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听春晚流行歌

2014-02-11 17:41稼辛
看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谷一赵本山小品

稼辛

从《乡恋》到《我的中国心》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面向观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当演员斯琴高娃和歌手胡松华联手表演起歌伴舞《草原民歌》时,台下的观众并没有预期中热烈。

在那个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一切都是新奇的。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那是百姓刚刚告别了样板戏,偷偷沉浸在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中难以自拔的年代。

在当时的民间,人们最喜欢的歌曲是电影《三峡传说》的插曲《乡恋》,演唱者李谷一。然而,那时的李谷一正因为这首歌,在遭受着一场全国性铺天盖地的批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这首歌由于首次使用到了气声唱法、电声乐队,并且在歌词写作上采用了类似情爱的表达,而这些都是当时被狠批的“靡靡之音”的典型特征,以至于有人批评李谷一是“黄色歌女”。

由于当时主流媒体一直在对李谷一唱的《乡恋》做批评报道,中央乐团怕受到牵连,于是向李谷一提出了警告。1983年,当年的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请来了李谷一,但晚会的节目单中并没有李谷一的《乡恋》。

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结果,晚会开播不久,记录电话的工作人员就端着一个装满点播条的盘子走到春晚导演跟前:上面放着的点播条大多是点《乡恋》的。最后,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的吴冷西坐不住了。在前台李谷一已经唱了8首歌,她突然听到主持人姜昆、刘晓庆喊出“乡——恋——”两个字。就这样,李谷一的《乡恋》终于在春节晚会的舞台得到了正名,被人们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与《乡恋》被春晚扶正不一样。一年后,来自香港的歌手奚秀兰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以一曲《阿里山的姑娘》令观众眼前一亮,在六位同样身着高山族服装的舞蹈演员的陪伴下载歌载舞,美妙的歌声伴随着翩翩的舞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首诞生于1947年的歌曲在近40年后迅速走红,春晚第一次显示出了它对流行文化的掌控力。

比《阿里山的姑娘》更有轰动效应的是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那一年春晚的导演黄一鹤,最初是想起当年撒切尔夫人要来中国与邓小平谈中英联合声明的报道,才有了要请香港演员参加春晚的念头。

在一次到深圳出差的中巴车上,他听到了张明敏的那首《我的中国心》,然后又辗转托朋友在香港找到张明敏,邀请他参加春晚。

当时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黄一鹤这种邀请港、台演员的想法,是很激进的,并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各级领导也是经过反复商讨,直到1984年元旦,才最终同意邀请港台演员参加春晚。但隔阂与顾忌并未完全打破,以至于接张明敏入住宾馆时,黄一鹤“为了保持气节与风度,甚至只能用指尖与张明敏握手”。

流行歌手扎堆

在李谷一的《乡恋》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之后,春晚正式为流行歌曲打开了一条通道,并成为那些年内地流行歌的发源地和展示台。

紧随其后的1985年春晚成为了流行音乐的一次总结大会。坊间最流行的人物和最流行的歌曲都当仁不让地唱上了春晚舞台,例如《大侠霍元甲》,这部在民间引来万人空巷的电视剧的片头片尾曲都在这次春晚上唱响了。在张明敏、奚秀兰重返春晚舞台之外,香港殿堂级的流行歌手罗文和汪明荃也都是在这一届的春晚上跟内地观众首次见面。他们带来的那些大陆民众鲜有耳闻的歌曲,也在接下来的一年被炒红。人们诧异地发现,春晚从此开始成了港台歌手打开内地市场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通道。

1986年的张德兰,1987年的叶丽仪,1988年的万沙浪和包娜娜,1989年的徐小凤和潘安邦都成了此后多年中最能影响内地流行市场的歌手。最为重要的是1987年登上春晚的费翔,凭借高大英俊的相貌,动感潇洒的舞姿,以及中西混血的身世,堪称内地歌坛出现的第一个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偶像。

有意思的是,在费翔上春晚的当年,1987年8月,蒋经国宣布11月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这无疑让费翔的歌声在“流行文化偶像之声”的意义上又多了一层内涵。当时的人评价说,“一曲《故乡的云》倾述了无数天涯游子归来的情怀,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禁潸然泪下。《冬天里的一把火》溶解了冰封近40年的同胞心。”

不光是港台歌手和歌曲,春晚在最初的几年,也为推动内地流行歌曲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最初两年的春晚让李谷一和蒋大为成为了内地歌坛的“金童玉女”,而1986年的春晚一开场就是11首歌曲的大联唱。观众们喜爱的蒋大为、彭丽媛、成方圆、郁钧剑等歌唱家轮流登台献唱。11首歌曲一气呵成,将观众迅速带入联欢的情境中。

当然,他们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通俗流行音乐歌手”,而对于通俗流行音乐,春晚更是功不可没。除了港台歌手带来的流行经典以外,内地最早的那批通俗歌手几乎都是通过春晚而奠定今天的地位的。像第一代的朱明瑛、沈小岑都是通过1984年的春晚迅速走红全国的,成方圆和程琳先后在1986年和1987年开始登上春晚舞台,1988年的春晚上,则有了毛阿敏和韦唯的闪亮登场,之后那十年当中流行歌手中的矫矫者如蔡国庆、毛宁、林依轮等的成名,都是起步于央视比赛,巩固于央视春晚,那英、田震、刘欢这些不在央视青歌赛体系的民间大腕,也先后凭借春晚得以扶正并将自己的名声真正普及到家喻户晓。

遗憾的是,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直到2013年,在春晚舞台上,也没有出现过崔健的身影。

因春晚走红的歌与人

到了1991年,春晚一下子请来了甄妮、谭咏麟、邝美云、姜育恒和潘美辰五位港台歌手,只是,与从前不同的是,这五位在上春晚之前,就已经在内地很红了,而且是正当红。可见,相对于从前春晚邀请港台歌手的准则是谁上春晚让谁红,接下来的标准则加上了:谁红谁才能上春晚。1990年春晚请来的是文章和凌峰,这两位就没有他们的先驱者那么幸运了,他们并没有在大陆获得太多的观众缘。

19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大量外来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们需要更多更新鲜的东西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流行歌曲开始传唱于大街小巷。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时尚意识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适时引导似乎也成为“央视春晚”的责任与义务。endprint

1993年春晚破纪录达到5个半小时,“太长了”的抱怨让后来者都约定俗成把时间定格在4个半小时左右。但也是那一届春晚,成为最多港台及海外艺人登上舞台的一届,甚至梁雁翎、李庆安等港台艺人还成为晚会主持人。

而到了1994年,以广州为大本营的流行歌坛竟然一下子冒出来数十位让人们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手,被统一冠名为“94新生代”。为上春晚而挤破头的局面开始形成。

为了解决“所有人都想上春晚”、而春晚只能有那么长时间的难题,于是就只好将部分演员安排在一起,共唱一首歌。

与这样的形式相呼应的是从1993年开始,央视春晚开始实行招标制,而春晚的总导演任命,也从过去由央视文艺部确定变成了需由广电总局批准。这一年开始,春晚就逐步变成针对过去一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庆典式歌颂的大型演出活动,春晚节目从满足联欢的功能变成了就满足一种意识形态的功能。

不过如果站在“94新生代”的年代来看,不光是人,春晚对于作品的推广也屡建奇功。歌手们上春晚,固然会唱一些专门为春晚而创作的歌曲,也有不少作品是早就创作好的,通过春晚才真正一唱天下闻名,从而成为流行音乐史上的经典,并推动一个时代的流行乐潮流的。在1995年,央视把老狼的《同桌的你》、谢东的《笑脸》、高林生的《牵挂你的人是我》、白雪的《小桃红》、孙浩的《中华民谣》和尹相杰、于文华的《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出太阳》集体请到了春晚舞台,为起源于当年的94新生代运动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对春晚最为重要的两首歌,一首是1984年春晚上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这首歌从一诞生开始,就成了央视春晚的标志曲目,每年必唱;另一首就是1998年那英和王菲共同演唱的《相约98》,这是春晚创作歌曲中的另一个辉煌顶点。

1998年的春晚,相声节目只剩下两个,被指责加速了相声的衰落。而在流行音乐方面,那一年登上春晚舞台的传唱度高的歌曲最多,例如《相约98》、《健康歌》、《大中国》、《好日子》、《走进新时代》、《好汉歌》……

春晚歌曲何去何从

跨进新世纪,跃入新千年,数字时代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向多元化发展,这一方面使“央视春晚”面临的众口难调状况越来越突出,也把观众的口味吊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满足。“央视春晚”已经陷入“年年难办年年办”的尴尬局面。

再指望观众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一家人带着巨大的兴味与好奇团团围坐在电视机前,虔诚地围观“央视春晚”已不可能,但大家依然热烈的评头品足倒是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央视春晚”依然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详见本刊本期《如何正确吐槽春晚》一文)。

从2000年开始,最能与“央视春晚”分庭抗礼的,倒是那些毫无顾及、简单直白甚至莫名其妙的神曲,早期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老鼠爱大米》,最近几年的《爱情买卖》、《忐忑》甚至去年的《好乐day》,而年轻一代对春晚的感情也远远不如他们的父辈。

有意思的是,春晚也热衷于邀请代表“新一代音乐口味”的周杰伦出现在舞台上。与当年上春晚歌就红的现象相比,进入新世纪以后的春晚又回到了谁红请谁的俗套中去。这就导致了一首出版了三两年的老歌,突然被春晚导演组像宝贝一样请回了舞台。例如2009年春晚周杰伦和宋祖英合演的《辣妹子&本草纲目》,其创意其实在2006年周杰伦出唱片时,就出现在了网上;而被春晚拿来当2012“新年新气象”的《最炫民族风》,其实是凤凰传奇两年前的作品,有意思的是,这首歌却又借着春晚火了一遍。

在2013年的春晚上,央视选择了之前视而不见的选秀歌手(张靓颖、林宥嘉、张杰等),而《我要上春晚》一类的节目,也让春晚舞台上流行音乐的新鲜感与兴奋劲打了折扣。

抛开对流行音乐日渐式微的掌控力,春晚的创新只能向舞蹈、杂技、魔术等没有“明星脸”的艺术形式寻求突破,例如刘谦的超高人气诞生在春晚,不过,2013年春晚,他最红的作品只有三个字“找力宏”,然后让大众把“流行歌手王力宏是不是同性恋”的疑问,贯穿到了这一年的茶余饭后里,这未尝不表现出春晚导演组对流行乐的把控有失水准。

去年,央视专为春晚30年拍摄的纪录片《春晚》的导演之一的李侠说:“我们对春晚不满意,其实是对我们自己不满意。春晚只是这个时代面貌的反映,如果你觉得春晚浮躁,那也是因为这个社会的浮躁。”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春晚不是流行文化的反映,春晚本身就是流行文化的一种:当春晚已经成为了大年三十避无可避的生活习惯,它就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生活习惯。尽管,近年来,许多人都觉得有些“被迫看春晚”的感觉。至少,没人觉得听完舞台上的歌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了。

部分“春晚”里的小品

不单单是流行音乐,其实制造流行一直是央视春晚的光荣传统。尽管春晚舞台流行音乐频频流露出“过时”的味道,但并不排除春晚流行词频频出现在老百姓口中。2007年的“你太有才了”、2009年的“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以及更早时候的“没病走两步”等,都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迅速成为流行语。

1984年 马季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放在现在听,已经没有多少“笑果”,但他的一句台词“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在当时真的是“誉满全球”。

1985年 小品《考演员》中,陈佩斯的一句“我王老五活了一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引起共鸣,也让“我***活了一辈子……”句式广为流传。

1988年 牛群出演的相声《巧立名目》中,“领导,冒号”让许多人会心一笑。

1992年 小品《妈妈的今天》中,赵丽蓉的台词:“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这叫探戈!”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探戈口诀”。

1993年 赵本山、阎淑萍等演出小品《老拜年》,“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成为经典流行语,还被演绎成多个版本,如“给你点秋水你就缠绵”、“给你点星火你就燎原”、“给你点洪水你就泛滥”……endprint

1994年 小品《点子公司》,这不算是牛群冯巩最经典的段子,不过却造就不少流行语。“我们都以为是台北的,一打听东北的”专门用来讽刺内地演员说话都带港台腔。

1995年 赵本山的小品《牛大叔提干》,“扯蛋”一词就是从这个节目中流行起来的。

1999年 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表演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中的台词:“谁说我的脸长得像鞋拔子,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都是当年的流行语。

2000年 在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钟点工》中,“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用来调侃人故意伪装或变化很大。

2001年 在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表演的《卖拐》中“走两步”,配上赵本山范伟的经典动作,让人笑破肚皮。例如“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夫妻,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还有范伟握着赵本山的手说:“缘分啊。”都成为朋友间调侃的流行词汇。

2002年 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表演的小品《卖车》,一句“忽悠,接着忽悠”让当年成了“忽悠年”。

2007年 赵本山、宋丹丹搭档牛群表演了讽刺娱乐圈炒作之风的小品《策划》,宋丹丹那句“你太有才了”以及“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风靡一时,“有才”的网友更是发明了“油菜”和“油菜花”作为顶帖必备。

2008年 蔡明、郭达表演小品《梦想家园》。蔡明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十万个为什么”风潮。

2009年 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小品《不差钱》。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完。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没死,钱花完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瞬间泛滥;同年,刘谦首上春晚在魔术表演中的台词“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引用率也很高。

2010年 郭冬临在小品《一句话的事》中,一句“你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流行语。

2011年 “自从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就好多了”成为了一些人的网络签名,还衍生出了“精神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乐趣多”等措辞。

2012年 语言类节目乏善可陈,不仅相声难见昔日雄风,多年来一直风光的小品也现颓势,特别是郭冬临、魏积安表演的小品《超市面试》被指涉嫌抄袭日本小品,更是遭到坊间强烈讥评。

2013年 “看蔡明如何毒舌”成了最大话题:“你人是微缩的,心是猥琐的”,“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那不是童话故事那是恐怖片”,“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演什么聊斋啊”等都是振聋发聩的绝世金句;而刘谦的节目也以“找力宏”三个字,在这一年里引发了大爆炸。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谷一赵本山小品
李谷一养生爱吃野菜
《临宋人小品》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山也还是那座山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敬业
赵本山选司机
世相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