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菜 汤义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6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L-10的变化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 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14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99,P<0.05)。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密切相关。
[关键词] 抑郁症;度洛西汀;白介素-1β;白介素-18;白介素-4;白介素-10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055-03
抑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生率高达11%以上,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1]。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其病理过程[2,3]。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报道尚不多见[4]。本研究观察了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安全性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6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5],且为首次发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其它情感或精神障碍性疾病;②1个月内使用过与情感和精神疾病有关药物;③半年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HAMD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美国礼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起始剂量为30 mg/d,治疗第1~2周加至60 mg/d;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起始剂量为50 mg/d,1~2周内加至(100~250)mg/d,疗程 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18、IL-4、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采集静脉血3~5 mL,2500 r/min,4°C离心10 min后取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水平,试剂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
1.3.2 临床疗效评估[6] 采用HAMD总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HAMD减分率≥75%者,视为痊愈;HAMD减分率≥50%者,视为显效;HAMD减分率≥25%者,视为有效;HAMD减分率在25%以下者,视为无效。其中总有效包括痊愈、显效及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清IL-1β、IL-18、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t=2.86、3.43、2.31、2.42,P<0.051或P<0.01),IL-4、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t=3.35、2.87、2.48、2.25,P<0.05 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值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2.18、2.37、2.28、2.24,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n(%)]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8周期间,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4例,其中恶心、呕吐4例,食欲减低3例,口干3例,头昏1例,嗜睡3例;研究组出现5例,其中嗜睡2例、头昏2例、恶心1例,症状均较轻,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99,P<0.05)。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作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物质,在抑郁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7]。IL-1β是抑郁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炎性因子,IL-1β增高能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活性增高,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过度及脑内5-HT、NE、乙酰胆碱代谢障碍,产生抑郁、焦虑症状[8]。IL-18结构与IL-1相同,可诱导IL-1β及TNF-α等致炎细胞因子生成,与抑郁行为和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IL-4、IL-10主要由Th2淋巴细胞分泌产生的抗炎细胞因子,在抵抗免疫应答抗体产生和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在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中起重要作用[9]。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者明显升高,而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其抑郁症状改善,这些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也明显降低[10]。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可作为抑郁症诊断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指标。endprint
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苯乙胺抗抑郁药,具有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递质系统的神经传导双重作用而进一步发挥抗抑郁作用[11,12]。本研究显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87.89%基本相当,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下降值和IL-4、IL-10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治疗8周后患者的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比率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到了纠正,且度洛西汀较阿米替林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比较,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度洛西汀抑制血清IL-1β、IL-18的释放下调促炎因子和促进IL-4、IL-10的释放上调抗炎因子,使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总之,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黄满丽,许毅. 抑郁症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 14-17.
[2] 赵娜,刘薇,刘洋,等.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92-194,197.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54.
[4] 华彩霞, 朱满连, 周云芳, 等.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16-117,120.
[5] 赵素华,孔洁华,杨婵娟,等. 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2):158-160.
[6] 曾志强, 李顺兰.文拉法辛、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13):41.
[7] Irwin MR,Miller AH.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20 years of progress and discovery[J]. Brain Behav Immun,2007,21(4):374-383.
[8] 文佑芳,邱堂威,彭红星,等. MECT对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79-180,183.
[9] Henry C J,Huang Y,Wynne A,et al. Minocycline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sickness behavior,and anhedonia[J]. J Neuroinflammation,2008, 5(15): 1-14.
[10] 田博,刘彬. 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30-431.
[11] Bochsler L,Olver JS,Norman TR. Duloxetine in the acute and continu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2011,11(11):1525-1539.
[12] 马元业,任俊赏,王润泽,等.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比较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233-235.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
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苯乙胺抗抑郁药,具有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递质系统的神经传导双重作用而进一步发挥抗抑郁作用[11,12]。本研究显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87.89%基本相当,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下降值和IL-4、IL-10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治疗8周后患者的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比率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到了纠正,且度洛西汀较阿米替林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比较,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度洛西汀抑制血清IL-1β、IL-18的释放下调促炎因子和促进IL-4、IL-10的释放上调抗炎因子,使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总之,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黄满丽,许毅. 抑郁症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 14-17.
[2] 赵娜,刘薇,刘洋,等.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92-194,197.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54.
[4] 华彩霞, 朱满连, 周云芳, 等.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16-117,120.
[5] 赵素华,孔洁华,杨婵娟,等. 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2):158-160.
[6] 曾志强, 李顺兰.文拉法辛、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13):41.
[7] Irwin MR,Miller AH.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20 years of progress and discovery[J]. Brain Behav Immun,2007,21(4):374-383.
[8] 文佑芳,邱堂威,彭红星,等. MECT对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79-180,183.
[9] Henry C J,Huang Y,Wynne A,et al. Minocycline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sickness behavior,and anhedonia[J]. J Neuroinflammation,2008, 5(15): 1-14.
[10] 田博,刘彬. 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30-431.
[11] Bochsler L,Olver JS,Norman TR. Duloxetine in the acute and continu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2011,11(11):1525-1539.
[12] 马元业,任俊赏,王润泽,等.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比较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233-235.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
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苯乙胺抗抑郁药,具有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递质系统的神经传导双重作用而进一步发挥抗抑郁作用[11,12]。本研究显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87.89%基本相当,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下降值和IL-4、IL-10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治疗8周后患者的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比率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到了纠正,且度洛西汀较阿米替林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比较,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度洛西汀抑制血清IL-1β、IL-18的释放下调促炎因子和促进IL-4、IL-10的释放上调抗炎因子,使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总之,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黄满丽,许毅. 抑郁症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 14-17.
[2] 赵娜,刘薇,刘洋,等. 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92-194,197.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54.
[4] 华彩霞, 朱满连, 周云芳, 等.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16-117,120.
[5] 赵素华,孔洁华,杨婵娟,等. 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2):158-160.
[6] 曾志强, 李顺兰.文拉法辛、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13):41.
[7] Irwin MR,Miller AH.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20 years of progress and discovery[J]. Brain Behav Immun,2007,21(4):374-383.
[8] 文佑芳,邱堂威,彭红星,等. MECT对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79-180,183.
[9] Henry C J,Huang Y,Wynne A,et al. Minocycline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sickness behavior,and anhedonia[J]. J Neuroinflammation,2008, 5(15): 1-14.
[10] 田博,刘彬. 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30-431.
[11] Bochsler L,Olver JS,Norman TR. Duloxetine in the acute and continu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2011,11(11):1525-1539.
[12] 马元业,任俊赏,王润泽,等.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比较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233-235.
(收稿日期:2013-1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