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忠,汤卫东,畅振山,马锦宗
(1.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大发展”口号,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文化创新能力,更谈不上建设文化强国,我们需要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相结合,形成辩证的、统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高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阵营之一,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是如何去承担,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给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结晶,更是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的基本条件,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此,当我们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多次提到“文化”这个词,并且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这是国家的政治纲领,是国家最高意志的体现,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关系着体育强国建设,更是文化大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指导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就意味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思想,储备传统体育文化力量。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延续至今,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是空前的。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与改革也迅速发展和壮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发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积累,并且对一些民间的具有竞技因素的传统项目进行了加工整理与具体开发,如毽球、舞龙舞狮、龙舟、太极柔力球等项目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学校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营之一,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正确定位和标准导向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本研究主要探讨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学;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列入其中;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目录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改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标志着体育学科研究的进步,更标志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截止到2013年,我们全国有45所高校开设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有49所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6所招收该专业或者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与2007年的16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比较[4],已经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快速的增长,并且从研究人员和研究范围来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截止到2013年12月,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进行搜索获得相关文献483篇,对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分类、梳理和总结,发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收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676项,汉族传统体育301项,共计977项,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5]。其次,研究数量虽然客观,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挖掘和保护的呼吁,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达成共识。虽然有一大批的研究学者和专家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是没有一个整体规律性的把握和管理,而且研究水平高低不等,缺乏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计划和可延展性的研究思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和保护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仅仅关注保护的形式和结果,而很少甚至是没有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存在的根本动力等至为关键的问题。[6]”除此之外,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的内容和观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和引导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工作者都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以便于加强优势资源互补和拓宽人群参与涉及面。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形成了许多的学派和多元的学术观点;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思想的冲击、国际多元文化的侵入、本土文化摒弃与传承的斗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会遇到不可想象的障碍和阻力。由于我国高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发展定位上、课程开发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内容,可能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文化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大发展的口号,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和创新的主要输出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作为培养传统体育文化人才的专门学科,在文化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理应担负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高校作为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文明的传承和进步的主要阵营,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无形文化遗产和体育文化遗产。在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好形势下,高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科研环境、国家资助、教育政策等优势条件,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拯救和保护,使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项目能够得以重生,将中华民族文化的更多精髓和精华延续下去,进而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财富。
上一论述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挖掘、整理、保护在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而作为载体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在此基础上,更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大力弘扬,对于需要改进的要持怀疑态度,大胆地进行改进,比如可以重新改编活动形式和规范规则,形成更适合于现代的、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合于新世纪发展的活动项目,从而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保持我们原有的传统特色,形成发展性的改进项目,培养参与者的创新思想,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奉献给世人。
在经济一体化、资源全球化的今天,高校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重镇,应责无旁贷地利用其文化理性的反思、文化理性的批判,在保存、发扬甚至向世界宣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他国的先进文化成果,进行民族文化精神的生成和重建[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8]。要想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是要培养熟悉本专业的专门性人才,要造就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高素质的创新团队。高校应利用自身所具有的高素质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先进的信息交流系统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较完善的场地、器材设施和完备的体育教学体系优势,培养能够运用和传承动作技术的专门人才,将传统体育项目源源不断地延续下去。另一方面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一定理论高度的哲学原理性人才,锻炼其思考、思维、观念、理念,以备于成为将来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主要力量。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不论大学还是中小学主要集中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从发展的实践来看,已经造成了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种种弊端,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资源发展不均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特征,就是场地器材简单易行、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很多地区现有的体育条件基本上就能满足开展的要求,而且项目的器材简单、磨损程度低、价格低廉、参与人数多等特点也便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进而开发体育资源,达到缓解全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作为高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需要做的是强调和重视民传项目融入校园,不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而且是要把这种理念和思路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将这种观念带到教育的管理部门、体育的管理部门、学校体育的实践当中,从而为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正如法国教育学家保尔·朗格朗先生所说,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后便可以终生应付裕如,这种观念正在迅速过时并在消失之中。由于内部需要的压力,同时作为对外部需求的回答,教育正处于实现其真正意义的过程之中,这种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在于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9]。教育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体育课程标准、学生体质问题、体育大国趋势、草根体育等等都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说到底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体育教育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和其它类专业学生的时候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的思想,开设一些便于学生终身锻炼从事并且能够继承弘扬我们传统文化思想的体育活动形式或内容。另外普通大学生的体育课、中小学体育课中也应该增加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自强不息的学习与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巨大的文化包容力和涵摄性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实发展与创新的源源动力[10]。要将这些民族精神动力转化成现实发展内容,就必须打造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运动项目——踢毽子,现在已经成为好多城市和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形成了全国体育大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毽球锦标赛、世界毽球锦标赛等赛事项目,而且从活动形式上也分为大花毽、竞技毽球、花毽表演等类别,适合于普通老百姓、在校学生、专业训练等不同层次人群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高校可以借鉴成功体育赛事的经验,充分运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体育品牌文化,开展校内、校际的体育比赛。比如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学生毽球锦标赛”,还有“上海市五校龙舟邀请赛”等体育品牌赛事。这就是将传统体育项目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和休闲这也成为不争的的事实,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和要求,西方现代竞技性体育项目总是不能充分地发挥其最大化的优势,必定会有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的传统体育活动来替代。比如太极拳、踢毽子、民族舞蹈等项目广泛开展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这也充分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适合于个人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已经走过十几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交叉内容,研究的口号很高,但是缺乏真正的、系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这样的一个任务就落在高校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者的肩上,我国现在这方面的研究人员也不少,但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号召和管理。从全国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来看,基本上还处于知识的“普及”阶段,而且专家和学者都是自成一派,研究内容缺乏延展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内发展不起来或者参与的人群不是很多,到了国外却非常受欢迎,甚至国外的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都超过了我们国家,这是社会宣传和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对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发展提出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早在1964年的《威尼斯宣言》中已经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做了透彻的诠释:它是真的,而非假的;它是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它是忠实的,而非虚伪的。作为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但是在挖掘、整理、保护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见形,不见魂”[11]。作为高校要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使命是历史的需要,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原生性,在现代意识的烛照下,注意现代技术的参与和现代展示手段和营销方式的运用[12]。因此,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编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按照类别分出几个大的方向,然后根据各个高校的区域特色、研究兴趣、承担能力、总体实力等方面去自由选择和统一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促进我们传统体育文化的大发展,进而响应文化强国的大目标。
从长远观点看,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是以实际行动全面而彻底地改造教育制度为其先决条件的。这种任务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更加有效、更加开放的社会。
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梦”去挖掘最大潜力、发挥最优资源,承担起保护、传承、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责任,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校园、融入社会大家庭,实施终身体育、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1]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3-11-12/c_118113773.htm.
[2]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2-4.
[3]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4]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9):3-22.
[5]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3(4):433-435.
[6]汪立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6,16(6):61-66.
[7]芦文慧.我国大学的文化使命:全球化的视野[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4):77-80.
[8]张毅.基于“文化强国”理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33(3):75-78.
[9][法]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8.
[10]王建利.论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J].体育世界,2009(9):38.
[11]徐迅雷.活的文化被弄死了[J].四川文学,2005(10):72-73.
[12]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7-117.
[13]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0-101.
[14]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2.
[15]韦晓康,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