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英,袁 华,代俊波
(通化师范学院 图书馆,吉林 通化 134002)
满族非物质文化是满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璀璨的民族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以下简称“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建立的专业性较强、资料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大型数字化保护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对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数字化平台质量的关键。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以其资料权威、类型多样、学术价值高著称,深得满学爱好者的喜爱。
我国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北京、黑龙江、河北等5个省区,其中吉林长白山地区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资源以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主,这些成果是中心成员经过长年整理、累积而成的第一手资料,在满族文化的研究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1]这些资源以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田野笔记为主,形式涵盖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录像等多种类型,资源动静结合,将满族非物质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以“用户”为本,在构建中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操作界面。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主要包括四个关键的功能:(1)用户注册功能。满学爱好者或者满族非物质文化需求者可以通过注册用户成为数字平台的成员,可以免费检索和下载数字平台内的资源,可以对数字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2)信息导航功能。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将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的检索入口集成在一起,建立了信息资源导航库,为用户提供按资源名、关键词等检索途径,以便用户更加全面的了解满族文化。(3)信息检索功能。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篇名、关键词、作者、分类等多种检索方式,以便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个性及时获取信息;同时在平台内提供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的检索和帮助。(4)收藏功能。用户登录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后,可以将自己喜欢的网站或者文献添加到我的收藏夹,以便再次登录时快速找到该资源。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各种信息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揭示,增强了信息的可视性,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直观、真实、动态的满族文化,有助于用户对满族文化的吸收。
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是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是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项目组构建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之前,已经完成了CALIS三期特色数据库和高句丽数据库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平台建设经验,在平台构建过程中把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放在首位,通过对注册用户审查、数据备份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平台的稳定,以实现平台的正常运行。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式,它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满族文化长期永久的保存下来,是保护和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推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就是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宣传,通过推广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为今后满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原始数据积累[2],为满学研究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获取满文化资源的途径。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能够带动更多的群体去从事满族文化的研究,能够促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最大开发。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中存在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产权问题;二是技术问题;三是费用问题。
产权问题是数据库建设和使用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3]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中的产权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所提供资源的产权问题,二是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的产权问题。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主要资源来源于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这些宝贵的资源是该中心几十年研究的精华,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在给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同时,也使之面临新的威胁,即知识产权的侵害。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损害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相关产权人的利益,阻碍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推广。此外,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为方便用户一站式检索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他网络满族数字资源集成在一起,在使用中也很容易产生过度下载、非法滥用等产权问题。这些产权问题是阻碍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的主要障碍。
技术是数字化平台应用中的重要保障。数据库建设过程采用哪种技术作为支撑,该技术是否成熟,是否能够保障数字平台的稳定、高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同样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意味着满族数字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要求数据库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检索、正确的检索结果和准确的网址链接,能够为用户提供文献传递和注册反馈等多种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使用这个数据库。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资源的更新、文献原文的传递等各项业务中势必还要有资金和人力的消耗。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谁来支付,怎么支付也是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应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完全免费应用,一定会扩大平台的影响面,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是免费应用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产权、馆员工作量增大等,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开发的需要,是满学研究者资源获取的需要,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结合实际需求,积极的推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使满族非遗数字化平台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好的传承下去。
:
[1]王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之成功个案: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发现、挖掘、传承保护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61-64,69.
[2]代俊波.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31-34,40.
[3]曹玉平.图书馆数据库使用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1):20-23.
[4]汤罡辉,王元,韦景竹.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4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