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致明
(建德市图书馆,浙江 建德 311600)
民间书院是一个社会力量自发建设的阅读平台,通过提供阅读服务、举办读书会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公众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使阅读成为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良好习惯,进而促进社会读书氛围的形成。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民间书院因为生存在百姓中间,扎根农村接地气、聚人气,具有灵活性、亲民性、贴近性的特点。近年来,大同书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探索出了一条推广社会阅读的新路子。
座落在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镇大同村杨柳畈的大同书院,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子,房屋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里面藏有文、史、哲方面的图书及少儿读物近万册、大同籍书画家作品40余幅。每年新订报纸、杂志40多份。一楼有两大间,一间是图书报刊阅览室兼讲堂教室,另一间是图书外借室;二楼也有两大间,一间是文化沙龙室,一间是本地书画家作品和特色艺术陈列室。大同书院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同书院自2011年5月挂牌正式开放以来,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孩子阅读,拓展知识视野;吸引居民阅览,提升生活品质;开设大同讲堂,增进文化交流;深入民间采风,挖掘地方文化”的办院宗旨,立足农村,面向百姓,服务读者。根据读者的不同类型,采取分类安排、分层指导的方式,设置了多个读书活动载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
大同书院经常开展一些具有创意性的读书活动,有效地推广阅读。比如开设“读书轮谈会暨作文点评会”,对中小学生进行演讲和作文辅导,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颇受学生、家长、学校的欢迎和好评,成为书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要活动内容。有些在杭州、新安江等外地读书的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也慕名来大同书院参加“读书轮谈会暨作文点评会”。自从2012年7月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已有51篇中小学生的作文,经过大同书院老师的辅导修改推荐,得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大同一小的刘洋同学在大同书院老师的辅导下,两次参加全市性的征文比赛,都获得一等奖。《今日建德》报于今年9月9日专门开设了“汪伯伯荐作文”栏目,发表大同书院老师推荐的中小学生作文。
大同书院开设“大同讲堂”,以“传播传统文化,推广大众阅读,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积极推广阅读。大同书院除了在书院内组织讲课外,还让讲堂走出书院,面向社会,书院老师应邀深入到乡镇村、学校、企业开课讲学,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推广阅读。2013年,大同书院“大同讲堂”与建德市图书馆的“新安江讲坛”联合开展了“新安讲坛进乡镇”活动,书院老师以“阅读改变人生”为主题参与宣讲了14堂课,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当地电视台在《电视党课》栏目中专门播出了大同书院院长汪国云主讲的“让读书生活化”讲座专题片。
为了扩大读书体会交流面,营造读书氛围,吸引更多的读书爱好者参与读书交流活动,大同书院于2012年7月31日在网上建立了可容纳500人的“大同书院读书会”超级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跨地区交流读书体会。加入这个群的人员中不仅有本市的众多阅读爱好者,还有杭州、宁波、绍兴、丽水、深圳、新疆等地的阅读爱好者,一起在网上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书院院长汪国云长年坚持阅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准备了大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杂记”小帖子,经常贴到群里,与大家共享读书的收获和快乐,受到广泛好评。
大同书院组织当地农村中具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文学爱好者,成立“西乡文学社”,开展学习、采风、创作活动。注意发现培养当地农民中的文学爱好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大胆进行文学创作,多写出具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大同书院院长汪国云每当收到当地农民业余作者的作品时,就会仔细阅读,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当作品具备较好的基础,有修改潜力时,汪国云就动手帮助修改,直接推荐给报刊杂志社,先后有《村头那棵枫树》、《母亲》、《鸡爪梨花》等三篇当地农民作者的散文得以在《今日建德》文艺副刊上发表。
大同书院在推广阅读活动中,从自身具备的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体现了创意性、广泛性、实效性、发展性等特性。
大同书院是城市反哺农村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创办者汪国云是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杭州市十大“书迷”、杭州市十佳学习型个人。他把自己家里的近万册个人藏书从城里搬到乡下办起书院,与父老乡亲共享阅读的快乐。2011年10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走进书院,仔细询问书院建设情况后,充分肯定了大同书院这种具有创新性的做法,认为这是新时期在城市反哺农村文化上的好模式,并欣然题词:“办好书院,造福乡里”。
大同书院推广阅读的广泛性不仅反映在吸引当地群众、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的阅读上,也体现在对外交流上。随着大同书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外地的阅读爱好者也慕名前来书院参观。这不仅有利于书院进一步扩大对外的知名度,也是互相交流读书体会、推广阅读的好机会。2013年,大同书院先后接待了来自深圳、杭州、绍兴、萧山以及新安江城等地的读书爱好者11批百余人次。
大同书院根据广大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多种活动载体,增加学习内容,以利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给小记者上新闻业务辅导课,给中学生讲阅读方法及演讲技巧,还兼有学习书法、吹奏葫芦丝、练习太极拳等。大同书院院长汪国云还利用城里的文化资源,主动带领乡下孩子到城里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多次自驾车带领大同、李家等农村的孩子到新安江城参观图书馆、书城、电视台等文化单位以及到知名画家的画室、画院里参观书画展,学习画画。
大同书院注重下一代阅读兴趣的培养,并把推广阅读活动向周边镇村延伸辐射。2013年,大同书院积极配合大同镇关工委、文化站开展“春泥计划”活动,专门设立了 “爱心学校”,联合举办了“知历史,爱家乡”青少年传统教育活动。书院老师还深入到富塘、郎家等村给中小学生、留守儿童上道德教育课,推广阅读。大同书院院长汪国云被邻近的李家镇江南亲农业有限公司聘作文化顾问,为江南书塾爱心学校讲解《弟子规》、《三字经》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大同书院在社会阅读活动推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同书院是由汪国云个人创办的、义务为农村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纯公益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汪国云从1978年参军入伍后,一直坚持藏书、读书和写作,经过三十多年积累,有藏书万余册,收集的报刊、杂志数百种,发表文章30余万字,公开出版散文集《心灵的回响》。汪国云家庭被评为建德市首届十佳“读书家庭”、建德市十佳学习型家庭、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汪国云个人被评为第四届西湖读书节十大“书迷”、杭州市十佳学习型个人。书院开放两年多来,汪国云心系书院、心系读者、心系农村的留守儿童,自驾车在新安江与大同之间的路上,来回奔波了400多趟,行程两万多公里,经常在书院组织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轮流交谈读书体会,为他们点评修改作文,发现好作文,就推荐给报刊发表。汪国云因表现出色,被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评为2013年暑期“春泥计划”志愿服务优秀个人。
建德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私人书院,但这些书院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保留下来。如今,大同书院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诞生并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当地推广阅读的一个好阵地。大同书院精心策划阅读活动载体,克服阅读活动的呆板性和被动性,积极主动为当地群众、中小学生、留守儿童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和文化活动。2013年6月,大同书院被杭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杭州市悦学体验站”。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兴起,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巩固。大同书院在开展暑期“爱心学校”活动中,借助农村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开展对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广阅读,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大同书院与郎家村文化室联合组织该村的20多名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进行暑期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书院院长汪国云为当地的少年儿童作了题为“祠堂,一个深刻的文化符号”的辅导课,并在实地参观时进行具体讲解,参加活动的20多名孩子各自写出了作文,认真记下活动中的观感和认识,使这些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大同书院自开放以来,受到各级媒体的特别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杭州日报》、浙江在线、杭州文明在线、《今日建德》、建德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对大同书院作了宣传报道,扩大了大同书院的知名度。《杭州日报》这样报道大同书院:“作为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州府所在地,建德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晚唐至清末,有明确记载的严州书院不下50座,多数分布在建德境内。其中北宋时期范仲淹、张敬夫创办的龙山书院和丽泽书院,清康熙年间知府吴昌柞创建的文渊书院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一座由私人创办、以广大农民为授学对象的新书院——大同书院在这方文化沃土扎下根,成为远近村民的读书乐园,朝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农村学习型文化名片的目标迈进。” 这些宣传,不仅对书院良好形象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阅读氛围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新闻媒体报道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书院推广社会阅读活动的开展,扩大影响力。
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民间书院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是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间书院推广社会阅读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但是,民间书院尚无明确的政策支持和理论研究,仅凭民间书院创办者的积极性和一时的热情来支撑是不够的。大同书院是一个推广社会阅读的成功范例,既为专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素材,也为政府如何支持民间书院参与推广社会阅读活动提供了政策研究的依据。
〔1〕 陈 迁,李牡娇.小书院里的“大文章”〔N〕.杭州日报,2011-06-29(B6)
〔2〕 何国江.建德市探索大同书院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J〕.浙江宣传,2011(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