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杰 田 丽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浅论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
——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宋瑞杰 田 丽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全民阅读在我国战略地位的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这一特色化的阅读服务方式为全民阅读在高校的广泛开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漂流为例,阐释了该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实践探索过程,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图书漂流 高校图书馆 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在2012年首次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纳入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中,我国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国家民族的集体梦想,各代表委员也积极凝聚梦想和智慧,为中国梦的实现献计献策,其中新闻出版总署的副署长邬书林委员提交了由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的《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坚持文化强国的基本国策,立法保障阅读,推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的形成,同时也将推广全民阅读提升到实现国家民族强国梦的战略高度。目前国内的图书情报界已对“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这一基本论点达成广泛共识,这就要求图书馆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活动,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由此各高校图书馆的“爱心书屋”“漂流书屋”等活动应运而生。现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漂流书屋所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为例,对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建设和意义做出系统阐释。
1.1 图书漂流的内涵
图书漂流这种阅读方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于2004年传入我国,它是指爱书者将自己拥有的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后,投放到公园长凳、咖啡馆桌子、博物馆走廊、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拾取之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图书漂流在不同的人之间传递,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信任。
1.2 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
1.2.1 促进书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知识共享
图书漂流的书籍不同于图书馆的其他书籍资源,它是由读者捐献的可以流动的书籍资源,漂流书籍的流动促进了书籍的循环使用,提高了书籍的利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馆藏资源的不足。
1.2.2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在高校浓厚的学习阅读氛围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以“图书漂流”这个浪漫的名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够为高校营造更加浓厚的阅读氛围。由于漂流图书的种类多样,且均由全校师生读者捐赠,因此这样的书籍更容易满足读者自身需求,丰富读者的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图书漂流所提供的阅读服务方式,营造的阅读氛围,对于推进全民阅读在高校中的进程和推动高校书香校园的建设也都有一定作用。
1.2.3 激发学生自觉自律的诚信意识
图书漂流是以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展开的活动,它传递和共享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信任和文明。图书馆率先给予读者信任,让读者自助完成图书漂流,没有人看管,也没有人监督,这样让读者展示了最真实的一面,自觉自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这种无声的信任也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其责任意识,自觉规范其行为,对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3 辽宁师范大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背景
自2004年春风艺社发起国内首次图书漂流活动以来,数年间图书漂流活动已逐渐在我国生根发芽。在2014年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了读书活动月活动,为了更好地推动本校读书活动月的成功开展,促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漂流书屋也开展了以“书漂传爱心,师苑溢书香”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
活动由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牵头做总体引导,学生负责具体规划实施。选取一名学生作为图书漂流活动的负责人,其优势在于学生能更贴切地了解到同学们的需求,并能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及时有效地与同学们进行沟通,随时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对下一步的活动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满足用户需求,促进图书漂流活动在进行中逐步完善,规避了以往图书馆“一厢情愿”地提供服务而同学们却不领情的弊端。
2.1 准备阶段
为了更好地促进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确保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前期筹备阶段图书漂流活动负责人对活动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做了较为系统完备的分析。
2.1.1 必要性分析
伴随着图书漂流活动在我国的落地生根,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的信息中心,组织和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是大势所趋。
①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地位,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由高校图书馆牵头,组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势必会将图书馆优良的工作态度及图书馆“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理念展示给全校师生,从而能够获得全校师生的好评,赢得全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信任与拥护,提高本馆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心,更应该为此做出表率。组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尽最大可能为全校师生提供随时随地阅读纸质文献的条件,是推动全民阅读在高校广泛开展的重大举措。
③实现书籍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利用价值。辽宁师范大学漂流书屋自成立以来主要是以吸收毕业生捐书为主,毕业生们马上离校,有的书籍无法带走,卖废品又太过浪费,捐给图书馆漂流书屋为其他的同学提供服务,能有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1.2 可行性分析
2.1.2.1 实施可行性分析
①地点选择。图书漂流的地点可选择在图书馆漂流书屋、学院教学楼和部分公寓楼。这样图书馆漂流书屋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在学院教学楼设立图书漂流点,可以通过与各学院沟通协商解决,学院捐赠的书籍有部分专业性较强,这些专业类的书籍只有本学院或者感兴趣的同学使用,在各学院设立图书漂流点接受本学院的捐赠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专业书籍的浪费;在公寓楼设立图书漂流点,可以通过与公寓管理员进行积极的沟通协商,更近距离地将图书馆的服务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公寓离图书馆都有一定距离,同学们在闲暇时间借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寓楼就能借书看,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阅读。
②管理人员。漂流书屋的管理员由图书漂流活动组所有组员担任,根据组员的课余时间安排实行轮岗制,各个漂流点的负责人再具体分配到各个图书漂流活动组组员。辽宁师范大学黄河路校区除图书馆漂流书屋外另设有两个图书漂流点,由于条件限制西山校区只有一个图书漂流点,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
③设备资源。图书馆漂流书屋可以按照图书馆的要求设置,各个图书漂流点只需一张桌子或者书架,两个登记簿(一个捐书登记簿,一个借书登记簿),两支签字笔即可。
2.1.2.2 管理可行性分析
①对于图书馆漂流书屋接受捐赠书或借阅书的登记由当时的值班人员负责,各图书漂流点的登记由捐赠者或者借阅者自助完成,大学生的自觉性和整体素质一般较高,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②图书漂流活动组成员定期对图书漂流点和图书馆漂流书屋的书目进行核查登记,然后上交给图书馆漂流书屋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汇总并在漂流书屋公告栏中公布出来,供读者查看书目及自己想看的漂流书籍所在位置。
2.2 实施阶段
2.2.1 选取合适的图书漂流点
选取适合做图书漂流点的位置,并与位置所属学院和公寓管理人员沟通协商,成功按预期计划设立多个图书漂流点。在征得学院和公寓管理人员同意后,由学院和公寓提供桌子作为图书漂流点。
2.2.2 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
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图书漂流活动。通过校内张贴宣传海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辽师微读书”、辽宁师范大学官方微博、辽宁师范大学校内最有影响力的微信平台“辽师微生活”等多种渠道发布图书漂流活动信息。
2.2.3 捐书倡议书和图书漂流细则
漂流书屋和各个图书漂流点均张贴有“捐书倡议书”和“图书漂流细则”,捐书倡议书将图书漂流“共享 信任 传播”的理念传达给同学们,鼓励同学们向漂流书屋和图书漂流点捐赠闲散书籍。图书漂流细则中将图书漂流的一些规则做了明确解释:同学们所捐书籍归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漂流书屋所有;漂流书籍的借阅无需借阅证,也无需押金,由读者自己填写预计归还日期,辽宁师范大学所有学生和教职工均有权借阅;为让书籍充分流通,方便更多的人借阅,每人每次至多借阅3本,阅读后应自觉归还。
2.2.4 活动开始时间的选择
图书漂流活动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借由“世界读书日”的影响将这一活动推出,可以增加同学们对图书漂流活动的关注度,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2.5 图书漂流点的书籍问题
图书漂流点的书籍最初是由图书馆漂流书屋提供,盖过图书馆漂流书屋专用章并进行登记之后分配到各个图书漂流点,但是漂流书籍不是任意分配的,而是根据各个图书漂流点的位置及其主要服务人群特征选取的适当书籍资料,慢慢地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学们对图书漂流的理念有了充分了解,就会自觉向图书漂流点捐赠自己闲散的书籍资料,而图书漂流点也广泛接收同学们的捐赠书籍,充实自己的书籍资源。各个图书漂流点和漂流书屋之间定期进行漂流书籍的更换,将没有被借阅过的漂流书籍撤回漂流书屋存放起来。
2.2.6 漂流书屋的布置
漂流书屋内设有读者留言记事本,读者可以将自己想要阅读但是漂流书屋和各个漂流点还没有或者已被借阅的漂流书籍资料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上面,并注明日期,待有同学捐赠该书籍资料或者是漂流书籍归还至漂流书屋后,书屋管理员会与读者联系,将此书籍资料已有的消息通报给读者,读者自行取走,进行图书漂流;漂流书屋内有感言墙,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供在漂流书屋内学生阅读时写随感,另一部分可以让读者写反馈,给图书漂流写建议;漂流书屋的总服务台有捐赠者寄语簿,捐赠者可将自己捐赠的书目写上,并写上寄语;漂流书屋外设立公告栏,将同学们的捐赠书目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公布,读者根据书目信息自行进入取阅自己想看的书籍资料。
2.2.7 图书漂流的运行及管理
漂流书屋是由图书漂流活动组所有组员轮岗负责管理,图书漂流点的服务是由读者自助完成,设定的图书漂流点管理员主要工作内容是在课余闲暇时间去图书漂流点整理漂流书籍并查看两本登记簿是否有出错的地方,及时更正。此外,图书漂流点管理员还应该按照漂流书屋的要求定期将书目和登记簿记录打印一份交到漂流书屋,并进行结果汇总和定期进行漂流书屋和图书漂流点的漂流书籍更换。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开展以来,透过登记簿和读者的口口相传,笔者了解到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方式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同时对本校图书馆提供这种特色灵活的阅读服务方式也给予了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提升了图书馆在全校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以另一种方式推动了本校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对于图书漂流活动取得良好结果的分析有如下几点。
3.1 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
一直以来,辽宁师范大学的学习阅读氛围都是比较浓厚的,大多数学生积极上进求知若渴,所以对于图书漂流这样的阅读活动也较为关注和支持,这是活动开展比预期计划更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样,各大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其学习阅读氛围都比较浓郁,借由其浓厚的阅读氛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能促进图书漂流的成功开展,而图书漂流的顺畅运行也会反过来促进本校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
3.2 建立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信任”是图书漂流三大重要理念之一,在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的实践中,信任这一理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在各个图书漂流点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捐赠和借阅的登记,也没有任何人在旁边监督,全部由读者自助完成,通过定期核查并未发现丢失书籍的现象,在图书馆给予读者充分的信任后,读者自身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也被激发出来,也同样回报给图书馆信任。读者的信任主要是通过回漂率反映出来的,回漂率越高则意味着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信任度越高。
3.3 丰富了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方式
图书漂流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化的阅读服务方式,不需要借阅证也不需要押金。在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中,服务方式更为创新,通过设立图书漂流点,将书籍资料送到更贴近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区域,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除此之外,图书漂流依靠读者自身的诚信意识和行为的自觉自律完成,完美体现了图书漂流的“共享 信任 传播”理念,对于图书漂流点的管理和移动也相当灵活便利,基本可以实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随着全民阅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提速,其最终必将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作为全民阅读在高校中广泛落实的重要推动方式,亦必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如何更好地推动图书漂流活动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研究的重心。
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图书漂流活动的全面了解,现就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领导重视,并在可行范围内为图书漂流提供支持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得到了本馆领导的足够重视,给予了图书漂流活动组所有组员充分信任,并在可行范围内提供了足够支持,图书漂流所有的组员得到了鼓励,每个人都自愿尽最大能力去做好这项活动,并积极为图书漂流献计献策。
4.2 成立图书漂流学生管理小组,与读书社团联合共促发展
虽然图书漂流活动的对象定为全校师生,但是其针对的主要是学生,成立图书漂流学生管理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志愿者,可以扩大图书漂流活动的影响。而且,只有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需求,图书漂流管理小组作为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枢纽,能够及时反馈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内容能有效应对学生需求提供了参考。此外,图书漂流学生管理小组还可联合校内读书社团,定期举办读书活动,执书为友,以书会友,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且能利用双方的影响力互利共赢,共促发展。
4.3 图书漂流的组织形式要“由下至上”
所谓应该“由下至上”而不能“由上至下”是指活动应从基层同学们中展开,而不应该是通过上层领导之间沟通,然后组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由学院向同学们下发通知。这体现出本质的不同,图书漂流本就是一项自觉自愿的阅读活动,如果是通过“由上至下”的方式开展,这就多了强制性,违背了图书漂流的实质,而作为图书漂流活动的主体,同学们也大都会抵触,这样极不利于图书漂流活动的成功进行。
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不单单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延伸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同时也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通过图书漂流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积极倡导以图书漂流活动为平台的传递知识、爱心、信任等的优秀美德,努力推动和谐校园、书香校园的构建。现今,在全民阅读已逐渐上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更为推动全民阅读在高校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探索。完善图书漂流机制,推进长效阅读机制的形成,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1]陈颖,陈杰,章望英.高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研究——以湖北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4):69-71.
[2]郭海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2(5):51-54.
[3]杨国凤.图书漂流与高校图书馆引导读者阅读刍议[J].贵图学刊,2013(2):53-54.
[4]杨艳君.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实践探索——以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8):95-96.
宋瑞杰女,1994年生,本科在读。
田 丽女,1971年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G252
2014-05-07;责编: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