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主要举措与启示

2014-02-12 08:02蒯正明蒋苗苗
探索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党政党民众

蒯正明,蒋苗苗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政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环境所迫,都必须以代表特定的民众利益为出发点,以争取民众、巩固与民众的联系、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主要任务。20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党曾经在多个国家上台执政,有的甚至是长期执政,因此,梳理、总结欧洲社会党在处理与群众关系方面的主要举措,总结其有益的经验和不足,无论对于我们探寻政党执政规律,还是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注重公共产品供给,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不仅是满足民众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是增强民众对政党认同的重要举措。二战以后,经过浩劫后的欧洲不仅积贫积弱,而且积怨积恨,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纯粹的资本主义方式已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重症痼疾,需要或多或少引入社会主义的因子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英国,二战以后,英国工党在竞选中发表了一份竞选宣言——《让我们面向未来》,简单明了地提出了战后的施政纲领,其内容包括:对英格兰银行以及诸如燃料和动力、运输、钢铁等主要工业部门实行国有化,以及实行国民保健、住宅和全面的社会保险。之后,工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福利化国家建设,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不断膨胀的福利开支,布莱尔上台后,工党政府依据其“现代化英国经济”以“创建一个更公正社会”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理念,重建基于个人责任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创建了基于社会所有成员工作责任的“工作福利”,其要求“失业者要想领取政府的失业救济金就必须先接受一个工作帮助面谈,如果在此后3-4个月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就必须接受工作培训”[1](p32)。

其他国家社会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再以法国社会党为例,法国社会党始建于190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重组,但党内始终存在严重的分裂现象。1971年,法国社会党改组,密特朗出任领导人。在1981年,社会党大选胜出之后,恰逢法国经济放缓,使得社会党兑现竞选的承诺、保护劳动者的社会福利面临很大困难。为此,社会党采取了提前退休政策,同时为了低收入者的利益,社会党“增加对家庭和弱势群体的津贴,将最低工资提高了10.6%,养老金提高了7%,到1983年,最低工资增长了25%,住房补助也增长了25%”[2]。同样,1997年若斯潘上台以后,社会党政府又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失业率。主要包括通过给企业优惠政策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青年就业法案”,规定3年内为30岁以下的失业者提供35万个就业机会;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缩短劳动时间以增加就业机会。关于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问题,社会党反对那种认为传统的社会党人仅仅是“再分配论者”的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关心生产,关心以更加有效、更加公正的方式创造财富。具体措施包括:确定工资新等级、推广职工分红和参与机制等[3](p199)。此外,这一时期医疗保险也取得很大进展,2000年1月,法国政府实行了普遍医疗保险,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医疗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德国,二战以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的《哥德斯堡纲领》明确提出:“社会民主党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不断增长的富裕,使所有人公正地分享国民经济的成果。”[4](p74)1973年12月颁行的《劳动保护法》,责成企业主对雇员提供健康和安全保障。在其后的施密特政府时期,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如退休年龄弹性规定、农民法定医疗保险、新的青年劳动保护法、家庭子女补助金的新调整等。正因为如此,“社民党在1976年10月的第8届联邦大选中,虽然只获得42.6%的选票,把联邦议院中第一大党的位置让给了联盟党(48.6%),然而却在激烈的政党竞争中继续和自民党(7.9%)结盟,保持了执政党地位”[5](p146)。1998年,施罗德上台以后,面对财政赤字的日益扩大,试图对福利体制加以改革,实现由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的转变,但是削减社会福利不仅导致民众的不满,而且使得“执政时期的政策漂移不定,没有体现出社民党的特征,反而导致党员和选民的流失”[6]。并且,失业问题也一直没有能够处理好。“到2005年初,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了520万。于是,选民便把气撒在社会民主党身上……使社会民主党丢掉了39年的执政权。”[7]

在瑞典,瑞典社会民主党在1928年就提出了建立“人民之家”的思想。二战结束后的四五十年代,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如1944年通过的《瑞典社会民主党纲领》明确指出:“公立学校一律免费”、“对所有儿童开放的初级学校是公民教育的基础”[8](p444-445)。在此基础上,1960年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瑞典社会民主党纲领》进一步指出:“社会民主党的目的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社会秩序,在这个社会秩序中,民主是一切组织的主要特点和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在这个制度下,每一个人持有机会可以过美满和有意义的生活。”[8](p450)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纲领》明确指出:“实行免费教育”[8](p460),“实行保险制度,使所有公民在工作能力减退或失去谋生能力或生活无依靠时可以得到社会保险。实行疾病保险、职业事故保险、产妇保险、失业保险发给养老金、残废和无依靠者的补助费”[8](p465)。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发生石油危机,瑞典经济状况也出现恶化,导致在1976年社民党连续44年的执政生涯结束。1982年重新执政的社民党曾进行一些社会福利支出紧缩性改革尝试,但面对社会舆论特别是民众的压力而被迫放弃。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社会民主党又提出了适应瑞典国情的新“第三条道路”思想,表现为:一方面削减社会保障津贴,“将失业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和父母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补偿程度由原来的90%~100%下调到75%,儿童补贴、住房补贴等其他福利补贴也被下调”[5](p209)。另一方面扩大教育培训方面的财政支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下大力气抓科研教育和产业结构改革,使其科研开支占GDP的比例自1997年起跃居世界首位(2000年占GDP的3.8%)。”[5](p209)

二、完善联系群众机制,拓展与群众联系渠道

要密切党群关系就必须重视群众的思想动向和利益诉求,与群众沟通交流,以此拉近政党与群众的距离,增进政党与群众的情感。对此,欧洲社会党为促进政党与群众的联系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第一,完善政党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主要表现为:(1)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工作机制。在法国,社会党提出“党要回归民众”,要求自己的党务干部不要总坐在办公室里,而要经常到社区里,到人群集中的场所体察民情,同时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以更均衡、更真实地代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此外,为了促进与群众的联系,还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保持与选民的经常性联系并利用个人影响力,积极协调解决就业、儿童入学、垃圾处理等选民关心的实际问题[9]。在英国,为了深入了解民众的利益诉求,英国工党议员积极投身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从而扮演好“社区大使”的角色。同时,还借助网络、电话等手段全天候为选民服务,彰显服务型政党功能,拉近同民众的感情[10]。在德国,为了增强联系群众效应,德国社会党还主张发挥老党员的作用,“使那些已退休的富有经验并有许多自由支配时间的党员,为邻里工作和争取工作,首先是为在老年人中的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8](p222)。在瑞典,社会民主党还经常派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社会上的讨论会和演讲会,直接听取民众的呼声。(2)完善政党联系群众的组织机制。表现为以分权式、开放式、引导式、扁平式运作党组织,鼓励和允许群众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以提高党的凝聚力,拉近党组织与民众的距离。如德国社民党在基层组织方面,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积极参加工会、各种协会和联合会的工作,加强与党员和群众的对话与交流,允许各级党组织成立各种论坛,并允许这些论坛向同级党代会提案,派送代表。法国社会党党章规定,非党人士可以参加党的会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吸收一些从事思考、学习和研究的特别组织参与党的生活[11](p92)。同时还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周固定时间就党内大事向公众阐明立场,回答记者和民众提问,建立定期沟通的渠道[12]。(3)吸纳社会精英与青年工作机制。社会精英和青年群体是现代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是社会党高度重视和努力争取的社会群体。一些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巩固原有政治支持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吸纳社会精英和青年充实党的组织队伍,保证党组织有新鲜血液加入,提高党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英国工党在其《章程》中就明确指出,要“鼓励创建青年工党团体,定期举行青年工党会议,根据党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则建立一个全国性委员会,以推动青年工党的建设和发展”。德国社民党利用网络技术成立了“青年网络管理之家”,提高青年人政治参与兴趣,吸纳年轻人入党。

第二,运用大众媒体,打造政党与群众联系平台。大众传媒具有及时性和覆盖广的特点,对于宣传政党的政策、思想理念以及加强政党与群众的联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加强政党自己的网站建设,向公众提供大量的关于政党的基本信息,如政党的历史、政策主张等。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政党的理念和发展状况。如“1995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就在网上建立了网页,并不断更新内容,扩展网页的服务功能,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随时从网上了解社民党的政策主张”[13]。在法国,社会党通过自己的网站全程转播党代会实况,及时上传领导人讲话和会议主要文件,以使民众能及时了解政党的思想和主张。此外,“北欧各国社民党也相继开通互联网,使党员与选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党的信息”[14]。(2)党的高层领导等纷纷建立个人主页、博客等网页,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如“2004年1月,在布莱尔的带动下,英国文化部长、教育部长亲自上网聊天,鼓动市民向党的决策机构‘全国政策论坛’建言献策”[15]。在法国,“在2007年法国的总统大选中,法国执政党领导人萨科齐在2007年l月14日正式当选为本党总统候选人后,立即启动了自己的竞选网站”[13]。(3)提高党的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增强联系群众效应。在大众传媒时代,要利用媒体与群众进行沟通就必须提高自己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例如,很多社会党都在自己网站上设立聊天室,干部与网民的交流既是政党宣传自己、树立自己形象的好机会,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考验。正因为如此,很多社会党都注重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德国,社民党努力从“新闻报道的对象”变成“影响新闻报道的主体”,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作为新时期党建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层有专人负责新闻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14]。

第三,建立与各种外围组织的联系,利用各种社会组织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社会组织在国外又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它是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偏好、利益、情感等内在需求自发创建的社会共同体。由于其本身具有集聚资源与动员社会的功能,通过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将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凝聚在自己的周围,而且通过社会组织也可以更广泛地联系社会、了解民意。正因为如此,各国社会党非常重视社会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作用,把关心和扶持各类群众团体放在重要的位置。例如,各个国家的社会党都非常注意处理好同工会的关系,每个社会民主党后面都有一两个强大的工会组织做后盾。除了加强同工会的联系之外,社会党还注重同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在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群众团体除瑞典全国总工会,还有瑞典社会民主青年团、瑞典社会民主妇女联盟、瑞典基督教社会民主党人协会(又称基督教兄弟会)[16](p311-312)。当社会民主党执政时,上述组织还可以从国家那里得到大量津贴。曾有人将社民党比喻为“如同大海中的一座冰山,只有10%漂浮在水面上,与其说它是一个政党,倒不如说它是一场运动”[17](p37-38)。法国社会党极为重视在青年、企业和学术团体中做工作,其下属的群众性组织主要有青年社会党人运动、社会主义大学生运动等。奥地利社会党下属的群众组织主要有社会党学术联盟[18]。这些组织关注特定社群的意见和诉求,扩大了党在他们中间的力量和影响,是政党保持与特殊社群联系的纽带。

三、注重采取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政党密切联系群众除了要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以及构建一系列的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外,还需要注重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的看来,欧洲社会党群众工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塑造政党亲民形象。在西方,良好的政党形象不仅关系民众对政党的认同,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党执政地位的获取和巩固,社会党也不例外。在西班牙,工社党主席帕萨特罗在2000年出任党领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国各级基层组织,直接了解基层党员、本党支持者和选民对工社党的愿望和要求,较好地树立了亲民形象[19]。在瑞典,为了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全国只有议长、首相、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位领导人享有专车,其他人一律只能乘公共交通工具或用自己的车代步”[20]。政党领导人的上述做法,对于拉近政党与民众的距离,对于提高民众对政党的认同与支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方法。政党的理念、政策和主张要在实践中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否则不仅增加政党实际工作的难度,而且可能导致执政基础的丧失。正因为如此,欧洲社会党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工作。要取得群众信任必须深入群众耐心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英国,工党1982年通过的《英国工党纲领》中,针对工党纲领提出的政策主张在推进中可能面临的阻力,《纲领》明确指出,要“动员和维持公众对激进的社会主义政策的支持”[8](p437-438)。

第三,协商对话的方法。协商对话时特定主体就一定的问题自由而平等地展开讨论、商谈、妥协、沟通[21]。政党协商对话不仅有利于达成共识,也有利于增进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对此,瑞典社会民主党就非常重视用协商对话的方法来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同样,英国工党也非常重视采用协商对话方式了解民情民意。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采取了一种类似“家庭聚会”的选民会议,候选人拜访老人之家、俱乐部、紧密群体、社区中心和工作场所,请选民到某个朋友和邻里的家中聚会和候选人交流。在法国,社会党也非常重视协商对话的作用,“从1992年到2003年,法国社会党推动了不同形式的协商民主机制在地方的改革。这些机制包括地方贤达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区委员会、外国人社区委员会等。基层党代表引导居民就本地关心的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将民意反映到地方政策中,从而满足人民参与的意愿”[12]。

四、评析与启示

从政党性质来看,欧洲社会党属于改良性质的资产阶级政党,其密切党群关系的举措是以获取和维系自己的执政地位为出发点的,这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密切党群关系不仅有巩固自己执政地位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的区别决定了欧洲社会党所采取的上述举措是有限度的,因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占统治的社会制度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并且由于上述举措不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其现实效应不仅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在西方,竞选是政党通往权力巅峰的阶梯,政党为了获得执政地位,就要在取悦民众方面下足工夫,政客们从个人政治利益出发,一味迎合民意,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福利支出节节攀升,长此以往,国家财政收入必然会入不敷出,这不仅不利于社会活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的还是社会大众的利益。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就明显地证实了这一点。再比如,塑造政党亲民形象固然是政党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但在大众传媒被越来越多运用在选举中的情况下,政党领导形象塑造更多依赖于媒介服务、网络服务的公司,民众选举出来的政党并不一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使得“方法”与“结果”存在一定的悖论。从这方面说,欧洲社会党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诸多举措是有限度的,但单从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来看,其举措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也有其借鉴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间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进程中,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频发[22]。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注重以公共服务为切入口,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不仅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更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

第三,密切党群关系要注重在方法上下工夫。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有些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新时期群众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如部分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不善于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对话等方法去开展工作,习惯于用命令、压服的方法去要求群众,从而使得本来较小的党群之间矛盾可能逐步升级。因此,密切党群关系就必须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注重深入群众做解释工作,把真抓实干与以诚取信结合起来,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进党与群众的深厚情谊。

参考文献:

[1]郇庆治.当代欧洲政党政治:选举向度下的西欧社会民主党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姿姿.法国社会党的社会政策偏好:传统与变迁[J].欧洲研究,2009,(6).

[3]蒲国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童建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建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2).

[7]田兆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教训和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9).

5.转型(2010年至今):以和美幸福的现代化社会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2010年8月,中央将诸暨列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诸暨市抓住契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从提升社会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入手,加强前瞻性规划设计,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公共服务、民生福祉等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化社会治理组织、人本化社会治理服务、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规范化社会公平法治等体系,形成了“环境好、发展好、生活好”的新局面。

[8]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Z].1985.

[9]法国社会党:如何加强作风建设[EB/OL].http://www.mos.gov.cn/lzjy/hwlw/201310/t20131031_12513.html.

[10]邹国煜.国外政党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J].理论导报,2013,(5).

[11]周敬青.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2]郑寰.法国社会党如何联系民众[N].学习时报,2013-10-21.

[13]孙伯强.网络党:西方政党运作模式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世界,2009,(6).

[14]齐先朴.西方“网络党”的网上党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

[15]轩传树.国外政党对网络传媒的应用及其启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6).

[16]梁琴.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黄安森,张小劲.瑞典模式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8]闫东.西方政党与社会组织关系:功能、类型及变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19]代金平,唐海军.国外一些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2).

[20]吴辉.国外政党联系群众上的得与失[EB/OL].http://www. qstheory. cn/gj/gwzd/201007/t20100723 _40397.htm.

[21]史献芝.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的链接与良性互动[J].理论探讨,2012,(2).

[22]刘勇.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政党权威:分析与建构[J].天府新论,2012,(2).

猜你喜欢
社会党政党民众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法国社会党四分五裂境遇凄凉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政党上网”:网络生存背景下群众路线延伸的当代价值与实践启示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因应社会治理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