]。
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引领中国21世纪城市建设的龙头,已经成为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魅力的捷径。目前,我国在旧城中的地铁车站开发建设中,如何处理地铁建设与历史城市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地铁建设的重要问题。对层次结构的研究将有利于获得对历史城市中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更全面、更本质的认识,进而在具体建设中确立系统工程的概念,逐级把握,分层控制;利于统筹全局,协调单体最优与总体最优、短期最优与长期最优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
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研究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各层次间相互关联而又各有侧重,宏观层次定性,中观层次细化定性并初步定量,微观层次细化定量。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地铁线的建设、地铁车站的布局,将对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城市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功能结构等都将相应随之发生改变。明确地铁车站的建设对城市系统的影响,对城市布局、形态的要求,适时地提出对策,适应此种变化,满足发展的要求,则可以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美化城市形态,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竞争力。宏观层面影响城市的空间格局,是研究的重点,主要从城市规划、线路布局和旧城整体保护三者的关系(见图1)进行论述,对于北京旧城中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具有重要的控制与引导意义。
图1 多层位面叠加
对于地铁站域开发对周围历史文保单位产生影响范围的分析,有不同的标准。笔者选用站点周围500 m作为研究的范围,并将0~500 m范围作为核心圈,相邻地铁站500 m以外中间距离作为影响圈。在核心圈内,主要研究历史文保单位对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的重要功能类型、布局形态的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把城市空间织补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来研究,包括城市空间地上地下的衔接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在影响圈中,重点研究衔接空间的各功能选择与布局,以及与核心圈的连接方式。中观层面侧重理论和方法在节点空间中的具体实施。
经实地调研得知,旧城区内共有37个地铁站点,其中站点周围500 m范围内有文保点的占35个(见图2)。
图2 旧城中地铁站周围500 m文保点分布情况
微观层面的目标研究侧重于对建设技术、室内装饰和政府政策等的研究,虽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并非本研究的重点,故不进行论述。
北京旧城中一些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处于分散、自主开发状态,与周边地下空间和地上设施的连通性不强,缺乏与城市其他设施的有机整合和综合开发,导致站域空间资源的浪费或损失,甚至为后续发展带来隐患。
地铁站大多忽略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如西直门地铁站(见图3)。由于建设较早,周边建筑建设的时间间隔较长,建筑风格不统一,协调性较差。
图3 西直门地铁站及周边建筑
地上地下空间没有形成系统,降低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如阜成门地铁站B出口(见图4),十分隐蔽,很难觅其踪影。
图4 阜成门地铁站B出口现状
在以往的一些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忽略了地铁与街道、广场以及建筑之间的关联,导致了对城市空间体验的连续性和艺术性缺失,街区的可识别性和场所感欠缺[5]。如天坛东门地铁站A出口(见图5),紧邻北京天坛,没有与其很好地结合,反而由于出入人员众多造成小面积的交通拥挤,破坏了地面景观。
图5 天坛东门地铁站A出口现状
地铁站作为关联的都市空间紧密地连接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活动,这就要求地铁站点空间设计在满足基本交通使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城市设计和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对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
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许多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将地铁线网规划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宏观层次上加强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使之更加明确和密切。
例如,穿越北京旧城的地铁6号线,由于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部门的介入,最终确定的便是听取各方意见后的修改线路,在从阜成门进入内城的北海段上,将原设的西四站、北海公园站、美术馆东街站更换为平安里站、北海北站、南锣鼓巷站、中国美术馆站等4个站。换句话说,6号线向北推移,避绕紫禁城,经东皇城根绕到东四,再向东行(见图6)。
图6 北京地铁6号线避绕紫禁城
实践证明,由于6号地铁线路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密切配合,使线路走向和车站位置得到合理的确定,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减弱了对周围文物的干扰,并且改善了旧城的环境和面貌。所以,地铁线路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是密切相关的,城市规划需要地铁,地铁也离不开城市规划[6]。
北京旧城地面遍布遗迹,其中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 383 hm1,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由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而造成的旧城区开发限制条件多等现实问题,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必然。资料显示,旧城区地下空间面积已达到675.321 7万m1。由此可见,现代空间的融入,打乱了旧城特色空间的布局[7]。
随着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各地铁站点空间可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节点,形成城市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的过渡空间。在大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下,对地铁站点空间设计中观层次的研究,更能有效地促进其肩负起串联旧城历史空间、延续历史文脉的责任,如北京南锣鼓巷站的空间设计。
5.2.1 织补城市肌理,塑造特色空间
南锣鼓巷站作为北京地铁6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和南锣鼓巷的交会处,站点周围500 m范围内有2个文物保护点——板厂胡同27号四合院和僧王府。这一地区不仅处于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并且还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僧王府的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北京首次在旧城修建地铁过程中尝试“织补”工程(见图7),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建设,恢复城市肌理。通过复建传统四合院、恢复“里坊制”棋盘格局等方式,逐步恢复印刻着北京古老记忆的老建筑及街区的历史风貌[8]。
5.2.2 对地铁站一体化设计
如图8所示,对地下空间与地铁站厅及出入口通道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和古旧建筑风格相一致的出入口,使之与周边历史风貌相协调并与之融为一体[9]。从保持“城市肌理”入手,参照北京各种老版地图,结合地铁建筑的功能,精心推敲布局,最大限度地保留恢复原有胡同走向和院落布局。车站空间的设计也对城市地上空间印象进行了呼应,展示着该城市区段所体现出的文化特点。其设计手法是古为今用,再现“古巷风情”的特点。空间以经典的红白灰为主色调,融入以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红加金色点缀。天花中国红“双人字结构梁”的运用,柱身以中国红加金色传统纹饰点缀,墙面以典型的胡同元素加以修饰,彰显出北京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图7 南锣鼓巷站织补项目规划方案
图8 南锣鼓巷地铁站空间一体化设计
5.2.3 强化交通功能,更注重人性化需求
作为现代交通设施,其功能性、实用性自然十分重要,人性化设施设置的标准较以往线路也有显著提高。站点出入口前都设置一定规模的人流集散广场,并在广场内安排一定量的树池椅,可作为乘客短时休憩的场所。同时,南锣鼓巷站也进行了步行系统的优化设计,避免了由于出入口的设置带来的步行空间不畅等问题。
5.2.4 “楔形”车站
为避让遗址,南锣鼓巷车站被挤成“楔形”(见图9)。
图9 楔形的南锣鼓巷站
目前,国内外关于旧城中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的论述较少,大多数是针对轨道交通、城市设计和历史名城保护提出的相关理论,如TOD理论、图底-连接-场所理论、城市触媒理论和城市织补理论等。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提取有用的观点和经验予以借鉴,更好地解决地铁站空间设计中产生的问题,梳理出适应北京旧城区的地铁空间设计模式及原则:
1)线路设计与城市规划配合协调;
2)站点空间与城市空间设计一体化;
3)以交通功能为主,引入文化元素,串联城市空间,延续历史文脉;
4)合理施工,加强防护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建筑的扰动及破坏[10]。
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发掘及科学合理的艺术表现,已成为地铁设计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把自身文化特色体现在地铁空间中,并结合巧妙的构思与适当的表现,才能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特色化城市地铁。北京是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更要因地制宜,重点保护北京旧城的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以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分层控制,逐级把握统筹,力求创造出与旧城整体保护相适应的地铁站点空间,这对促进旧城的更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田丽娟,夏健.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融合:城市设计解读[J].现代城市研究,2008(3):56-60.
[2]吴唯佳,宁阳.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问题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0(2):98-104.
[3]李睿,王强,曹传明.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3):248-250.
[4]赫磊.城市地铁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建设模式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5]尹从峰,夏海山.地铁站中的空间情节[J].城市公共交通,2010(6):40-42.
[6]钱星.城市规划与城市地铁选线设计融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68-69.
[7]张悦.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5.
[8]吕斌.南锣鼓巷地区的空间格局与历史文化价值[J].北京规划建设,2013(1):98-103.
[9]吴晓云.地铁站内外衔接空间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0]匡俊国.地铁站域融入城市[D].天津:天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