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芹++++++张利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术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并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和嗅觉的改变。 结果 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第4、8、12、16和20周末时的嗅觉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末,实验组存在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嗅觉
[中图分类号] R7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33-02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且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和能最大限度保存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主流术式。本研究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其对患者嗅觉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求取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3±8.4)岁,平均病程为(4.2±1.5)年,依据1997年的海口标准,Ⅱ型1期21例,Ⅱ型2期14例,Ⅱ型3期13例,Ⅲ型1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5±5.7)岁,平均病程为(4.1±1.3)年,其中Ⅱ型1期22例,Ⅱ型2期15例,Ⅱ型3期12例,Ⅲ型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和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术前1周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术前3天静脉滴注20 mg地塞米松,1次/d,术前3天及手术当天进行负压置换洗鼻及止血敏肌注,1次/d,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进行术前评估。实验组:麻醉后,采用Messerklinger 术式将较大的鼻息肉清除,分离并切除钩突,开放病变鼻窦,开放病变额隐窝和蝶窦口。对照组接受传统摘除术。
1.3 术后治疗方法
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常规填塞鼻腔,2 d后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用达芬霖喷鼻以收敛鼻腔内肿胀黏膜,(1~2)次/d。术后3~5 d冲洗术腔分泌物和血痂,术后1周以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对鼻腔进行局部喷雾治疗,全身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出院后定期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无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肉芽肿和肥厚组织形成、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较多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窦口闭锁或开放不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嗅觉检测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4、8、12、16、20周时嗅觉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2。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P<0.01)。而对照组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P>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24周临床症状比较
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60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占1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存在症状,占3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6,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态反应与感染是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因素。鼻黏膜因变态反应和感染发生长期肿胀,大量的分泌物堵塞鼻腔,引起淋巴回流不畅和黏膜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鼻息肉逐渐形成,因解剖位置变异进一步增加感染几率[3]。
传统手术方法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因创伤大、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等原因不宜在临床推广。鼻内镜手术可在监视器屏幕上进行可视性手术,病变范围和部位清晰呈现,可彻底切除病变、对组织损伤小和有效保存鼻腔的功能和结构。因此鼻内镜因其可无死角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再加上适当药物辅助治疗,对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及在术后恢复和防止复发上都有积极意义[4-7]。研究表明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78.3%,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出现临床症状例数明显少于照组(P<0.05)。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导致患者嗅觉功能退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许多研究提出可能与气体无法通过阻塞的鼻腔到达嗅上皮、各种原因引起嗅细胞数量大大减少有关[8,9]。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可彻底解除堵塞因素、增加了鼻腔容积、阻力减小,故嗅觉可得到改善。鼻内镜手术除传统手术的优点外,还可将前后组的筛窦开放,使鼻甲向外侧形成一定的偏移从而扩大嗅裂,这对患者嗅觉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12]。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术后第4、8、12、16、20周时患者嗅觉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传统术式病灶切除不彻底、损伤了正常鼻黏膜组织、术后持续性感染有关。
综上,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且患者术后不良症状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红.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44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5-177.
[2] 杨军,刘兆波.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07,35(6):696.
[3] 高士杰.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30-131.
[4] 李卫民. 46例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11):26-27.
[5] 熊德明. 经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28-129.
[6] 符牧,李春林.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24):100-101.
[7] 曹雪秋.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9-1400.
[8] 程宇峰.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 34 例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2,18(5):670-672.
[9] 李银仓. 6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29-130.
[10]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 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1] 洪元庚.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145例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10,38(4):479-480.
[12] 郏雪峰.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鼻炎的16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64-65.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术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并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和嗅觉的改变。 结果 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第4、8、12、16和20周末时的嗅觉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末,实验组存在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嗅觉
[中图分类号] R7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33-02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且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和能最大限度保存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主流术式。本研究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其对患者嗅觉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求取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3±8.4)岁,平均病程为(4.2±1.5)年,依据1997年的海口标准,Ⅱ型1期21例,Ⅱ型2期14例,Ⅱ型3期13例,Ⅲ型1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5±5.7)岁,平均病程为(4.1±1.3)年,其中Ⅱ型1期22例,Ⅱ型2期15例,Ⅱ型3期12例,Ⅲ型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和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术前1周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术前3天静脉滴注20 mg地塞米松,1次/d,术前3天及手术当天进行负压置换洗鼻及止血敏肌注,1次/d,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进行术前评估。实验组:麻醉后,采用Messerklinger 术式将较大的鼻息肉清除,分离并切除钩突,开放病变鼻窦,开放病变额隐窝和蝶窦口。对照组接受传统摘除术。
1.3 术后治疗方法
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常规填塞鼻腔,2 d后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用达芬霖喷鼻以收敛鼻腔内肿胀黏膜,(1~2)次/d。术后3~5 d冲洗术腔分泌物和血痂,术后1周以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对鼻腔进行局部喷雾治疗,全身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出院后定期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无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肉芽肿和肥厚组织形成、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较多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窦口闭锁或开放不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嗅觉检测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4、8、12、16、20周时嗅觉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2。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P<0.01)。而对照组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P>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24周临床症状比较
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60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占1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存在症状,占3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6,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态反应与感染是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因素。鼻黏膜因变态反应和感染发生长期肿胀,大量的分泌物堵塞鼻腔,引起淋巴回流不畅和黏膜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鼻息肉逐渐形成,因解剖位置变异进一步增加感染几率[3]。
传统手术方法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因创伤大、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等原因不宜在临床推广。鼻内镜手术可在监视器屏幕上进行可视性手术,病变范围和部位清晰呈现,可彻底切除病变、对组织损伤小和有效保存鼻腔的功能和结构。因此鼻内镜因其可无死角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再加上适当药物辅助治疗,对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及在术后恢复和防止复发上都有积极意义[4-7]。研究表明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78.3%,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出现临床症状例数明显少于照组(P<0.05)。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导致患者嗅觉功能退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许多研究提出可能与气体无法通过阻塞的鼻腔到达嗅上皮、各种原因引起嗅细胞数量大大减少有关[8,9]。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可彻底解除堵塞因素、增加了鼻腔容积、阻力减小,故嗅觉可得到改善。鼻内镜手术除传统手术的优点外,还可将前后组的筛窦开放,使鼻甲向外侧形成一定的偏移从而扩大嗅裂,这对患者嗅觉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12]。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术后第4、8、12、16、20周时患者嗅觉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传统术式病灶切除不彻底、损伤了正常鼻黏膜组织、术后持续性感染有关。
综上,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且患者术后不良症状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红.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44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5-177.
[2] 杨军,刘兆波.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07,35(6):696.
[3] 高士杰.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30-131.
[4] 李卫民. 46例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11):26-27.
[5] 熊德明. 经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28-129.
[6] 符牧,李春林.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24):100-101.
[7] 曹雪秋.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9-1400.
[8] 程宇峰.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 34 例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2,18(5):670-672.
[9] 李银仓. 6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29-130.
[10]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 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1] 洪元庚.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145例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10,38(4):479-480.
[12] 郏雪峰.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鼻炎的16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64-65.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术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并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和嗅觉的改变。 结果 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第4、8、12、16和20周末时的嗅觉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末,实验组存在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嗅觉
[中图分类号] R7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33-02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且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和能最大限度保存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主流术式。本研究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其对患者嗅觉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求取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3±8.4)岁,平均病程为(4.2±1.5)年,依据1997年的海口标准,Ⅱ型1期21例,Ⅱ型2期14例,Ⅱ型3期13例,Ⅲ型1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5±5.7)岁,平均病程为(4.1±1.3)年,其中Ⅱ型1期22例,Ⅱ型2期15例,Ⅱ型3期12例,Ⅲ型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和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术前1周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术前3天静脉滴注20 mg地塞米松,1次/d,术前3天及手术当天进行负压置换洗鼻及止血敏肌注,1次/d,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进行术前评估。实验组:麻醉后,采用Messerklinger 术式将较大的鼻息肉清除,分离并切除钩突,开放病变鼻窦,开放病变额隐窝和蝶窦口。对照组接受传统摘除术。
1.3 术后治疗方法
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常规填塞鼻腔,2 d后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用达芬霖喷鼻以收敛鼻腔内肿胀黏膜,(1~2)次/d。术后3~5 d冲洗术腔分泌物和血痂,术后1周以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对鼻腔进行局部喷雾治疗,全身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出院后定期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无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肉芽肿和肥厚组织形成、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较多脓性分泌物、息肉形成、窦口闭锁或开放不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疗效对比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嗅觉检测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4、8、12、16、20周时嗅觉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2。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P<0.01)。而对照组组内不同时点嗅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P>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24周临床症状比较
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60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占1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存在症状,占3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6,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态反应与感染是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因素。鼻黏膜因变态反应和感染发生长期肿胀,大量的分泌物堵塞鼻腔,引起淋巴回流不畅和黏膜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鼻息肉逐渐形成,因解剖位置变异进一步增加感染几率[3]。
传统手术方法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因创伤大、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等原因不宜在临床推广。鼻内镜手术可在监视器屏幕上进行可视性手术,病变范围和部位清晰呈现,可彻底切除病变、对组织损伤小和有效保存鼻腔的功能和结构。因此鼻内镜因其可无死角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再加上适当药物辅助治疗,对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及在术后恢复和防止复发上都有积极意义[4-7]。研究表明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78.3%,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周时,实验组出现临床症状例数明显少于照组(P<0.05)。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导致患者嗅觉功能退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许多研究提出可能与气体无法通过阻塞的鼻腔到达嗅上皮、各种原因引起嗅细胞数量大大减少有关[8,9]。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可彻底解除堵塞因素、增加了鼻腔容积、阻力减小,故嗅觉可得到改善。鼻内镜手术除传统手术的优点外,还可将前后组的筛窦开放,使鼻甲向外侧形成一定的偏移从而扩大嗅裂,这对患者嗅觉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12]。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术后第4、8、12、16、20周时患者嗅觉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传统术式病灶切除不彻底、损伤了正常鼻黏膜组织、术后持续性感染有关。
综上,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且患者术后不良症状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红.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44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75-177.
[2] 杨军,刘兆波.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07,35(6):696.
[3] 高士杰.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30-131.
[4] 李卫民. 46例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11):26-27.
[5] 熊德明. 经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28-129.
[6] 符牧,李春林.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24):100-101.
[7] 曹雪秋.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9-1400.
[8] 程宇峰.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 34 例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2,18(5):670-672.
[9] 李银仓. 6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29-130.
[10] 吴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 安徽医学,2011,32(7):926-927.
[11] 洪元庚.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145例的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2010,38(4):479-480.
[12] 郏雪峰.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鼻炎的16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64-65.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