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梅杰 崔树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在被大量消耗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优化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如果根据目前的消费水平预测,世界化石能源可维持的时间分别为:煤167年,石油44年,天然气63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从能源划分角度来看,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才能形成,因此,化石能源余量在短时间内只会减少,不会增多。
其次,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煤炭过度开采导致土地资源污染与破坏,水资源污染严重,燃煤电厂排放的CO2、SO2等造成了空气污染。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大,迫切需要能源绿色转型[1]。
最后,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划分的标准,我国太阳能资源可分为最丰富、很丰富、丰富和一般4个等级[1],各等级覆盖地区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9.7%、46.2%、30.4%和3.7%。可见,超过六成的国土面积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具有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国内一批著名的光伏企业开始出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等光伏企业在世界光伏产业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龙头光伏企业的出现有助于光伏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行业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发挥产业链的规模效应,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光伏发电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推入了低谷,为了促进产业的复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既有《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规划类政策,也有《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等产业扶持类政策,还有《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产业约束监督类政策。各类政策共同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中国是目前世界光伏生产中心。根据NPD Solarbuzz发布的报告,2013年排名前10的光伏组件供应商中有7家是中国公开上市的垂直一体化晶硅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依旧保持第一,并毫无疑问地凭借较大利润额成为2013年的市场领军企业。此外,在2013年内,英利还成为首家年度供应量超过3 GW的组件供应商[2]。
第一,核心技术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了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结果使我国企业硅原料大量依赖进口,国内光伏企业的大部分利润被国外企业攫取。而且,由于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落后,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处于国外层层技术壁垒之下的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很难有精彩的表现。
第二,部分光伏发电企业的非理性扩张让整个产业深陷泥潭。无锡尚德创立于2001年,其母公司尚德电力2005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2007 年,尚德电力销售额从2 亿美元增加到13.48亿美元。尚德电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正是我国光伏产业迅速扩张的时期。2001年我国光伏产业的产量仅是0.43万kW,而2010年就增长到2100万kW,10年间增长了4880多倍[3]。部分光伏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第三,我国光伏发电企业对国外市场依存度较高。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属于典型的“两头在外”,即原料、销售在国外市场,只有加工生产在国内。我国超过半数的高纯度晶体硅需要从国外进口,生产出来的产品九成销往国外。欧美国家占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我国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这也就是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因所在。
第一,发展清洁能源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火力发电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可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是一种以较少的环境和资金为代价,换取较高环境效益和投资收益的理想发电方式。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二,光伏发电成本呈下降趋势。NPD Solarbuzz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目前硅片成本只有5年前的1/3,一线垂直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硅片厂商,预计2014年硅片平均生产成本将再降6%,达到创纪录的0.20美元/W。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太阳能光伏硅片的生产成本(含硅料及硅片)每年下降16%以上[4]。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无疑为我国硅料和硅片供应商提供了相当乐观的发展机遇。
第三,光伏发电在“无电地区”优势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边远地区,人烟稀少且居住分散,居民远离常规电网,成为“无电地区”。在这些地区架设供电线路技术难度过大,成本过高。光伏发电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污染小和在这些地区比常规电网更具经济性等优点,在解决边远地区和特殊领域供电问题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人才梯队建设不足。光伏发电产业是一个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这就要求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然而,现阶段我国光伏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适应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对产业革新的制约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在高端人才领域,依靠国外人才和海归人才的现象十分普遍,本土人才的缺失是光伏发电产业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第二,“两头在外”的模式危机四伏。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两头在外”的模式隐患颇多。中国光伏企业大部分生产原料需从国外进口,绝大部分企业依靠整个光伏产业利润率最低的加工环节存活。由于国内需求严重不足,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这种生产模式极易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比如欧盟对华展开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使我国光伏企业在德国、意大利等传统光伏装机大国的市场不断萎缩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落到实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明文指出促进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相关法律条文没有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得到细化实施,对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要想推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拉动内需,就必须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细化实施,落到实处。
接连不断的光伏贸易危机暴露出“市场在外”模式的弊端,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大力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通过电网实施集中式供电,满足我国东中部地区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
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建在屋顶上,由于城市屋顶是业主们的公共屋顶,协调难度大,因此可优先考虑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机构的建筑物上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既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也为在更为广阔的民用建筑上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在偏远山区和海岛等常规电源难以覆盖的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或独立小型光伏电站,既能满足这些地区人们的用电需求,又有助于拓展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光伏发电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德、意、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都离不开相关扶持政策的推动。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就补贴、退税、电价、项目管理、并网及融资等问题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但各地方在具体操作层面,例如项目申报、建设、并网、补贴申领等方面仍然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政策细则,导致项目申报繁琐、基本不受理体系外项目申报、项目并网备案难度大、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国家需进一步出台操作细则,在落实各地方政府执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扶持政策责任的同时,激励地方尽快出台相关细则。
近年来,随着多晶硅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以及电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成本已出现大幅下降,但依然远高于常规电力。光伏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幅度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一般来说,光伏发电的成本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各部件的总造价、安装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年限里的维护成本。现阶段,由于我国在高纯度晶体硅生产领域核心技术的缺失,国内光伏发电企业硅原料绝大部分还依赖于进口,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光伏企业必须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确立科研攻关长效机制,将更大部分的利润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通过技术进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地面大型光伏发电站而言,建立光伏电站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电站整体运行维护效率,而且可实现电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值班,有助于降低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成本。
光伏发电产业是新兴的能源产业,前途一片光明,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但无奈投资门槛过高,中小投资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破解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融资困局,可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创光伏融资新模式,适时推出类似阿里巴巴公司余额宝、娱乐宝的“光伏宝”理财产品,以消除光伏行业融资难的瓶颈。
此外,光伏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还可采用大众筹资(Crowdfunding)的形式,即利用互联网,让中小微企业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公司、项目或创意,争取公众的关注与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完成融资目标。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并网运营后,电费收益、补贴收益都相对固定,后期运营维护的投入也相对固定,收益预期也相对明确,再加之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有助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建设的意愿会十分强烈,因此,适合通过众筹方式来完成融资。随着全球首个众筹兆瓦级太阳能电站落户深圳,光伏行业融资难的瓶颈有望消除。
我国具有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光伏发电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该产业是保障能源供应、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篇章。虽然,现阶段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存在核心技术匮乏、“两头在外”模式的弊端等诸多问题,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相信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中国的能源消费格局必将面临新的改变。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R].北京, 2012.
[2]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NPD Solarbuzz:2013年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 英利仍旧第一[EB/OL]. http://news solarbe.com/201401/22148045.html.
[3]王信贸. 从无锡尚德的破产思考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J]. 中国能源 , 2013, (6): 12 – 24.
[4]王超. NPD Solarbuzz发布:明年晶硅成本将降至$0.20/瓦以下[N]. 中国能源报, 2013, (24).