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姣
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分析
●徐春姣
所谓医院绩效管理,是指医院管理人员为了实现医院组织战略目标,对其内部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执行能力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绩效管理是基于实现战略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只有让员工与领导阶层达成实现特定目标的共同意识,才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绩效目标。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规划、改进、反馈与评估等相关管理活动。医院的绩效管理活动应将绩效成绩纳入日常的活动中,这不仅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主动积极改进工作方式,还有助于医院实现最终战略目标。
信息化 医院 绩效 管理体系 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在其发展中也不断补充与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良好可行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出绩效管理工作的评估、协调、导向与激励等作用。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院,必须要做好该院的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工作是管理思想与医院文化的体现。医院相关领导者必须仔细思考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有效改善医院医疗条件与环境。同时对医院相关卫生资源实施优化配置,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盈。
医院的绩效管理、成本核算与决策支持这三大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医院的追求目标。实施医院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尽量用较低的费用来提供覆盖面广且更优质的服务,这使得很多医院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服务质量。ERP已经成为2008年以后医疗行业的焦点问题之一。医院经营内容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细化,再加上医疗行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迫切地要求医院相关财务部门应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及丰富的信息数据来予以支持,同时供医院领导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医院相关管理者应借鉴国外医院与现代企业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来创建大型公立性质医院相关财务管理的新型模式,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与此同时,以ERP系统作为医院完善的相关财务与物流信息的基础,把医院内相关财务与物流系统模块同院内HIS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初步建立灵活、集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从而提高管理医院相关实物资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与绩效管理能力。所以通过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建设医院信息化绩效管理平台,首先,应依据财政部制定绩效考核要求来确定经济指标;其次,由医院相关部门制定非经济指标,并进行考评;最后,由信息中心依照考核要求,设计出电子考勤体系与绩效考核分析系统。医院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一个绩效评价系统、一个数据中心、一个门户网站和一个数据交换平台。绩效评价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指标管理、绩效计算、统计分析、绩效预警、绩效查询、结果输出和系统管理等功能的医院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本项目数据中心主要存储医院基本数据、考核指标库、绩效考核数据、绩效考核结果和统计分析报表等。门户网站: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绩效评价结果的一个发布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卫生专网或Internet,登录门户网站进行查询。数据交换平台:本系统将逐步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医院信息平台连接,直接获取医院绩效考核数据,数据交换平台可依托国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逻辑架构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逻辑架构。
该系统立足于医院常用的相关统计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理论,在医疗服务、医疗效率、医疗质量、人力资源等管理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了可比性大、操作性强、确定性好与人为因素较小的绩效考核指标,并通过该系统对口连接到院内各子系统,从而准确地核算相关数据。如何实现采集自动化并且直接核算到每个核算单元,下面笔者将对其具体做法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
1.将考核单位细分以后,再逐一进行对应。细分与规划绩效考核的内容与对象,就是把医院全部的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进行逐一分解,并细化为护理组、医疗组及个人,且逐一与考核单元相对应;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考核单元予以区分,以确认科室工作量、收入、支出和出勤情况的具体核算范围。对绩效考核的内容与对象进行细分与规范,不仅可以将科室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业绩、运营效益与经营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出准确及时的综合性评价,还能满足相关科室内二次分配的需求。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的二次分配考核依据主要是依据相应指标完成、医疗收入、工作量等情况。而护理组则依照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工作量等来进行考核。在信息平台上设置了一些直观性与可操性查询菜单,医护人员通过查询信息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各小组与个人的指标完成情况,同时通过对相关个人与小组的业绩进行对比,促进其自身创新能力的进步,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
2.建立科室考核指标系统。
(1)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全面实行医院电子病案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能随时了解每个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手术计划、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用药情况等一些重要信息,医院可以在入院诊断率、床位使用率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一些常用指标外,设置一些特殊的考核指标,如无菌切口愈合率等。应将每项考核指标区分开,并选择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根据其达标情况按每降低一定的百分点来扣0.5分至1分不等。
(2)经济效益指标。该指标主要是针对保险指标的相关完成情况,其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住院药比、住院人均费、门诊人均药费。除了设定科室定额标准之外,还要对其采取得分考核制度,满分为1,通过特定的计算方式计算出门诊平均参保药品费用考核得分、出院参保人均费用考核得分、住院参保药品比例考核得分。
(3)医疗服务指标。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进行量化,并且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来抓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质量。现行的医院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门诊首诊负责制、药品退换制度、大处方制度、患者住院病情沟通机制、自费药品同意制度、风险流程及诊疗方案的可选制、预计费用沟通制等。
(4)医德医风考核指标。党群部、财经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负责对医院科室医德医风进行考核。建立客户关系以及满意情况测评体系,将传统的“德、能、勤、绩”考核内容作为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对各项目标责任均按百分制给予相应的分值,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则按相应的责任条款予以量化扣分,然后对各项内容的得分加以汇总,从而形成相关医务人员考核得分。
为了能够明确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在相同的操作中的收入及成本,建立医技成本分摊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临床科室来开单,然后由医技科室来执行的一些检查项目,两个科室在确认各自收入时,按40%的比例来进行分摊相应的检查成本;第二种分摊形式则是临床科室同时兼备医技科室相关职能,对由科室自已开单并自行进行检查的那些项目,设定的分摊比例为零。设定该两种形式的分摊比例,使临床科室实现了其收支配比,并且与现行会计核算方式相符合。医院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的是全成本核算制,目的是想通过全成本核算制来分析医院在哪些营运环节上需要进行改善,并达到医院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的最小化,从而实现以较低的费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的最终目标。另外,绩效考核同样也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制定可行的科室绩效考核方案,来达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增强职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
1.加强成本核算。对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经济运行情况,它也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内容。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部门,提高领导力度,能有效地对成本进行规范控制。另外,建立院、科分立的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成本范围的划分。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相应宣传工作,积极倡导全院节约资源,防止出现浪费现象。
2.优化资源配置。要确保医院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必须提升医院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对医院发展影响非常大,医务人员是医院的基础,医院只有重视其内部医务人员的质量与数量,且充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实施有效人才管理办法,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科学水平是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对医院内部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并突出重点,成立具备专业技术的学科群体,推动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
3.建立服务保障水平考核体系。医院应该特别重视服务水平的提高,并将服务质量作为考核指标。医院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经营,为了达到该目标,医院必须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而要衡量某个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其标准就是患者的满意度。要使患者满意,医院应推出相应的服务措施,在大厅设立相应的询问台,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及缩短看病时间。
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是其进行各项管理的依据与基础,也是医院完成总体目标的前提与基础。而随着社会各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绩效管理。
[1]彭玉春,范翠国,石继海,赵恒毅.综合性医院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J].北方经济,2013(2)
[2]姜福康,高录涛,王军.实施绩效管理推动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9(5)
[3]陈就好,刘齐昭,曾晓华.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11)
[4]李超.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5)
[5]谭翠章.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基础[J].中国医疗前沿,2012(23)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财务科 湖北孝感 432000)
(责编:若佳)
F240
A
1004-4914(2014)08-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