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建筑使人们得以诗意的栖居在地球上。在人类建筑艺术的发展沿革中,中西建筑以其不同的建筑形象、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布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典建筑之间异中有同,同中存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与法式,取得了统一和谐的艺术风格。
西方统治者十分重视建筑,把构筑雄伟的建筑作为自己重要功绩,例如古希腊的执政官波里克里特主持营建了雅典卫城;古罗马的哈德良大帝亲自设计了万神庙:拜占庭的查士丁尼皇帝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臭名昭著的暴君伊凡雷帝也为庆祝自己战功修建了华美的华西里?波拉仁诺教堂。
在西方,建筑师受到很高的尊崇。古代建筑师很早就从工匠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设计人才,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撰写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建筑理论著作。其后不同时期的伯拉蒙特、帕拉迪奥、米开朗基罗、波罗米尼、贝尼尼等一大批西方古代建筑师的作品至今仍巍然矗立。
西方的哲人也对建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为建筑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种。古希腊的建筑就是在希腊哲学思想的理性思辨中产生出的“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则把建筑作为彰显天子威仪、区分尊卑等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法。西汉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形成于秦汉、成熟于隋唐。自唐代的乌头门到明清的金柱大门、广亮大门形成了以建筑形式区别人物身份等级的严格规范。《礼记·礼器》中有“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的记载。在建筑细节上,无论是彩画的图案,还是脊兽的多寡、门钉的数目以及色彩的使用,无一不彰示着建筑主人的身份等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宋代官方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使宫殿、寺庙、衙署等正统的建筑设计建造形成了制度规范,使其后的建筑成为有章可循,中规中矩的中国古典建筑典范。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与同时期的西方建筑师相比地位低下,一直居于工匠之中,鲜有闻名者,及至明清时期才有蒯祥、雷发达等佼佼者为后人所知。
从建筑的价值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更注重建筑的趋利避害、纳福招财,从帝王的宫殿陵寝,到民间的住宅无一不按阴阳风水之说堪舆卜地,以求得与天地自然的和谐。
中西建筑之间的最大差异可以概括为:中国建筑体系自唐代成熟以来、其风格、造型、结构几乎恒定不变的“稳定”,而西方建筑体系、风格、造型则随时代的变迁被不断“革新”。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从夏朝延续至明清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西方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直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的建筑以及其后的巴洛克建筑,表现出的是风格变革后的多样性。
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宗法是《周礼?冬官》,汉代起代之以《考工记》。其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范在唐宋元明清的宫殿建筑中均被严格的执行着。发达的农业文明和稳定的封建统治使中国古代建筑将自己的风格一以贯之的代代相传。
而以海洋文明为代表的西方建筑则善于求新求变。流行于11-14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抛弃了古希腊罗马的柱式,以直刺苍穹的尖塔和玲珑剔透的雕饰显示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则视哥特式建筑为病态的狂热,称之为野蛮建筑。彼时的建筑在理性主义的人文思想指导下,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水平稳健的风格取代哥特式垂直向上的动势,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17世纪崛起的巴洛克建筑厌弃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端庄静美,以凸起的曲面、飞扬的涡卷体现出澎湃的激情和起伏的动势……,西方建筑的发展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是在对前代建筑的扬弃中创新求变,因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建筑风貌。
由木结构形成的框架式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最大特征。自秦汉时期形成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在近两千年的中国建筑中被传承、沿袭。屋顶的重量由斗拱传递给柱子,墙壁只起隔断作用,所以有“墙倒屋不塌”之说。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对木材情有独钟?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儒道两家讲五行相生相克,因而石材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但从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取“木”弃“石”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木材取材方便、易于加工、榫卯咬合成的木构架易于修缮和搬迁,且具有弹性、抗震性能好。木结构的框架系统使墙面只作为围护部分,门窗能够自由设置,所以在同样的建筑结构下才会有亭台楼阁轩榭馆厦等多种不同的建筑类别。
西方古代建筑早期也经历了以木材为主材的建筑阶段,但最终弃“木”选“石”,以石材做为主要建筑材料。因为神明居住的建筑需要高大、坚固、恒久,石构建筑更能满足这一要求。但在古代石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均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石材建筑造价昂贵,当年的雅典帝国若非有提洛同盟这个金库,断无财力建造起华美典雅的雅典卫城。同样的原因也使石材为主的建筑建造周期长,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自1506年开工至1626年历时120年才得以完成;巴黎圣母院的建成更是耗费了180年的时间,而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8月15日,最终峻工却已经到了1880年10月15日。而明代的紫禁城仅用了14年就完工了。
中国古代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的构成。木结构的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形成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梁思成赞叹道“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然。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舒展如翼的屋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体量不大,空间略显单一、鲜有变化。但在建筑空间的组群布局上却是虚实相生,灵活多变。平面上以单体建筑围合成院落,再以院落做多种组合布局。宫殿、寺观、衙署等大的建筑群均有明确的中轴线,重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在轴线两侧对称布局。主次有别、宾主有序,体现了中国古代结构形态的内向型特征。重重院落纵深扩展,形成复杂多变的院落空间。庭院将室外空间围和封闭,既能满足居住者对私密性的要求,又可让居住者感受四时变迁、风雨晦明。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设计意念。
西方古代建筑注重建筑的个性,其建筑富于象征性,常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给人以视觉的强烈冲击。在造型上,西方建筑多采用纯几何形式的造型元素、凸曲线所构成的饱满的穹顶赋予建筑一种激情洋溢的张力,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与智慧。在空间布局上,西方古代建筑以高大的单体建筑统辖全局,建筑向高空扩展、层层叠加,形体巨大而富于变化。草坪、花园开阔轩敞,大多不设围墙,即便有围墙也是在视平线之下,绝无封闭压抑的感觉,开阔的空间使建筑主体一览无余,显得张扬、自信。
中国文化重人, 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 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或讲究并存与一体性, 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各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这些文化传统上的差异都反映在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上。
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一个人的马拉松,而西方艺术是几个人的接力跑。这就是中西方建筑艺术最大的不同之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强调意境;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外观;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继承性与一体性,西方古代建筑富于革命性和创新性;前者是内敛、含蓄的群体的统一,后者是突出外在的单体展示。曾有人这样比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一个人的马拉松,而西方艺术是几个人的接力跑。”这就是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最大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古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
[2]张驭寰.古建筑的符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天华编著.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