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服务型资助体系的现实性诉求——基于“新公共服务”范式的分析

2014-02-12 01:08仲昭慧郑国盖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资助公共服务育人

仲昭慧 郑国盖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在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1]新公共服务理论家认为,公共行政人员在承担公共责任、执行公共决策时应向公民放权,并集中于为公民服务的职责。与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掌舵不同,他们认为公共行政官员的工作重点不是不是为政府这艘大船掌舵,而应该是服务,建立一系列具有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与传统行政理论将政府置于中心位置而致力于改革完善政府本身以提高绩效不同,“新公共服务”理念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通过调整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位置,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系统的中心。公共服务精神的推崇,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建立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一、高校资助理念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普遍存在泛行政化的倾向,学术权力明显弱化,行政权力经常凌驾于学生权力之上,行政权力干预或取代学生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是明显的集权型、管制型行政。办事效率势必不高,这将给受资助学生带来诸多不便,也很难高效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新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在于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在学理上,新公共服务理念与高校人本管理有着深切的耦合。新公共服务理念呼吁高校管理者在资助体系管理中践行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指“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把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高和终极目的,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从管理的角度看,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各类利益群体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人本管理的关键也就在于如何以最少的制度约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由此可见,将新公共服务理念引入到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构建服务型高校资助体系是必要的。

二、参与式资助模式的构建

顺应新公共服务理念的要求,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正面临着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经费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而参与式资助有效的实现了这一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参与式资助是 “以新时期教育发展为背景,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资助育人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资助质量为核心,以资助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来推动实施的资助管理新模式。”[3]在参与式资助模式中,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校、老师及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态度,对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创新资助工作组织形式,提升资助育人效果

从人本管理的角度,构建参与式资助模式,应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动力,改变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自上而下,依靠政策推动,逐层落实的单向型组织形式,构建由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并行的上下互动、双向交流、多方参与的复合型组织形式。参与式资助模式通过组织创新来推动和提高资助育人质量,是从资助工作本身寻求有效育人途径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在参与式资助实施过程中,在学校层面成立参与式资助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各学院、学生会等相关部门代表组成。在参与式资助模式中,参与资助的学生是主体,高校资助工作者的主要职能由管理者、控制者向组织者、服务者转变,重在指导、交流和组织,尽可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和创造成长必备性资源和发展性环境。

(二)创新资助运行方式,提高资助工作效率

参与式资助模式尝试从资助工作本身寻求育人的途径,挖掘资助工作本身蕴含的教育意义。建立项目制的资助运行方式,努力解决资助工作与育人活动“两张皮”的现象,可以使高校资助工作有新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新途径。项目制的运行方式,改变了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仅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为依据,一次性评定给予资助的方式。参与式资助模式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过程,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拟定项目预期成果和目标的可行性、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可能得到的素质锻炼和能力提升为依据,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地予以指导、评定和管理。采用项目式管理方式能使高校贫困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在参与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参与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这与新公共服务理念是吻合的,也正是在参与式资助模式实施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才能够逐步实现帮困、励志和强能的目标。

三、健全资助政策体系的运行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 “一系列社会规则,它是对人类行为所作的法律的、行政的和习惯性的安排。”[4]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变量,一个有效的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规则,能为一切创造性和生产性活动提供最广大的空间,每个人都不是去想方设法通过占有别人的便宜来增进自己的利益,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增加生产,并由此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从广义上理解,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博弈规则,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均衡。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其清晰的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并有实施机制保障其顺利实施。

(一)网络化资助管理机制

新公共服务理念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管理主体主要指政府和高校。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出现是社会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由政府牵头并吸纳其他主体来共同解决。国家是资助工作的主体,应该通过制度设计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助学,以筹措助学资源。高校是执行各项资助政策的主体,应当站在为学生服务的基础上,科学的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努力维护资助的公平性。地方政府尤其是生源地政府应积极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家庭收入状况的考察工作,同时学校也要及时地将学生资助信息进行反馈,两方面都应该落实专门的部门做好资助工作,既便于互通信息,又可加强资助工作的责任心,从而降低救助政策的低效并能够及时纠正偏差,保持对资助的动态监督,促进资助政策体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资助体系的功能实现机制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功能的实现机制包括资助资金的分配机制和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资助资金的分配机制包括资助原则的确定、资助对象的筛选、各资助项目之间的协调运作等内容。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筛选较多采用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方法。生源地认定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人为因素较大,其真实性、可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自身认定主要是由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系、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最终确定贫困生人员的办法,有时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为此,我们应该优化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制度,动态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制度及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审批、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通过该机制的有效运作,使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成果在以后的学生资助工作中得到采纳和应用,最终使资助政策实际效果逐步接近预期目标。建立有效的资助效果反馈机制可以改变资助工作中管理者和参与者对资助结果的预期,提升资助决策者、执行者的工作责任心,增强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1][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许 珍.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高校人本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黄燕等.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猜你喜欢
资助公共服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公共服务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