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思想对“三言”中欲望书写的影响

2014-02-12 19:58
关键词:三言情爱仕途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晚明是一个思想相对自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渐渐发展为世俗化的佛教。特别是万历朝,“万历时神宗尚佛”[1]64,皇帝以及太后的佛教信仰,使得寺庙以及僧众的数量迅速增长,“至万历时期,更因仁圣和慈圣两位皇太后的信奉,尤以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的崇信,促使宫廷佛教再度恢复昔日的盛况,甚至带动京师及其周边地区的佛教快速成长”[2]97,进而使得佛教思想对晚明的知识分子以及普通百姓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也大都有当时佛教思想的影子,同时在“三言”中也充斥着各种欲望的表现,而佛教则通过自己内在的思想,诸如业报轮回以及万法皆空等观念,对“三言”中的欲望书写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转移性的叙述。

一、业报轮回与欲望书写

业报轮回观念是佛教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种思想观念,强调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慧远大师也提出“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3]36。而这种思想无疑对人们的某些欲望有遏制的作用,甚或有把所谓的情爱欲望、金钱欲望等进行转移的作用。陈洪先生提到“明清小说中写因果十之八九是儒释混杂,以因果报应的劝诱、恐吓力量推行儒学的伦常道德”[4]141,冯梦龙编纂的“三言”中有很多都是宣扬业报轮回观念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所针对的民众大多是市井细民阶层,“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等说教对普通民众造成极大的心理威慑”[5]284,以因果报应的方式来完成对他们欲望的一种调节,进而控制他们内心一些过分的欲望,使得他们在因果报应的观念中能够使自己的欲望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游动。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虽是讲述蒋兴哥、王三巧以及陈商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体现出了商人的重情义以及当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松动,故事从开始到结尾戏剧性地结束,其实也是一种因果报应的呈现。陈商因贪恋美色诱引王三巧,并与之发生不正当的关系,结果自己客死他乡,而自己的妻子反成了蒋兴哥之妻。“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6]1。而王三巧也为自己一时的错误,受到了惩罚,虽说故事的结局还是美满的,但是从正室到妾室的改变,也不得不说是对她出轨的一种惩戒。“恩爱夫妻虽到头,妻还作妾亦堪羞。殃祥果报无虚谬,咫尺青天莫远求”。[6]31这无疑是利用佛教中因果报应的观念来对世人之情爱欲望的一种控制,对于那些偷情之人的一种劝诫性的书写。

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与《王娇鸾百年长恨》中也是对情爱欲望的一种书写,但是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叙述不同,这两篇都是讲述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揭露了一个见利忘义的薄情之徒——莫稽,受人恩惠才得以有后来的仕途之路,然发达后却再也看不起曾经在危难之际帮助自己的恩人,甚至是糟糠之妻在莫稽眼中都成为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甚至狠心将曾与自己恩爱的妻子金玉奴推入江中,妄图从此与过往“屈辱”的一切再无关联,然报应不爽,戏剧性的情节出现了,金玉奴被转运使许德厚所救,并认作义女,后来阴差阳错地又成了莫稽的妻子,于是就有了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情节,“痴心指望缔高姻,谁料新人是旧人。打骂一场羞满面,问他何取岳翁新”。[6]353这种情节的叙述不能不说是业报的一种表现。

而在《王娇鸾百年长恨》中这种因果报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让人刻骨铭心。周廷章与王娇鸾私订终身后,周廷章因思念家中父母回家探望,离别之际对王娇鸾还是信誓旦旦。然回家得知父亲已经为自己谋得一门亲事,因慕财贪色,便把与王娇鸾的誓言抛之脑后,听从父命娶亲,“魏氏过门,夫妻恩爱,如鱼似水,竟不知王娇鸾为何人矣”[7]503。后王娇鸾知悉周廷章早忘了自己时留下绝命诗,自缢而死,一抹香魂带着满腔的恨意离开了人世间。但周廷章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报应,在他与王娇鸾的婚书上有“男若负女,万箭亡身”。[7]511虽说最后周廷章不是被万箭亡身,但却被乱棒打死,“顷刻之间,化为肉酱”[7]511,甚至还连累了自己的父亲,“周司教闻知,登时气死”[7]511。这种血淋淋的报应更让人们记住善恶终有报,也使得人们在满足自己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之欲望时有所顾虑,使得那些欲望得到一定的转移与控制。

以上说的都是佛教中业报轮回观念对情爱欲望的转移与控制,此外,还有因果报应观念对金钱欲望的影响。明代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钱财,而明代心学对人的物欲的肯定,更加助长了这种“拜金主义”的气焰。在“三言”中对人们金钱欲望的描写不在少数,但冯梦龙并不是赤裸裸地宣扬金钱欲望,而是在对人们金钱欲望的描写中加入了一种说教的成分,用业报的观念告诉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讲述吕大郎因为不贪财而获得福报的故事,正如文中吕大郎自己所说:“我若贪了这二百两非意之财,怎能勾父子相见?若惜了那二十两银子,不去捞救覆舟之人,怎能勾兄弟相逢?若不遇兄弟时,怎知家中信息?今日夫妻重会,一家骨肉团圆,皆天使之然也。逆弟卖妻,也是自作自受。皇天报应,的然不爽!”[7]62“世间唯有天工巧,善恶分明不可欺。”[7]62这一切都在展示着不贪财的好处。除了此篇之外,《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也宣扬了不贪财而得到福报的思想,这是对人们金钱欲望的一种调控,引导人们对金钱的渴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三言”中,除了宣扬不贪财之外,也有从反面来描写贪财慕利之徒所得到的报应,我们且看《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在故事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令人不能再惊奇的情节,一只画眉鸟引发了一系列的血案,害了七条人命。这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在故事的叙述中确确实实地发生了。究其根本的原因都是因为贪财,谋财害命,不仅害了别人,最终也害了自己,令人瞠目结舌。此外,《桂员外途穷忏悔》、《苏知县罗衫再合》等均是从因果报应的观念来对人们的欲望进行书写。这种书写仅仅是为了控制民众对金钱的欲望,以及利用佛教业报的思想对世人进行劝诫而已。

除了以上部分所谈到的因果报应对于情爱欲望以及金钱欲望的调控之外,在仕途欲望方面,业报观念也起到了对士人仕途欲望的转移作用。《老门生三世报恩》是对仕途欲望的书写。文中蒯公阴差阳错地使得一心想高中的老相公鲜于同三次文章得中,从而也为自己种下了福报的种子,在后来自己家中遇到困难时,鲜于同分别帮助过自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这就是篇目所说的“三世报恩”的缘由。文中虽然着重写的是报恩,但读过文章之后,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一位久不中第的老生员那种急切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态。而这种对于仕途无比渴望的心态在文中则转化为了被别人认可提携后的报恩。“晚明因为参与科举人数与录取名额之间愈来愈悬殊的比例,对士人造成的焦虑与挫折感,其影响是非常深广的”[8]123,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想法理解为一位老生员在呐喊与控诉,他诉说着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甚至在诉说着乃至乞求着别人的认可。最后用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来对自己的仕途欲望进行转移,用业报的观念来告诉世人,提携帮助有才之人,助其实现仕途欲望,终将会得到好报,这种企图用业报的观念实现自己的仕途欲望的想法,是可悲而又让人深思的。

二、万法皆空与欲望书写

《金刚经》中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9]17,《心经》中也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9]91,《坛经》中亦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10]158。可见万法皆空的观念同样也是佛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而这种万法皆空的观念刚好可以用来劝导一些在人生的欲望中执迷不悟的众生,使他们认识到一切皆是空,眼前所看到的、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空的,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内心的欲望不再执著,进而达到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在“三言”中大都是劝告世人不要对尘世欲望太过执著,以致迷失了天性。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从欲望书写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所谓的夫妻情爱乃至信誓旦旦,到头来都总归是一场空。虽然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庄子,但是文中所体现的思想也有佛教万法皆空的观念。庄子的妻子齐氏在庄子尚在人世时曾信誓旦旦地说:“妾读书知礼,从一而终,誓无二志。”[7]19岂料在庄子头七尚未过时,便看上了一位俊俏的后生楚王孙,为了治楚王孙的顽疾,甚至要用斧头劈开庄子的脑壳取其脑髓,让楚王孙吞食。曾经的誓言还历历在目,但转眼之间,昔日的恩爱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夫妻恩爱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7]23。夫妻之间的情与爱到头来也终归抵不过美色的诱惑,而那美色又何尝不是空的呢?由此,情爱到头终是空。用这样一种空的观念来劝告世人不要沉迷于情爱欲望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讲述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故事,王勃的才情是不用言说的,一篇《滕王阁序》更让他名声远扬。但是,王勃的一生也是坎坷的,少年不得志,才情满腹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生活上也不是顺风顺水,并且英年早逝。但在《马当神风送滕王阁》中却对王勃的生平作了另一番描述,对于他最后的离世也描写成了受到天上神仙的邀请,让其上天作词。这不得不说是世人对这位悲情才子的一种同情。文中也处处体现了一切皆空的观念。王勃作为一名有识之士,怀着报效国家的理想,但是社会的不公与官员的腐败使得他的理想成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如书中所言:“汝不知殿上之钱,皆是贪利酷求之人,害物私心之辈,损人益己,克众成家”[11]792。社会如此黑暗,想要使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得到实现是那么不现实。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现实,才使神仙的出场以及后来王勃的结局显得不那么突兀。凡事到头只是空,而在这种空的观念的影响下,文中对王勃的人生经历的改写也是一种空,借此表现出对仕途欲望的追求不能太过执著,太过于执著的人生与洒脱的人生一样,终究会结束,终究是一场空。

《陈可常端阳仙化》中所涉及的欲望不仅仅有仕途欲望,同样也有情爱欲望以及成仙欲望,对这些欲望的书写是交错重叠的。对于陈可常个人来说,其以后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绍兴年间,三举不第”。[7]79这并不是因为陈可常没有才华,文中这样写道:“生得眉清目秀,且是聪明,无书不读,无史不通”[7]79,而是因为其“命有华盖,却无官星”[7]79,这就是陈可常后来出家乃至仙化的最初缘由。文中除了对陈可常沉迷于仕途欲望的泥沼中的描述之外,还有对情爱欲望的描写——郡王府中新荷与钱都管私通受孕之事,从另一侧面也表现出了色空观念,诚如程文超先生所说:“色空和明心见性的理论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普遍的安顿自我灵魂的空间,解决了个体心灵的问题”[12]78,对一切事情都无欲无求,看破一切,那么一切自然伤害不到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万法皆空的观念看作是在欲望诉求得不到满足之时所找到的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综上所言,不论是业报轮回观念还是万法皆空观念,在“三言”中都起到了佛教的劝诫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科.试论僧尼道姑情爱在中晚明戏曲小说中的文学表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 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梁)僧祐.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 陈洪.结缘:文学与宗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冯梦龙.喻世明言[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7] 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8]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 徐衡.金刚经·心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10] (唐)慧能.坛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11] 冯梦龙.醒世恒言[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12] 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三言情爱仕途
情爱永恒
人在何时最清醒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情爱感怀
由《苏知县罗衫再合》情节重构看冯梦龙教化意识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人生自是有情痴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仕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